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举举 《安全》2015,(11):4-7
针对官地煤矿综放工作面在停采撤架期间,出现煤层自然发火期短以及发生停采线架后遗煤自燃的问题,从煤体自燃情况、遗煤量、漏风等方面分析了回撤面遗煤自然发火的原因,针对该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和各种防灭火技术的特点采取了改善通风状况、采空区注浆、注氮及喷洒阻化剂防灭火、监控预警预报等防灭火方案,有效降低了该工作面瓦斯含量、CO气体浓度和温度,保证了工作面支架的安全撤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近距离煤层上、下回采工作面联合开采易引起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安全问题,通过实验室实验、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山西华苑煤业有限公司9号与10号近距离自燃煤层回采工作面联合开采采空区自然发火的相关问题,包括煤层赋存与煤质特征、煤自燃特性与自燃标志气体及指标优选、联合开采工作面布置与开采参数、采空区漏风检测、采空区气体分布与自燃"三带"划分。给出并实施了束管监测预报、限定工作面最低推进速度、喷洒阻化剂、注氮防灭火和凝胶灭火等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实现了近距离自燃煤层联合开采的安全生产,对类似条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双鸭山煤田开采史上11次重大的井下自燃火灾。探讨其发火地、发火时间、发火条件方面的规律。同时提出某些预防煤田自燃发火的对策——采后或采空区预防性注浆;对可能产生自燃火灾的采空区注砂或充填,加以封闭隔离;采用直观判断、指标判断等方法进行预测预报:注氮防灭火;喷涂阻化剂以延缓煤氧化;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回采方法: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和利于防火的通风方式;控制向采空区的漏风等。  相似文献   

4.
瓦斯和煤尘事故,是煤矿生产中的重大灾害。研究预防瓦斯、煤尘事故的对策,教育职工认识瓦斯、煤尘事故的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矿井瓦斯 矿井瓦斯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凡是从煤层、岩层采空区中放出的气体 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统称为矿井瓦斯。组成矿井瓦斯的气体有;沼气(甲烷)、二氧化碳、氮,还有少量的乙烷、乙烯、氢、一氧化碳、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由于矿井瓦斯中沼气约占80~90%,因此,煤矿职工习惯把沼气叫做瓦斯。 沼气无色、无臭、无味,比空气轻,本身无毒性。但是,当空气中沼气的体积浓度达43%时;空气中的氧含量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我国在防治矿井瓦斯,矿井火灾和煤矿粉尘三个方面的技术概况。反映了为适应煤炭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在这三方面的技术进展及所取得的效果。矿井瓦斯防治技术方面,主要介绍了矿井瓦斯涌出量的确定,瓦斯抽放工艺及装备,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技术的情况及成果。矿井火灾防治技术方面,着重介绍了矿井火灾预测预报技术,尤其是煤炭自燃发火早期预测预报技术以及煤矿自然发火防治技术中在灌浆代用材料,惰气防灭火等方面的发展及现状。煤矿粉尘防治技术方面,扼要介绍控制粉尘危险的基本途径,以防尘为中心包括降尘、除尘和防止煤尘爆炸及爆炸传播技术的一整套治理煤矿粉尘的工艺及装备,简要介绍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实验能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对我国在防治煤矿安全生产中主要自然灾害的技术对策和取得的成果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正>"煤层打钻防灭火装置"是在井下打钻现场应用的一套全自动、智能化灭火装置,能够快速、有效控制和消除钻场、钻孔初期火灾,防止钻孔火灾事故进一步扩大和现场人员中毒现象发生。随着我国煤矿井工开采深度不断加大,矿井开采条件越来越差,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因素越来越多,特别是瓦斯因素严重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矿井采用施工瓦斯钻孔来解决瓦斯事故危险,但在施工钻孔过程中,时常出现顶钻、夹钻、钻杆发热甚  相似文献   

7.
无论发生在矿山地面或井下的火灾,都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扑灭,并同时报告消防、救护组织,以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对于井下外因火灾,要依照矿井防火灾计划,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地区,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切工具和器材及时灭火。要有防止风流自然反向和有毒有害气体蔓延的措施。扑灭井下火灾的方法有直接灭火法、封闭灭火法和联合灭火法。  相似文献   

