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 )6 废塑料的能量回收虽然一些废塑料回收对环境有益 ,但还有好多小块的废塑料分散在其他废物中。如果不考虑经济成本 ,分离和清洗这种废物比回收的收益可能有更高的环境负担。回收过程中仍有不能回收的残渣。 (就象地面焚烧的技术导则一样 ,指导环境友好回收和废物处置的导则也被认为是重要的。)焚烧条件控制不管焚烧的材料如何 ,降低焚烧排放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是工厂设计和关键参数的监控。象氧含量、滞留时间和燃烧温度这样的运行参数对安全有效的操作是个关键。高温焚烧炉将从衍生燃料废物中回收最大价值的能量 ,并且使有毒…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 )5 塑料的二次应用巴塞尔会议留意到保护人民健康、保护环境和节省能源的必要性。一些国家已经采纳了许多在环境上友好处理废弃物、减少废弃物填埋量的处置政策 ,重视机械式回收的价值。在塑料回收的地方 ,若不能提供在环境上最友好的方式从废塑料中抽取价值 ,一种可替代的选择是使用回收原料和能量回收 ,以致不失去回收原料的价值。“废塑料处置和控制的方法”的报告表明 :废塑料可被安全处置而没有风险。该报告考虑到各种废物流的类型、塑料类型以及处置和回收利用方法。表 5 塑料回收和最终处置欧洲 1 996生产性废物消费后废物…  相似文献   

3.
前言巴塞尔会议于 1 992年开始实施并规范对发展中国家的有毒废物处理和跨界运输 ,其禁止修正案将不允许经回收和最终处置的有毒废物运输至发展中国家。废塑料的环境无害化管理与最终处置和鉴别的技术指导 ,主要为那些正在建立环境无害化和具有以有效方式处理废物的能力的国家提供指导 ;并帮助制定开发的详细程序、废物管理计划或战略。这些技术指导适用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和解决废塑料的对环境无害化处理方式 ,也包括进口废物。这些技术指导与其他指导废物处置和环境无害化回收技术指导的协同使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地上焚烧、特殊工程填埋…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二、废塑料的技术管理1 从源头上阻止和减少废物巴塞尔会议的序言中注意到保护人类健康、环境和保存自然资源的必要性。会议的第四条促使与会各方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毒废物和其他废物的产生。塑料的使用对保存自然资源和减少废物能够做出显著的贡献。每年石油产量只有 4%用于制造塑料 ,塑料的许多用途有很长的生命周期 ,而且使用后的塑料能经常得到回收再进行二次使用。塑料的使用意味着 : 在一种给定的应用中减少了材料的使用(例如在过去超过 2 0年的时间里包装减少了近80 % ;由于有包装的保护很少有货物丢失成为废品 ) , 在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国际上以废塑料代替大宗燃料的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的用途日益扩大而废塑料的处理技术尚未过关,可分解塑料虽开发成功但由于成本较高尚难推广,故解决了白色污染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心的问题。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废塑料的于生利用技术,有分类回收后用于原料;有经油化后回收油品的,亦有加入高炉水顺转窑代用燃料的;亦有和其他可燃废物混合制成垃圾固形  相似文献   

6.
欧盟绿皮书:PVC的环境问题(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鸿昌  陈大扬 《世界环境》2001,(2):22-24,26
4 PVC的废物管理欧盟委员会对PVC废物管理已在欧洲废物管理政策范围内进行,主要是对四种优选技术,即机械回收、化学回收、焚烧和填埋,进行了评估。委员会关于对废物管理的一般性战略评估证明了“体系原则”──即最优先预防废物的产生,其次是回收,最后是废物的安全处置。进而,在对环境无害的前提下,能量回收中的材料回收应该优先。这个原则是出于材料回收比能量回收具有更大的现实主义。当然还要考虑到环境、经济和科学等方面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对这些影响的评估倾向于能量回收优先。在1997年2月24日的决议中,委员会已经签署…  相似文献   

