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层瓦斯压力探测新技术在寺河煤矿瓦斯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寺河矿属于高瓦斯矿井,是煤层气综合开发的主要矿井之一,其煤层气开发主要分两部分,即地面煤层气井抽采与井下煤层钻孔抽采.抽采环节中对煤矿瓦斯的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本文探讨了煤层瓦斯压力探测新技术--煤层瓦斯原位探测仪在该煤矿瓦斯防治中的具体运用,该探测技术可以高效地检验瓦斯抽放效果,从而为预防瓦斯突出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2.
矿井瓦斯和煤炭一样,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仅把矿井瓦斯作为井下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而采取抽放措施,抽放后大量排空,而矿区居民又要耗用大量的生活原煤,为此,造成了矿区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由于矿区居民燃煤量大,热效率低,燃煤产生的污染物给矿区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因此,合理开发利用矿井瓦斯资源,不仅能为矿区居民和附近城镇提供优质的气体燃料,而且能节约大量的生活用煤,减少燃煤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物,改善矿区环境质量,提高矿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本文以重庆地区各煤矿为例,对各矿井瓦斯开  相似文献   

3.
煤矿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类,也是推动全球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性物质保障。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对煤炭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安全与高效的结合,并认真分析现今井下采矿技术所存问题,针对问题找出可行的优化措施。本研究指出,影响井下采矿技术主要包括地质因素(一是受煤层强度影响;二是受煤层结构影响;三是受煤层强度影响)、技术水平因素和经济因素。现行煤矿井下开采技术虽然越来越先进,推动了煤矿业的全面发展,但是井下采矿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瓦斯事故和煤矿井下自燃发火。为此应采取以下煤矿井下采矿技术优化措施:第一,强化矿井开采地热控制;第二,优化巷道布置;第三,掌握煤矿井下开采注意事项;第四,科学选择采矿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局部通风机的使用与控制,降低因矿井局部通风机停风瓦斯超限造成事故的概率,确保局部通风机供风地点通风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提出煤矿井下局部通风机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为煤矿进行井下局部通风机供电系统改造提供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山煤矿是一座有5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但又是一座高沼气、多瓦斯的矿井.随着煤炭产量的逐年增加,矿井逐步延深,瓦斯含量也随着增大.为了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避免瓦斯事故的发生,我矿从1977年开始抽放瓦斯,每天抽放出瓦斯1万多m~3.这样做的结果,一是浪费了国家资源,二是污染了环境,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花草树木、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经研究认为,南山煤矿井下瓦斯资源丰富,且确有利用价值.其相对涌出量为15.5m~3,绝对涌出量为35.16m~3,抽放煤层储量为9.68亿m~3,可抽储量达  相似文献   

6.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为矿井、采区和工作面通风提供瓦斯涌出方面的基础数据,其预测精度直接决定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在白龙山煤矿一井井田地勘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矿井开拓方式、煤层赋存及煤质、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等条件,运用分源预测法对该矿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综合分析得出白龙山煤矿一井为高瓦斯矿井。研究结论为白龙山煤矿一井的矿井初步设计、瓦斯抽采设计和瓦斯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4月 2 1日凌晨零时 40分左右 ,陕西省韩城矿务局下峪口煤矿多种经营公司二号井位上一私人承包的无证非法小矿井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正在井下作业的 5 2名矿工 ,仅 4人生还 ,48人死亡。陕西省渭北煤炭富集带上的韩城、彬长、焦坪等矿区属高瓦斯矿区。为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陕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今天下午发出紧急通知 ,要求全省所有高瓦斯矿井、瓦斯突出矿井 ,立即停产整顿 ;低瓦斯矿井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 ,也要全部关闭停产。国务院总理朱基、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就此爆炸事故作出批示 ,要求查清事故原因 ,严肃处理责任者陕西韩城…  相似文献   

8.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矿井会涌出大量地下水,由于井下生产与生活的污染,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必要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危害;同时这些矿井水的流失,也是水资源的浪费。因此,目前国内外都比较重视煤矿矿井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研究。我国煤矿矿井废水处理与回用能力近几年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据第  相似文献   