8.
刘文奎 《火灾科学》1998,7(2):14-20
1990年以来,淮南矿区11个矿井共发生自燃火灾49起,自燃发火率平均为每百万吨习煤量0.53次。通过对该矿区井下煤炭自燃因素和地质条件及开采中出现的自燃发火原因作了具体分析,从中找出发火规律;并对井下煤层自燃发火采取均压通风和直接灭火做了新的尝试,提出了对井下煤炭自燃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白水煤矿程序升温条件下煤的自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金彪  王伟峰  程方明 《安全》2011,32(9):13-16
从白水煤矿自燃发火煤层采取煤样,利用煤样程序升温自燃性测试实验装置,模拟煤自燃的整个发火过程。通过考察煤样的煤温变化、O2消耗量、CO产生量、CO2产生量及其他气体的变化规律,并确定煤的临界温度、气体产生率、最大放热强度及最小放热强度等极限参数,研究白水矿煤的自燃倾向性。因此,对该矿的安全生产、自燃火灾的预测以及防灭火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3月5日10时30分,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金安煤矿井下发生特大自燃火灾事故,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死亡17人。该矿为乡镇煤矿,资源整合主体矿井,为原国有重点煤矿井田范围内的两个残采的乡镇矿整合而成,井下巷道复杂,煤炭自燃发火期短。该矿生产能力由3万吨/年技改为6万吨/年,原有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但整合后未进行变更,其他证照被暂扣。整合矿井的设计未通过审查,未进入技改程序。该矿为低瓦斯矿井,安装有瓦斯监测监控系统,采用木支护。事故调查,  相似文献   

11.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制成安全检查表,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煤矿的主要系统存在的隐患进行逐项诊断,主要诊断矿井的瓦斯抽放系统、矿井的通风系统、矿井的防尘系统、矿井的防灭火系统以及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等。诊断主要是针对瓦斯重大灾害及矿井生产过程中违章违规现象以及矿井自然属性带来的系统固有隐患,对矿井中员工的操作规范情况也进行检查,并对存在的隐患和员工的错误操作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促使煤矿及时对矿井存在的系统固有隐患和人为隐患进行整改,以消除在生产动态过程中查出的隐患,从而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消灭了事故隐患,实际上也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达到防患于未然,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吉林劳动保护》2013,(9):16-16
<正>第四条:必须做到瓦斯抽采达标,防突措施到位,监控系统有效,瓦斯超限立即撤人,严禁违规作业。瓦斯不治,矿无宁日。加强瓦斯的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瓦斯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确立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瓦斯抽采达标是指应当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建立完善的瓦斯抽采系统并运行正常、管理严格;做到应抽尽抽、多措并举、抽掘采平衡;矿井瓦斯抽采率、抽采区域煤层瓦斯压力及含量等指标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要求;瓦  相似文献   

13.
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鲍店煤矿和西安矿业学院矿山应用技术研究所共同研究成功的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沿空顺槽综合防灭火技术”,解决了国内缓倾斜中厚煤层采用放顶煤工艺生产的煤炭自燃发火问题 ,其中的注凝胶隔离段、注惰化阻化剂阻化松散煤层、煤炭自燃监测等技术的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最近已经由专家通过了技术鉴定。据了解 ,由于综采放顶煤技术的特殊性 ,以往常规开采中有效的防灭火技术并不完全适应放顶煤开采。在我国已经采过的 2 2 0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中发生过 1 82次自燃火灾事故 ,其中顺槽火灾为 1 1 6次 ,占 63.7%。因此…  相似文献   

14.
<正>近20年来,煤矿用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包括加固、堵水、充填、喷涂等用途)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煤岩体控制、瓦斯治理、防灭火、防治水、重大事故应急抢险救援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使用煤矿用反应型高分子材料的矿井已超过1000处,年使用量近10万吨。煤矿用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属于现场反应型材料,显著特性是固化过程放热量大,如反应过程中总放热量和最高反应温度超过了标准所规定的极值,  相似文献   

15.
为控制采空区火灾和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外泄,基于矿井空气流动理论和均压防灭火方法,建立气室注氮正压控制密闭漏风数值模型。分析气室内氮气正压对采空区密闭漏风行为的控制规律,并以恒大煤矿2132工作面采空区火灾控制为实例进行验证。实例结果表明,在气室内连续注入的氮气的相对正压作用下,通风巷道向采空区漏风的速率迅速减小,并最终停止和反向,形成由气室向通风巷道微量漏氮状态;当采空区抽采负压在-300 Pa,瓦斯流量为30 m3/min,瓦斯体积分数为70%时,保持气室注氮流量0.2 m3/min、正压15 Pa,回风巷处采空区内O2体积分数在1天内降至5%以下,C2H2在3日内消失,C2H4在15日内消失,CO在26日内消失,温度在35日后降至30℃以下,采空区火灾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煤炭开采受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产过程中人身、设备的安全性较差,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自然灾害多,如水害、火灾、瓦斯煤尘燃烧与爆炸、一氧化碳等气体毒害、窒息、地压与地热危害以及尘肺等职业病害,是其它行业所没有的。第二,工作环境差,狭窄、潮湿、空气不好、光照度差、作业地点不断变动,一旦灾害袭来,人们将因环境限制而不能很好地躲避,导致事故扩大。第三,绝大多数矿井没能很好地解决生产与基建的矛盾,采掘不平衡,于企业宏观安全不利。第四,地方的煤炭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缺乏起码的安全设施和监控手段,安全久帐多。因此,安全生产在煤矿承包中应有足够的份量。地方煤矿企业现行的承包有五个弊端: (1)承包指标不全面,没有形成安全生产的指标体系。有死亡率的控制指标但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