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工业固定源VOCs治理技术分析评估   总被引:46,自引:20,他引:26  
栾志强  郝郑平  王喜芹 《环境科学》2011,32(12):3476-3486
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所涉及的行业众多,排放条件复杂.针对含VOCs废气性质的不同,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理技术进行治理.本文对常用的工业VOCs治理技术、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治理新技术以及近年来得到广泛使用的一些组合治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对不同治理技术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和经济性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以期对工业VOCs的治理工作在技术选择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VOCs废气二次污染常伴随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若不加以针对治理及严密防控,将直接危害于周边环境及人类。文章对VOCs废气常用治理技术进行了概述,并随机选取上海松江、金山区域的28家生产企业开展VOCs废气处置排放调查研究,重点分析了VOCs治理工作中预处理工艺与核心处理工艺的应用特征,以及VOCs防控工作中不同措施之间的组合趋势。结合调查结果,以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特点为主导,类比提出了相关针对有机污染场地修复中的VOCs废气二次污染防治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工业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污染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为此加强工业废气中VOCs的净化治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VOCs净化技术主要包括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燃烧法、生物法、等离子体法等,为了提高工业废气中VOCs净化效果,应该从经济性、可行性、合理性等多个方面选择最合理的废气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化工行业VOCs治理现状,以上海市某区典型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污特征和治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现有治理技术,对化工行业废气特征按照风量和VOCs浓度因素分类讨论,提出适合不同类型废气的处理工艺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和印刷油墨废气的污染现状,对两种先进的有机废气技术原理及应用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HUC高效联合催化技术和吸附-脱附-沸石转轮-RTO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切实可行,为废气成分较复杂,风量较大,浓度较低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调查收集汽车4S店VOCs废气治理情况,汽车4S店喷漆房废气量及VOCs浓度大小的相关参数,结合目前市场上VOCs的相关治理技术,从技术稳定性、投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操作难易程度上进行对比分析,比选出技术稳定、建设以及运营成本低、操作简单的技术进行推广,从而使汽车4S店VOCs废气治理达标、规范。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省2015年调查的1 433家工业涂装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浙江省工业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和治理情况,分析了VOCs治理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浙江省工业涂装废气治理措施覆盖率达52.8%,以一次性活性炭吸附和水/碱吸收技术为主;抽样调查发现,涂漆工序和干燥固化工序废气同时治理的企业仅占抽样调查数的29%;通过其中40余家工业涂装企业的300余个非甲烷总烃(NMHC)指标手工监测数据汇总发现,涂漆废气治理设施进口NMHC浓度普遍在10~80 mg/m3范围内,固化烘干废气治理设施进口NMHC浓度普遍在300~2 000 mg/m3范围内,大部分废气经处理后基本都能够达标排放,但治理设施处理效率较低;同时存在废气收集效率低、治理措施覆盖率低、废气治理不全、设施疏于管理等问题,表明浙江省工业涂装VOCs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8.
为强化VOCs治理及废气处理效果,分析了VOCs治理及废气处理中广泛应用的热力氧化技术:直接燃烧(TO)、催化燃烧(CO)、蓄热式燃烧(RTO)及其变种蓄热式催化燃烧(RCO)技术的发展和演化历史,对比了不同技术各种工况条件下的优缺点.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热力氧化技术,以提高VOCs治理及废气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大风量VOCs废气治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研究对用于排放VOCs废气治理的几种常用工艺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介绍了吸附 催化燃烧综合法的治理工艺。详细描述了一种典型的大风量VOCs废气治理技术,即以吸附 催化燃烧综合法原理为基础、以蜂窝状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的FCJ系列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燃煤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为了降低VOCs的排放量,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催化减排技术。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当前工业燃煤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催化减排技术的进展情况,探讨了不同技术的应用方法,显著减少了VOCs的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成分复杂且极易挥发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传统的大气治理技术很难将其完全去除,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利用O·、·OH、N·和O3等强氧化性物质可高效降解VOCs。