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综合分析了美国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的框架,对相关法律法规、生物监测技术体系的构成,包括生物种群/群落调查、毒性试验、微生物测试、鱼组织污染物分析的主要内容与开展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对我国深入开展水环境生物监测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更新方法体系,完善质量标准;逐步拓展生物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水环境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它应重点说清环境胁迫的生物效应。简述了总量管理、流域管理、风险管理、生态管理等环境管理对水环境生物监测有迫切需求,应引入"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完整性"、"环境胁迫"、"全排水毒性"等现代环境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建立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发展生物完整性、综合毒性等监测与评价核心技术;革新现行监测方法体系,建立包括QA/QC、快速方法等支持系统在内的现代水环境生物监测业务化方法体系;创新评价技术体系,建立水环境生态健康评价及综合毒性评价指标体系、基准及分级管理标准,确立水环境质量管理的生物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外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总结了中国生物监测的发展历程、基础、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了体系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即以流域为单元,以各级支流为监测区段,发展以实现流域水环境生态完整性评价为目的的综合监测体系;同时,着重介绍了重点发展内容:建立以市级站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建立包含4个板块的核心业务监测能力;开展生物监测业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对全国监测系统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发展提出建议:在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完成构建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全国水环境生物监测网络体系、建立数据管理与评价平台及建立运行保障体系4个分目标,实现中国环境管理以\"污染防治\"为重点到以\"生态健康\"为目的的转折。  相似文献   

4.
化学品的生物积累及有关生物学现象的研究.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并有大量出版物问世.对于化学品的风险评价与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根据文献资料.扼要叙述研究和监测的现状,指出目前尚有争议的若干问题.并为我国开展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环境监测工作提出建议.主要内容分下述五个方面:1.与生物积累有关若干术语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实验室研究和野外监测:3.生物浓缩、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的数学模型;4.尚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5.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我国水环境监测与管理能力,介绍了欧盟水框架指令关于水环境监测的规定,举例介绍了捷克、波兰和意大利等欧盟成员国的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一、人类与水资源关系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向水是万物生长及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从古至今,人类受水资源之惠,也饱尝洪涝干旱之害.从人类组成社会那一天起,便企图对水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以期兴利除害,使之符合人类需要.人类与水资源的关系,迄今为止,大体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黄浦江水环境生物监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黄浦江进行了全面的生物监测及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底栖生物的Shnnon-Weaver指数和Coodnight指数与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与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2值均>0.9,能较敏感地反映水质变化的生态效应,构成了黄浦江水环境生物监测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国家缺乏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相关技术规定情况,重点研究了水环境应急监测的QA/QC技术,通过对应急备战状态和应急实战状态两大环节9个要素的操作层面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实用的水环境应急监测的QA/QC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水生生物监测技术规范的修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全国实现生物监测基本任务以及有效服务于环境管理的需要,剖析了我国水生生物监测技术规范的局限性,提出调整和完善监测项目及指标,调整监测频率,改进监测方法等若干修订意见建议对一份样品或一个试验,同时测定包括分子、细胞、器官、个体、种群乃至生态系统水平的多项指标,特别应注意增加分子生态毒理学方面指标,以突出生物监测的早期预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精准、客观、全面评价长江水环境质量和支撑长江大保护,通过研究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以优化调整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为基础,建立了涉及管理制度、监测技术、质量控制和数据审核等方面的水质自动监测与采测分离手工监测相结合的网络运行机制。研究自动与手工监测的总磷前处理方式,实现了自动与手工监测数据的匹配和融合,并将融合数据应用于长江水环境质量评价、预警、考核与排名,实现了长江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11.
美国空气质量监测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行动指南。近年来,中国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发展迅猛,但新的空气质量管理目标对空气质量监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中国空气质量监测能力,文章总结了美国空气质量监测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美国系统谋划监测战略、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严格控制数据质量、开展污染组分分析、科学应用监测结果、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等方面的经验,为中国发展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提供参考,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环境有机物分析前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我国水环境有机物分析中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包括液液萃取、树脂吸附、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膜萃取、半透膜被动采样、顶空、吹扫-捕集等,归纳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并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环境空气中的臭氧监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套有效的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已成为保证中国环境空气臭氧监测数据质量的生命线。为加强中国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体系的建设,总结了美国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及其相关的技术规范体系,简要介绍其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各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要点,并提出了对中国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子牙河、滏阳河和永定河流经的农村周边水环境为研究区,应用迭代目标转换因子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法检测水环境中四环类、氯霉素类和硫酸链霉素含量,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3类抗生素均有检出,四环类、氯霉素类和硫酸链霉素最高检出值分别为9.26 μg/L、1.98 μg/L和1.29 μg/L,四环类抗生素污染较严重。研究区抗生素分布特征与区域内社会活动、畜牧业养殖发展、化工企业分布存在一定联系,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和制药化工企业废水排放是3类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水中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培养方法,并用MPN法计数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对判断培养物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存在的显色反应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NO-3的显色反应中,可用氨基磺酸铵溶液作为NO-2的抑制剂,并且要先加入二苯胺,再滴加浓硫酸,这样更便于结果观察.指出硝化细菌培养基对于显色反应没有影响,NO-2显色的质量浓度为0.15 mg/L.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洪泽湖水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的分析表明,目前湖体的水质处于3类~4类水状态,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TN、TP位居前两位,分别占30.9%和29.0%,湖泊是典型的经发展状态。指出,控制TN、TP的输入量,防止湖泊富营养化,利用水利设施,优化闸坝运行机制,衽总量控制,做好汇水范围内的协调工作,忙开通淮河入少 洪泽湖水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对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系统的建立进行了策划,阐述了应急监测系统及野战实验室的构成,对应急监测系统的运行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提升江苏省水环境的监控预警能力,我省在太湖流域相关市县建立了覆盖省市交界断面、出入湖口门、饮用水源地的全方位自动监控网络,为相关自动监控系统的技术框架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弥补了现行环境监测体系的不足,为太湖流域的监控预警、生态补偿、流域考核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