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种植克沙菊芋治理沙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芋的生物特性和治理沙漠的应用前景,利用克沙菊芋治理沙漠方法和技术,实地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技术上具有简便易学操作简单,回报率高等特点。为治理沙漠提供可行的经济生物模式。  相似文献   

2.
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沙漠化治理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企业参与沙漠化治理,有利于沙漠化治理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企业参与沙漠化治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并就如何实现沙漠化治理与企业盈利的耦合,促进企业参与沙漠化治理提出了深化沙漠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以治沙成果换排污权和实施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沙漠治理新途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受土地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土地沙漠化仍然呈增加趋势。本文在对当前中国沙漠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沙漠治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马艳平  周清 《环境科技》2007,20(Z2):89-92
中国是受土地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土地沙漠化仍然呈增加趋势.综述了我国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及目前的主要治理方法.防风固沙和解决水资源是沙漠治理的两个关键问题,其技术措施有工程治理、植物治理和汲水、输水、灌溉等.对不同技术间的优缺点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由于对土地的管理不当和环境受到压力,使全球许多干旱地区的土地正在退化。尽管国际上在努力防止沙漠化,但问题正在继续恶化,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陆地与8.5亿最穷的人口正面临着沙漠化威胁。最重要的是全世界每年有35亿公顷土地都受到了沙漠化的不良影响,其中,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完全变成沙漠,有2100万公顷变成半沙漠状态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农村中受沙漠化严重危害的村民由1977年的5700万人增加到1984年的1.35亿人。全世界每年由于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0亿美元,而控制沙漠化每年却只需45亿美元。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活动引起的。当然,人类也有能力来控制沙漠的扩大和治理已经变成沙漠的土地,如改善农业技术、植树造林、种植牧草、改善土地管理、改良灌溉方法与排水方法等。现就沙漠化的原因、危害与防止沙漠化的对策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委托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于1981年9月1日至9月26日为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举办了第二次沙漠化防治讲习班。参加的学员有埃及、肯尼亚、墨西哥、民主也门、秘鲁、塞内加尔、索马里、坦桑尼亚、土尔其九个国家的十五名从事沙漠研究和冶理方面的专家与环境方面的官员。这次讲习班采用讲课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针。先后考察了中国北方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沙漠化发生区的自然特征,沙漠化过程及沙漠化治理典型,其中有干草原地带东部内蒙古自治区奈曼铁路沿线沙漠  相似文献   

7.
主席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很高兴来到这里出席联合国沙漠化会议,就大家关心的沙漠化问题交换意见。我们愿意同各国代表一起,共同努力,使会议能够为解决我们大家所关心的阻止沙漠化蔓延并进而改造和利用沙漠问题,作出积极的贡献。近年来,世界上沙漠化的面积不断扩展,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数十个国家和六亿多人口,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沙漠和沙漠  相似文献   

8.
《环境科学》1978,(1):1-4
主席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很高兴来到这里出席联合国沙漠化会议,就大家关心的沙漠化问题交换意见。我们愿意同各国代表一起,共同努力,使会议能够为解决我们大家所关心的阻止沙漠化蔓延并进而改造和利用沙漠问题,作出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世界上沙漠化的面积不断扩展,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数十个国家和六亿多人口,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沙漠和沙漠化的危害和威胁。沙漠化给这些国家的农业、牧业、工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沙漠、沙漠化土地已达10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1.2%左右。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我国未来沙漠化土地面积及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其结果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0.
以系统观点讨论中国沙漠化的成因机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化已经成为一个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环境问题。要防治沙漠化,必须先要找出沙漠化的成因。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由于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外部环境的作用强度很大,超过系统的承受范围而导致系统崩溃。由于全球变化导致气候格局发生变化,中纬度地区趋于干暖化,另上我国境内地形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季风强度,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并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7、8两个月份,土地风化淋蚀作用强烈,使得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而人类过度活动和落后的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沙漠化特征,从我国实际出发,主要采取适应,预防和治理的策略来防止沙漠化的继续扩展。  相似文献   

