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地下管线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命脉,由于它具有隐蔽性,所以常用"迷宫"来描述城市地下管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建的日新月异,地下管线敷设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传统管理模式,已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深圳市在国内首次提出划定城市"橙线"的概念,旨在加强对重大危险设施及其周边影响范围的控制与管理。本文对城市"橙线"的内涵定义、划定方法及管理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城市"橙线"的特殊性提出了"橙线"范围内规划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保护"生命线"刻不容缓近年来,因城市管网管线破裂导致的火灾、爆炸、地陷等次生灾害屡见不鲜,"生命线"有时成了"夺命线"。2013年,合肥市一男童在玩鞭炮时,将点燃的鞭炮从窨井盖孔洞塞进水道,结果引爆沼气,男童被严重烧伤。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统计,2008-2010年间,全国仅媒体公开报道的地下管线事故平均每天就有5.6起。2009-2013年直接因地下管线事故而产生死伤的事故共27起,死亡人数达117人。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开始平安城市创建试点工作至今,已整整十周年了!当时,为了解决我国城市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问题,使公安机关更好地掌握和利用各方面资源,以打击防范各种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公安部科技局在总结"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北京、苏州、杭州和济南4个城市为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试点城市,从此拉开了我国"平安城市"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引言 近两年来,随着"高清"视频监控的迅猛发展,NVR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并已经在平安城市、金融、交通等主要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安防行业在"世界城市"战略构想的指导和推动下实现了高速发展,数字城市建设带动了社会安全需求的增长,从而给北京安防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随着高清数字图像、物联网、3G传输、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各种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安防行业的需求解决能力,从而成为数字城市最有力的技术支撑。"十一五"期间,北京安防行业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应用为导向,以产业为主线,逐步提高数字视频监控行业高端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同时在重点产品和行业应用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和基础生产能力建设,形成了高端聚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使北京安防行业能够在"十二五"期间飞速发展,取得全国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是2008年IBM公司在"智慧地球"基础上提出的延伸概念,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政府的广泛认可与响应。"智慧城市"通常解释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8.
"平安城市"项目的建设大多数采用BOT模式,由企业先行投资建设,按月(季)租赁给政府使用,投资回报率是衡量此类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随着这个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平安城市"的投资回报率已非常低,而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严格控制项目成本、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物料效率已然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一个项目案例对CAPEX的成本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为同行提供了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北京西站是一座现代化客运站,占地51万m2,建筑面积为17万m2,是国家及北京市"八五"计划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也是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铁路枢纽之一,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站"。  相似文献   