7.
废塑料成为“白色污染,”对环境影响很大,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介绍了世界各国废塑料回收、处理状况,分析了国内几种废塑料处理技术。塑料废物经过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使其得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循环利用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废塑料回收再生方法是用螺杆式塑料挤出机,在200~230℃温度下挤出造粒回收.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不能有效地分离出废塑料中的杂质.②不同颜色的废塑料不能混合加工.③不能分离废塑料中的降解产物.因此,这种方法回收的产品质量低,颜色黑,使用价值也比较低.目前,国外开发了一种热裂解废塑料的回收方法,但投资高,回收率低,回收的产品为液体燃料,较塑料的使用价值低.辽宁省锦西炼油总厂的刘宏仁发明了一种能够深度脱除废塑料中的杂质,并能脱除废塑料中的颜色和降解产物,使回收的废塑料质量接近于新塑料的回收再生方法.本法适用于溶剂可溶性废塑料.  相似文献   

9.
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 :日本塑料年生产约1 50 0万t以上 ,报废后有 1 /2左右被焚烧减量和填埋处理 ,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且造成填埋场地紧张。为此 ,1 995年和 1 998年分别颁布的“包装容器再生法”和“家电再生法”要求对废塑料尽可能再生利用。由于塑料品种繁多 ,除塑料瓶类容易回收外 ,对回收的混合废塑料进行分类是能否合理利用的关键 ,成为各方关注和开发的焦点。物质工学研究所开发成功的分类鉴定仪 ,利用近红外线对塑料照射产生不同强度光的特点 ,用电脑分类贮存 ,在对废塑料检查时和电脑对照便可区别分类 ,可对流通的 50余种有…  相似文献   

10.
日本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发展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 言塑料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但回收再生利用工作跟不上 ,既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又浪费了宝贵的能源资源。如城市中、铁路旁和农田形成明显的白色污染 ,夹在垃圾中一并填埋却不易分解 ,又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 ;用于焚烧发电 ,又由于含氯废塑料而产生的二恶烷(又称二恶英 ) ,则是危害极大的剧毒物质。所以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除了减少废塑料的产生外 ,加强废塑料的再生利用 ,做到变废为宝 ,方是正确的出路。在国际上做得最好的是德国 ,通过 1 991年的“垃圾减量法”和 1 996年的“循环经济法”后 ,采取了一连串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11.
固体废物焚烧处置及其清洁发展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含化石碳(如塑料等)在内的废物焚烧处置和露天燃烧是废物部门中最重要的CO2排放来源之一. 在全国节能减排大背景下,废物焚烧发电成为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途径. 对我国固体废物焚烧处置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国内城市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焚烧的区域特征. 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废物产生量的急剧增长,废物焚烧处置技术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固体废物处置的主要方式;伴随着废物焚烧行业的发展,有大量项目可以注册CDM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可为温室气体减排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日本高炉喷吹利用废塑料代煤技术简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 依法推动废塑料再生利用日本根据包装容器废物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体积的 60 %和重量的 5 0 %的特点 ,为了促进垃圾减量 ,于 1 995年学习德国“垃圾减量法”的经验正式颁布了“包装容器再生法” ,要求制造厂对报废后的包装容器废物负有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义务 ,所需费用可计入价格转嫁给用户负担 ,并规定从 2 0 0 0年 4月正式实施。从此 ,使原来再生利用率在同类废物中处于最低的废塑料 (见表 1 )成为实施该法的重点而受到社会重视。表 1 日本 1 995年包装容器废物再生利用情况项目废铝罐壳废钢罐壳碎玻璃废纸废塑料节能量 (万cal/kg)…  相似文献   