简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单独降解VOCs反应机理,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并分析了催化剂位置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其中,重点分析了不同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主要包括贵金属催化剂、复合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钙钛矿催化剂和光催化剂等,深入分析了其对VOCs的降解机理,并总结了这些催化剂用于处理VOCs的降解效果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协同催化降解VOCs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可为实际工业废气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大连市橡胶与塑料制品业分布情况、VOCs排放现状,并对典型企业开展了VOCs成分谱监测分析。在治理技术研究方面,着重对橡胶与塑料制品行业VOCs治理技术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分析大连市橡胶与塑料制品业VOCs污染成分、污染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治理技术应用,对某大型轮胎厂进行VOCs废气治理,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工业源VOCs治理技术效果实测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珠三角地区典型工业行业VOCs治理技术应用情况调研数据,选取6种典型治理技术开展现场测试,比较各类技术对VOCs的去除率和对VOCs物种的去除特征. 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水喷淋+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低温等离子体、溶液吸收、水喷淋+溶液吸收6种技术对工业VOCs去除率的范围分别为-98.1%~79.2%(负值表示可能存在活性炭脱附作用,下同)、-167.4%~57.5%、-3.8%~66.5%、34.1%~96.3%、22.8%~43.1%和2.7%~19.6%. 活性炭吸附及其组合技术对ρ(VOCs)<100 mg/m3的废气处理效果很差;而低温等离子体对ρ(VOCs)>1 000 mg/m3的废气治理效果较差. 活性炭吸附及其组合治理技术对芳香烃、酯类和醚类的去除率一般在40.0%左右;低温等离子体对除卤代烃外的其他物种去除率在28.6%~74.6%之间;溶液吸收法对醚类、芳香烃、酯类和卤代烃的去除率达33.2%~90.1%,而水喷淋+溶液吸收法对醇类、酮类和醚类的去除率可达到41.8%~98.9%. 未来应从经济、技术、监管三方面对工业VOCs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应对更多工业源的VOCs治理技术开展实测评估.   相似文献   

14.
包装印刷VOCs废气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应用吸附 催化燃烧法原理 ,采用FCJ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进行包装印刷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废气治理 ,详细描述了包装印刷车间VOCs废气治理的工艺过程及其治理效果。测试结果表明 ,应用这类工艺和设备可以有效地进行大风量的VOCs废气治理 ,净化治理效果达到了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VOCs治理技术概述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OCs废气是一类对环境和人类产生严重危害的废气。本文从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两方面介绍VOCs的防治方法。重点介绍了末端治理技术中吸附法、膜分离法、吸收法、催化燃烧法、低温等离子体以及生物降解法等治理技术。最后探讨了大气中VOCs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电子工业废气VOCs排放特征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OCs对大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对该类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电子工业废气VOCs排放特征,对VOCs的防治从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末端治理、总量控制、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各行业VOCs治理技术应用现状及环境治理成本情况,针对青岛市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8个重点行业开展了VOCs治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在企业数量及VOCs排放量均占优势,属本地特色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虽然企业数量较少但VOCs排放量占比较高。青岛市目前应用最多的治理技术为光解/光催化,主要应用于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冷凝、生物降解技术对废气成分及处理条件有一定要求,导致应用相对受限;RTO、RCO技术运行稳定且处理效率高,但治理成本也较高。青岛市应加快推进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料和产品替代工作,从源头削减VOCs排放,同时建设区域共享喷涂中心、注塑中心等,集中采用RCO、RTO设备进行废气处理,缓解部分企业单独处理高浓度、低排放量、非连续的有机废气而导致的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及其危害,主要包括对挥发性有机物的介绍、VOCs对环境的危害,同时介绍了VOCs的来源,挥发性有机废气对环境和人类产生的严重危害,文章阐述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及危害,然后对有机废气的技术原理及应用进行了介绍,主要有回收法和分解法两种方法,其中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技术和燃烧法、生物法、电晕法、生化法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进行制药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出针对VOCs的评价方法供参考。提出在环评工作中如何识别VOCs作为评价因子和如何计算源强挥发量,并对VOCs废气的治理工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工业VOCs排放源废气排放特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量调研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案例的基础上,将工业VOCs排放源分为溶剂产品使用源、化工产品生产源、废物处理源和存储输送源4类,并对不同类型工业VOCs源的废气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有组织排放的工业VOCs源的废气流量>1000m3/h,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100000m3/h的VOCs源以溶剂产品使用源为主;流量10000mg/m3或<100mg/m3的工业VOCs源,均以化工产品生产源为主.在工业VOCs源排放的各种VOCs组分中,以苯系物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