11.
《环境科学》1978,(1):4-5
主席先生: 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大家关心的防治沙漠化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经验,这对于防止沙漠化的继续蔓延,是有意义的。在听取各国代表团介绍经验的同时,我想就这个机会,扼要地介绍一下中国沙漠治理的基本情况。 中国沙漠面积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沙质荒漠(包括草原地带的沙丘)占百分之五十九,砾质及石质荒漠占百分之四十一。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由于封建统治阶  相似文献   

12.
主席先生: 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大家关心的防治沙漠化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经验,这对于防止沙漠化的继续蔓延,是有意义的。在听取各国代表团介绍经验的同时,我想就这个机会,扼要地介绍一下中国沙漠治理的基本情况。中国沙漠面积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沙质荒漠(包括草原地带的沙丘)占百分之五十九,砾质及石质荒漠占百分之四十一。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残酷统治、剥削  相似文献   

13.
3.我国历史时期的沙漠化沙漠化是指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带,在干旱多风和砂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致使在原先非沙漠地区产生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从而使土地生产力衰退,造成土地资源丧失的过程。我国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09.5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戈壁),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相似文献   

14.
大连市旅顺口区长城镇长岭子村农民姜吉禹申请的专利“种植菊芋治理沙漠的方法”最近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苦熬了7年的姜吉禹终于获得了肯定,而眼前,绿色已经开始延伸。沙漠哪能没有克星?1995年春,姜吉禹到内蒙古通辽市看朋友,每天的沙尘暴使来自海滨城市的他很不舒服:“嘴里沙子咔嚓咔嚓的,眼睛睁不开,鼻子干得流血。”漫天的沙土让姜吉禹第一次想到了治沙。在长岭子村从事绿化工作的姜吉禹不信沙漠没有克星,他运用已有的栽植经验、查阅书籍和请教专家,想找到降服沙漠的植物。在辽宁、河北、宁夏、甘肃、内蒙古沙漠…  相似文献   

15.
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UNCOD)给予沙漠化的定义是:“最终导致沙漠状态的土地生物潜势的衰减或破坏”。UNCOD采用的“抗沙漠化行动计划”,所指的沙漠化地区是“现在正出现沙漠化以及未来易受沙漠化侵袭的地方,包括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脆弱性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指出了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与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指出其原因在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了初始扰动通过正反馈而被不断放大,最终则极大地偏离了平衡态,突出表现为土地的沙漠化。因此,沙漠化治理的重点在于着力调节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从动力地质作用原理探讨沙漠化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规模沙漠化从岩石记录中可以追溯到中生代中期,第四纪以来南北两半球各存在一条中纬度沙漠带,中国的沙漠化是这个全球沙漠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沙漠化是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联合控制的地质事件。是岩石圈与大气圈、生物圈及水圈强烈作用在地壳表层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与演化是漫长的和具有周期性的,不会因为局部的条件变化而发生整体意义上的突变。人类活动是局部的,在整个地球沙漠化进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加速剂的作用。沙漠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物理风化与沙源积聚阶段、风沙作用阶段和沙漠化阶段。沙漠期后沙丘沙经过固化生草、胶结成岩阶段后即形成风成砂岩。  相似文献   

18.
尽管沙漠给人类造成了明显的灾害,但为什么我们仍在继续制造沙漠?对这个问题有几种回答。富国和穷国都不愿将更多的金钱用在解决沙漠化问题上,他们把防治沙漠化的开支排斥在优先考虑的项目之外。全世界每年的军费开支大约为5000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污染的种类很多。在干旱和半干旱区过渡放牧、樵采毁坏了地表植被,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就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形式。所以改造沙漠防止沙漠化的漫延是保护环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前言现表明,在全球的干旱地域及其周围,沙漠化正在广泛地进行着。1977年在内罗毕召开了选择以根绝沙漠化为目标的,防止沙漠化行动计划为内容的联合国沙漠化会议。这次会议以后,沙漠化现象作为全球规模的环境问题,联合国机构故然不用说,甚至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特别是民间援助团体的广泛注目。本文在关于沙漠化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的论述中,概括地阐述了一些全球最近沙漠化的动向和防止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