9.
煤炭开采为人类带来了福利和方便,然而随着煤矿开采的发展,范围的扩大,程度的深入,煤炭开采对其他资源也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地下水的影响.郭家湾煤矿属陕西神府矿区新民开采区的规划矿井,随着郭家湾煤矿的开采,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水资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分析郭家湾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预测计算,探讨了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勃牛川水源地的影响,得 出煤矿开采对侏罗系延安组碎屑岩、变烧岩及烧变岩类裂隙潜水及承压水的影响;对于井田内水资源及矿井安全生产、延安组裂隙承压水三段含水层水量等的影响结论,同时为煤矿的长远开采规划和矿区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处川南山区的芙蓉局白皎煤矿是一个超级瓦斯矿井,瓦斯浓度在40%左右。为了综合利用资源,化害为利,改善井下的安全条件,保护环境,该局从1986年起,开始逐步利用瓦斯替代煤炭作民用燃料,全局七千多户职工家属都用瓦斯作燃料。1988年又试用低浓度未经浓缩的瓦斯直接替代汽油作公共汽车燃料,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1.
淮北芦岭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t。该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高沼气矿井,煤层埋藏深、矿压大、煤质松软、透气性低,给通风、煤尘、防火及瓦斯管理等带来较大困难,特别是瓦斯含量高、压力大,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矿井的瓦斯抽放利用,既是防治矿井瓦斯危害,提高煤炭产量的积极措施,又是改  相似文献   

12.
煤矿通风安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风安全工作管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一个矿井来说,都安时日常通风管理的原始资料进行收集、处理,并且要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然而通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经常发生变化,常要在原始资料的基础k进行修改。因而造成通风管理工作内容繁杂、管理任务繁重,加卜对信息反馈要求全面、准确而又要迅速,这就要求计算机解决这一问题。随着计算机在煤矿管理中的)‘泛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建十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矿井通风安全工…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田庄煤矿煤尘具有较高爆炸指数的特点,采取了多项防尘措施,使得各采掘工作面和主要运输巷的粉尘浓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改善了井下掘进工作面的作业环境有效,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胶带输送机作为煤矿井下原煤运输的主要设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煤矿井下各条原煤集中运输巷以及综采、综掘工作面的原煤运输顺槽巷.由于井下作业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原煤开采过程中受到水、矸石等的影响,导致原煤在胶带输送机的运输过程中与胶带之间形成了粘贴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胶带粘煤”,为此岗位操作人员需不断地进行“清理”.在此作业过程中,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清煤效果不是很好,同时也给员工的安全作业造成了很大的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瓦斯是煤矿开采的一大危害,然而淮北矿务局芦岭煤矿科学地利用了生产过程中的这一废气资源,使之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空气污染,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极大地方便了职工生活,造福于矿山,综合效益显著。 芦岭矿为高瓦斯矿井,自投产以来,已发生多起瓦斯熏人和暴炸事故,对矿山的安全有着很大影响。为消除这种危害,利用其资  相似文献   

16.
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时刻对矿井的通风效果进行测试,保障矿井良好的通风效果的同时,必须减少矿井通风的能耗,尤其是无效益的能耗。结合相关的通风阻力测试的原理,提出了一种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为核心技术的矿井通风参数的无线测试的方法与手段,进而依据相关的参数开发出了一套矿井通风参数无线测试的系统。通过对这个系统的实际应用与测试,其能够将矿井内的湿度、温度、风量及风速等参数进行详细的测量,并通过无线传感传输到相应的设备当中,提升了测试准确度,为及时改善矿井通风并较少不必要的能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矿井通风瓦斯的排放浪费了大量能源,也加剧了温室效应。文章介绍了TFRR,CFRR,CMR三种煤矿通风瓦斯氧化技术的原理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在甲烷浓度、燃烧温度、成本以及廉价催化剂的研究等方面对三种技术对比分析,认为现阶段TFRR技术比较成熟,值得推广。而CFRR和CMR也有其独到优势,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人通过视觉从外界获得信息的效率和质量与照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而且人维持基本的视觉功能也依赖于照明,因此照明条件是作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分析光环境中影响人的工作效率与心理舒适度的因素的各种可能状态与光环境质量的关系,参照建筑行业的光环境指数综合评价法对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照明环境进行了评价,从而确立了两个工作面照明环境的质量等级,并据此提出了改善井下照明环境的措施。该研究可对煤矿井下其他作业地点的光照环境评价与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煤矿井下作业面,由于采掘过程中扬起的大量灰尘和受通风条件的影响,粉尘和CH_4、CO_2、H_2S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均比较高,直接影响作业面职工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微山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有害物质连续九年(1981~1989年)监测结果的分析,意欲了解对煤矿工人危害最大的污染因子,并对其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1.井下有害物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煤矿区是自然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的区域之一。在当今世界五大环境问题中的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都与煤矿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煤矿区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同其他地区和行业相比,有着严著的特点。概括的说:煤炭开采直接破坏了自然地理环境,引起了一系列特殊环境问题,例如地表下沉和塌陷、矸子山、矿井和洗煤废水等;煤炭产品的质量和利用方式对全国的大气污染量有着巨大影响;煤矿井下劳动环境恶劣,矿区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大气污染受地形地貌和小气候影响比较严重,有些矿区污染物不易扩散和消失,有可能导致恶性环境污染事件等。充分认识这些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