13.
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置一直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废物焚烧本身会产生一氧化碳、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如果不能采用科学的处理方式,直接焚烧处理,必然会导致焚烧场所周边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危害。文章以危险废物焚烧处理为研究对象,讨论危险废物焚烧的污染途径,分析危险废物焚烧的处理流程,在掌握危险废物的概念和种类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提出污染废物处理过程中控制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当产生的废物量增大、处理困难或废物的利用价值高时,就应考虑减量和回收复用。从资源的观点来看,目前,我国一般废物排放的能量每日在10~(12)千卡以上。作为工业废物排放的能量也差不多与此相当,若加上废气等,由废物带走的能量估计在3~5×10~(12)千卡/日以上。如果把它换算成重油的话,就有3~5×10~5吨/日,即超过我国的石油产量。废  相似文献   

15.
目前,美塑料废物的数量和占整个固体废物的百分数都在增长。但是,即使到一九九○年,塑料废物的数量也不会增长到足以使回收各种塑料的分离系统不能应付的程度。这是制造化学师协会(MCA)准备新版的塑料废物研究一书所做的结论。这项研究提供了一般固体废物和特殊的塑料废物的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中国塑料生命周期的环境—经济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新 《环境保护》1998,(7):34-37
从塑料生产到塑料消费及废塑料的回收再利用和最终处置,中国的塑料行业存在着供需之间的矛盾,大量产生的废塑料对环境造成极大压力,废塑料的再生利用行业呈现出不景气。本文利用生命周期的思想对中国的塑料生命周期及上述问题进行了环境-经济综合评价,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行业信息并基于动态物质流模型,本文对1950~2050年间中国乘用车塑料流量与存量进行了历史测算与情景分析.历史测算表明:1950~2018年国内乘用车行业累计消耗了以聚丙烯(PP)、聚氨酯(PU)等为主的塑料3278万t,产生了337万t塑料废弃物;报废汽车拆解后的车用废塑料仅28%得到回收利用.针对未来情况,本文设计了乘用车保有量、单车塑料使用量两大关键因素下的不同情景组合.结果显示车用塑料存量及废塑料产生量将大幅增长,到2050年存量将达到0.7~2.7亿t,废塑料产生量将达到500~1600万t,汽车拆解和塑料再生等相关行业对此应充分关注.到2050年车用废塑料回收率若能提升至80%,将减少376万t/a的车用废塑料填埋或焚烧,显著减少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美国国会一个调查小组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每年因为吞下塑料制品废物和由于被塑料废物缠绕而死亡的海洋哺乳动物多达数十万头。”报告还表明,每年投进大海中的废塑料(包括捕鱼用塑料装置)重达17.5万吨,每天有69万个塑料容器被抛向海洋;海滩上嬉戏消夏的人们,将大量塑料袋、塑料杯或塑料罐抛在沙滩上。美国洛杉矶海岸,夏季平均每周被弄潮儿抛弃的塑料废物就达75吨之多。许多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海豹、海狮、鲸等本能地对浮在海面上的物体产生好奇心,以为是海蜇等可食物,将塑料废物吞进肚子,结果因哽塞而死亡。有一次,渔民们在大西洋海面上作业时目睹了数以千计的海豹被漂浮的塑料网缠绕无法浮出水面呼吸而大部分窒息死亡的情景。 如果塑料制品会自行腐化,塑料污染海洋、杀死海洋动物事件就不会频繁发生。为了根治海洋塑料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科学家致力于  相似文献   

19.
废塑料的处理处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导致废塑料大量增加,乱扔一次性废塑料产生了“白色污染”这一公害。废塑料是一种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目前,我国有各种自理鼾废塑料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分类回收、清洗、破碎、再生利用、炼油、制造涂料,填埋,焚烧,等。这些方法和技术对治理“白色污染”具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中国废塑料回收处理现状废塑料是指在民用、工业等用途中使用过且最终淘汰或者替换下来的塑料制品的统称。从2007年至今,中国陆续出台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关于联合开展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的通知》等文件,以解决废塑料急剧增加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