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规模化、规范化开采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小型矿山数量剧增.这些矿山受自身及有关条件的影响,片面追求眼前利益,违规开采,造成矿山事故不断发生.矿山只有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才有可能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证开采作业的规范进行,安全才有保障.矿山生产规模化是作业规范化的基础.矿山的规模化、规范化开采工作,应通过加大宣传、管理力度,加强宏观调控来实现.小型矿山通过规模化整合,实现规范化开采必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国外矿山开采沉陷预计技术研究及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移动和变形的预计是根据已知的地质和开采条件,在矿山开采之前对地表可能产生的移动和变形进行估算,准确的预计对尽量减少开采过程中由采动造成的地表损害具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一些国外关于地表沉陷预计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并通过两个实例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思路及使用的数学模型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得出各方法在开采沉陷预计中的优缺点,并对矿山沉陷预计方法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露天矿山安全整改技术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安 《劳动保护》2003,(10):72-73
笔者长期从事矿山安全工作,并参加了多起矿山事故调查。工作中发现众多矿山,特别是民营及乡镇所属中小型矿山的安全工作仍基本停留在制定安全规章制度的形式上,而对于矿山生产中存在的某些影响安全的重大隐患,如露天矿山的高阶段开采,生产中剥离的废石、土随意排弃等却重视不够。其中既存有侥幸心理、急功近利的原因,也有缺少专业知识的因素,给矿山开采留下极大生产安全隐患。本文就露天矿山安全整改中所出现的有关问题及技术要点作一简要探讨。一、从分层开采做起自上而下,分层开采是露天矿山开采的一个基本原则。有关规程对露天矿山在不同…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采矿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敲响了矿山安全的警钟。人类社会基于现实发展需要,通过开采矿山的方式来获取各种资源,如煤炭、金属、稀土等。矿山开采是当代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由于矿山开采通常深入地下或者山体内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救援难度大,生命财产损失大,矿山安全一直是社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矿山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安全生产主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国际交流,了解学习其他国家在矿山安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而英语则是必不可少的交流语言工具。与普通生活英语不同,矿山专业英语涉及较多专业词汇,在矿山安全技术、安全设备以及安全管理等具体问题上,对于矿山安全专业英语的意义表达与翻译交流必须高度精准,否则可能会在安全英语指导的实际操作中留下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余超 《环境与发展》2020,(4):215-216
我国矿山开采类的项目较多,环境影响因素较多,环境影响程度大,因此对这类项目的环境管理,特别是项目的竣工验收是环境管理等部门的工作重点。近几年来,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变化较大,对竣工环保验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矿山开采项目的特点和法律法规的最新要求,总结出矿山类项目验收过程常见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露天矿山的开采安全同地下矿山的开采安全一样,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消除露天矿山开采事故隐患,控制矿山生产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矿山安全的重要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小矿"是"小型矿山"的简称,因其具有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是各国矿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它又因开采技术落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安全条件差、事故频发等问题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针对当前我国小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状况,首先明确了小矿山的定义,分析了我国及本省小矿山兴起的原因及其快速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小矿山开采的优缺点及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并提出了河北省小矿山有序开发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保障小矿山开采安全,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该研究对本省及其它地区小矿山有序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矿山机电设备运行数据采集为切入点研究矿山大数据技术应用。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基于LoRaWAN物联网远程通信接入平台传输采集数据,构建起矿山机电设备状态数据采集系统,以大数据技术应用理念出发,设计与分析矿山机电设备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对矿山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通过对矿山设备工作数据的积累,结合矿山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融合,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矿山设备运行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实现了矿山机电设备各种异常状态和故障的预测与判别,以及多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与预测,为大数据技术在矿山开采领域中的应用和矿物开采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国内外露天矿山开采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趋势的分析,系统解析露天矿山无人驾驶运输项目的必要性。对煤矿、非煤矿山露天矿山无人驾驶安全运行以及安全运行标准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促进露天矿山智能化开采,实现矿山运输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第三届国际矿山设计和设备选择讨论会将于1994年10月18~2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讨论的题目包括;露天矿山和地下矿山的规划和设计;矿山模拟和设计的改进;矿山规模估价、财务和管理的规划;开采工艺:露天矿山和地下矿山的监测;困难开采条件下的设计和设备选择;改进了的开采方法和设备;凿岩爆破工序;设备选择程序;设备性能监测;设备维修管理;专家系统;矿山和设备数据系统等。  相似文献   