10.
高勇 《中国安防》2014,(11):2-8
2004年,公安部提出了"平安城市"工程建设的设想,并且率先在北京市宣武区、杭州、苏州、济南等城市进行了试点。"平安城市"的概念最初主要是以视频监控和联网报警为主要建设内容,以技防系统、人防系统、物防系统与公安信息化管理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城市安全防范的综合体。经过十年的建设与推广,时至今日,"平安城市"工程已基本覆盖国内地级以上的城市区域,县级城市和乡镇区域也已经开始全面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苏州市从2009年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来,以苏州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苏州要"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打造创业新天堂",坚持"政府推动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市民自主创业"的方略,在开展国家级"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示范型城市"创建工作中,坚持"六个并重"方针,即创业政策扶持与创业文化建设并重,创业促就业与创业促发展并重,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业界领先的大型安防产品供应商,深圳市万佳安实业有限公司历经了10载的风雨历程,如今已经发展壮大到员工逾千人,研发、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产品涵盖电子、机电、光学等多个领域,涉及监控摄像机、智能球机、DVR、网络摄像机等安防产品,满足了客户全方位、多元化的需求。公司自主品牌乐荣多次获得"中国平安城市建设优秀推荐品牌"、"中国安防知名品牌"、"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安防行业领先地位。值此乐荣成立10周年喜庆的日子,《中国安防》记者再次采访了深圳市万佳安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能锋先生,与这位充满魄力的年轻掌门人就乐荣的技术创新之路、品牌战略实施,以及企业发展愿景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期,对于关注资本市场的人们可能会发现,深圳的两家中小企业吸引了许多风投的眼球,其中的一家是安防企业深圳贝尔信科技有限公司。据悉,贝尔信推出的中国版"智慧城市"概念,推动其在全国的智能视觉物联网工程迅速扩展,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该公司先后在天津、株洲、南昌、昆山等近10个城市斩获几个亿的大单,引来包括鼎辉、IDG、建银国际等近20家大型投资机构都非常关注该公司的第二轮融资。对于贝尔信的快速发展,用该公司董事长郑长春的话说:"贝尔信得以迅速跑马圈地的背景,是一轮席卷全国的‘智慧城市’热。"当前,对"智慧城市"这个词想必很多人不会陌生,从路边的广告牌、各个领域的会议、论坛等渠道,我们都能感受到很多城市对建设"智慧城市"的热切。通过对于智慧城市的详细解读,我们发现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安防这个话题,而公共安全更是成为了智慧城市的重点领域。因此,智慧城市受到不少企业的关注,那么智慧城市建设有哪些具体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给安防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企业有哪些有效途径快速介入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与行业的专业人士展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广东之于安防有着特别的意义,尤其是深圳、广州、珠海所在的珠三角地区,汇聚了全国为数众多的安防产品企业和工程企业,"世界安防看中国,中国安防看广东"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不仅如此,无论是科技强警、"3111"工程,还是平安城市建设,广东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且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广东模式"。总结以上,广东技防建设的成功无疑与广东特殊的区域位置以及超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密不可分,但是实际上,公安技防管理部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则更为关键。那么,广东技防建设有哪些特点?取得了哪些成绩?积累了哪些经验?下一步广东省平安城市建设将有哪些规划和打算?带着这些问题,本期高层访谈采访到广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处长宁惠军,请其为读者一解究竟。  相似文献   

15.
城市重大危机事件演化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城市重大危机事件的"事件链",并分析了"事件链"中各状态的相互关系。基于SEIS传染病模型的思想,提出了一类城市重大危机事件的动力学模型。分别在不考虑外部因素对事件链的影响和考虑外部因素对事件链的影响的情况下,对事件从正常状态到危机状态沿时间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解进行Lyapunov稳定性分析以及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究表明: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和外部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是控制危机事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2011年1月13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座谈会期间,西部省区的代表在提到重庆市的安全生产工作时,屡屡以"老大哥"相称,钦佩之情寓于其中。重庆市的哪些安全理念与监管经验影响了全国同行,  相似文献   

17.
郑君 《劳动保护》2011,(5):88-89
为应对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矛盾,2011年3月17日,在全国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三司王浩水司长指出,要"科学规划化工行业安全发展布局,推动城区和风险大的危化品企业搬迁进入化工园区"。对于如何做好城市危化品企业的搬迁入园工作,各地安监部门交流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视频监控设备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随之而来的关于视频监控系统"不好使,不好用"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虽然视频监控系统产生问题有很多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确实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安防企业来说,探讨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固然十分必要,但换个角度来看,某些问题的存在则意味着更多的商机,比如,是否可以通过更为全面妥善的服务来及早发现前端的问题而加以处理?比如,对于从事系统有效性评估的企业来说,是否可以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再比如,从产品的角度讲,如此"不堪重用"的前端设备的存在,是否会刺激新一代产品快速的市场拓展?有鉴于此,本期特别报道特请到安防业内知名企业相关人士,就这些话题作系统性的分析与思考,希望对业内人士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郭悦 《现代职业安全》2010,(11):109-111
10月13日是第21个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为打开我国消防行业对外开放的窗口,提高我国消防科技在国际上的水平,这一天,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了第14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地下管线事故频发,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青岛"11·22"中国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该事故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使得城市安全发展与地下管线规划之间的矛盾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