11.
李顺立  兰娜 《环境与发展》2020,(1):105-105,107
矿业工程运作过程中对于矿山环境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问题,在环境保护的同时,编写有效的恢复治理方案也是在开展资源获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针对这一方面所采用的技术必须达到相关的环保要求,以保证在开采后对于矿藏周边地区的环境不会造成永久性的破坏,而且在实际保护恢复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环境进行方案制定,保障矿山周边地质环境及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2.
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矿区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重要指标。笔者分析和建立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运用矢量投影原理,建立了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多指标投影评价模型。该方法将评价样本视为矢量,用评价对象在理想对象上的投影距离表示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为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一种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方法。以研究矿区为例,运用投影方法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趋势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与矿区实际相吻合,并为研究矿区的复合生态系统调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根据矿区的环境现状,提出了一种煤矿开采的创新理念--绿色开采.针对目前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水、有毒有害气体、矿区地表下沉等诸多污染问题,论述了绿色开采的具体措施,旨在构建和谐矿区,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型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露天煤矿开采给环境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以露天煤矿绿色开采为理念,从固体环境、水体环境、气体环境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体系。通过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影响露天煤矿的基本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和权重分配,得出露天煤矿开采"绿色度"指标值。建立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标准,并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黑岱沟露天煤矿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地下采矿系统分析与安全生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采矿效益和安全生产的双重目的,考虑到地下采矿生产环境与安全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了地下采矿系统分析思想与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不仅注重采矿理论与技术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强调采矿技术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结合,即采矿生产系统分析方法。作为应用实例,针对金川二矿区采矿、地质条件,简要介绍了用系统分析方法所开发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矿业环境侵害特征、行为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伴随矿业环境侵害行为的出现 ,但不能就此否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真正价值。矿业环境侵害来源于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和采、选、冶技术的相对落后。矿业环境侵害行为虽多样 ,而最终受害者是大民大众。它的行为特征具有间接性、衍生性、广泛性、缓慢性、区域性和复合性的特点 ,对其控制是一种社会控制 ,可通过环境教育、法律调控、经济制约和科学技术等手段来实现。只有这样 ,矿山企业才能妥善处理好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对采前工作面所处动力环境的客观、准确评价,选取9个直接影响工作面 动力环境的指标因素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最小二乘 支持向量机(LSSVM)的工作面动力环境多因素耦合安全评价智能模型。首先根据KPCA理 论对评价指标施行简约化处理,剔除冗余信息,得出6个简约后的评价指标并输入LSSVM 模型中训练学习,最后得到评价模型。选取从平顶山矿区和大同矿区搜集到的30组工作 面历史数据,按照20∶10的比例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其他四种模型 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KPCA方法可有效减少数据信息冗余,利用KPCA优化的 LSSVM模型可准确评价工作面动力环境,误判率为0。  相似文献   

18.
采用状态Petri网模型对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度进行动态评价,给出了状态Petri网中累积值、加权值、不变值和虚拟值4种不同状态值的计算及表示方法,提出了基于状态Petri网的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度计算方法。库所的累积值用于计算采矿过程中环境指标的总变化量。加权值主要用于脆弱度的计算。具有不变值的库所在相应的变迁被激发前后状态值均保持不变。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拟值在状态Petri网中仅起到逻辑或过渡作用。网结构描述了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的组成结构,网系统的运行反映了生态环境脆弱化的状态变化过程,并且将脆弱度的计算融入了状态Petri网的运行中。在案例研究中,绘制了4种修复方案下脆弱度的变化情况曲线,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对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度进行动态评价。状态Petri网模型能将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化过程,以及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为预测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的变化情况及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提供参考。该模型适用于矿山长期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过程的建模及计算,而且对矿山的开采过程也不需要作特别的假设限制。  相似文献   

19.
Status and future tasks of coal mining safety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general, contexts of coal mining safety involve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and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 as well. This paper present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na coal mine accidents in recent years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causing coal mining high risk from technical and socioeconomic viewpoints. Social and economic reform has been unleashing social, economical factors that are driving a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new workplace safety problems and making China coal mining safety take on Chinese features. Compared with major state-owned and local state-owned coalmines, township and village coalmines are most dangerous coal mines with highest occupational risks. The incidence and death toll of ceiling accident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accidents such as gas, machinery, electricity, transportation, flood, and fire. New organizational risks appeared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coal mines’ reorganization. Low skilled labors restrict both technical renova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a systematic arrangement to improve coal mining safety such as closing the township and village coalmines that cannot meet the standard of safety, reinforcing the supervision over coal mining safety, strengthening technological renovation and enhancing work safety input.  相似文献   

20.
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矿建设项目和发展规划项目做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对重点煤矿的现场调查,揭示了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的内在形成机理:开采引起地表沉陷是主导因素;地下水位埋深浅,潜水含水层下伏的隔水层稳定,只变形而不破裂是客观条件;地下水变成地表水,从而改变水的存在形式,致使水体极易遭受强烈的污染则是根本原因。针对地下水的保护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办法:加强矿区的环境管理、及时回填采煤沉陷坑,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利用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上述措施如与煤矿建设项目同时实施,则煤矿区的地下水安全、环境保护都会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