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污染物负荷与组成对潜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研究污染物负荷与组成对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在构建小试湿地试验装置的基础上,使用模拟污水进行了TN去除试验.试验的影响因素包括:水力学停留时间,单一污染物负荷量,P(C):P(N),TN组成,有机质(以COD计)-氨氮-硝氮比例等。其中,3种污染物最佳比例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停留时间试验、单一负荷试验、p(C):p(N)试验、TN组成试验得到各自的变化趋势,并能够用人工湿地基本理论解释。正交试验确定的3种污染物的最佳比例质量浓度为:有机质:氨氮:硝氮=20:3:3。结论认为.湿地脱除污染物的不同机理是影响TN去除效果根本原因。氨氮的去除主要是依靠好氧微生物的作用.硝氮的去除则主要依靠反硝化菌的作用.并需要充足的碳源。TN组成问题应综合考虑氨氮和硝氮的负荷总量和水力学停留时间,3种污染物对TN去除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氨氮〉硝氮〉有机质.最优方案的理论TN去除率达到92.26%。此外.可能还存在着其它重要的影响人工湿地TN去除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年调节型平原水库与地下水交互带氨氮转化规律,以辽河石佛寺水库为例,通过采集交互带土样进行土柱渗水试验和微生物试验,分析氨氮的转化过程及特性,并结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氨氮及产物转化速度常数。结果表明土柱0~30 cm在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作用下主要发生硝化过程;30~60 cm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同时存在;60~80 cm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主要发生反硝化过程,到试验结束硝酸盐氮浓度接近0 mg/L。经计算,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氮的转化速度常数分别为0.059、0.049、0.036 d-1。由此推断在平原型水库交互带内40 cm以上,氨氮转化以硝化作用为主;60 cm以下以反硝化作用为主,菌种分布规律与氨氮转化过程相一致。该研究为掌握平原型水库交互带氨氮转化机制和保护库区地下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物沸石污水脱氮效果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生物沸石床对农村生活污水中各种形态氮及COD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沸石床对氨氮、硝氮、TN、COD均有不同程度的去除,对氨氮的去除作用尤为明显,最大可达97.07%。同时阐明生物沸石对氨氮和硝氮的去除机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污染物产生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抽样、调研和取样监测,得到了各季节上海市人均自来水用量和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数据,计算出各季节上海市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污染物产生系数.结果表明,COD产生系数在冬季最高,夏季与春(秋)季较为接近.氨氮、总氮、总磷则是冬季和春(秋)季较为接近,夏季较低.全年平均COD、氨氮、总氮、总磷产生系数分别为54.5,6.4,8.8,0.7g/(人·d).上海市各区按照单位面积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污染物负荷数值大小划分为4个层次,根据所在层次可采用密集管道集中收集,分片收集,小规模生态处理等污染物削减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回流对陈垃圾反应器处理老年渗滤液污染物的影响,构建了回流的陈垃圾生物反应器,试验了不同温度、负荷和回流比条件下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较低水力负荷12.8~25.5 L/(d.m2)的情况下,陈垃圾反应器对NH3-N、BOD5和COD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95%和70%以上。在不同温度下提高水力负荷,回流会抑制氨氮和COD的去除,但可显著提高TN的去除率,表明回流可作为提高老年渗滤液TN去除率的途径之一。利用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发现反应器中有Anammox脱氮途径存在。但是可利用碳源的缺乏仍是提高老年渗滤液脱氮效率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6.
污染物排放量与河流水质输入响应关系的建立,是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的关键.文章以小清河(济南段)为例,将小清河分为睦里庄-还乡店段,还乡店-大码头段和大码头-辛丰庄段,应用一维稳态河流水质模型,确定相应模型参数,与水质实测值相结合,建立污染物排放量与河流水质的输入响应关系,计算响应系数.结果表明:小清河不同段COD的响应系数分别为94.3%、76.7%和76.6%,氨氮的响应系数分别为277.2%、85.7%和58.8%;COD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而睦里庄-还乡店段、大码头-辛丰庄段氨氮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几种有机污染物在双组分有机相与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结果显示污染物在这种两相体系间的分配系数与构成有机相的两种有机溶剂对污染物的萃取常数及体积份数有关,并对污染物在有机相存在分子缔合时的分配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硫污染物的干沉降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计算SO2和硫酸盐气溶胶干沉降速度的数值模拟,模式中考虑了气象条件,下垫面特征等因素对不同污染物干沉降速度的影响。并利用该模式计算了垫面上SO2和SO4^2-的干沉降速度,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2-1.0cm/s和0.1-0.8cm/s,与文献给出的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式散于计算硫污染物的干沉速度是可行的,最后给出了包括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和夜晚的硫污染物干沉降速度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9.
黄河包头段氨氮降解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包头段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我们在实验室开展了氨氮降解系数的研究工作,给出了不同温度下氨氮的降解系数和影响氨氮降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闫钰  董艳红  汤洁  段宇聪  杨波  孙杨  俞双 《环境工程》2020,38(9):139-144
通过对东新开河岸边不同配置植被缓冲带径流中污染物迁移影响分析,研究其对两岸缓冲带典型污染物氮、磷的去除效果,优选缓冲带植物配置结构。结果表明:优化配置的植被缓冲带较原生植被缓冲带对氮、磷污染物的截留效果具有明显优势,针对氨氮和总氮有明显削减效果,几种修复样地综合来看,S3(紫花苜蓿)样地对NH3-N、TN、TP的削减率分别在30%、30%、25%以上,较其他植被配置样地有很好的截留效果,且根系扎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种植成本较低;植物不同生长期对缓冲带氮、磷的截留效果不同,成熟期的植被缓冲带对TN、TP的削减率分别在30%和25%以上,较分蘖期对氮、磷的削减率提高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汽车内部空气污染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受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的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分析了车内空气污染物产生的根源,提出了控制车内空气污染的方法,并重点提出和分析了车内空气污染动静控制技术。分析表明:车内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零部件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车外污染物进人车内以及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进人车内等三方面。除通过提高零部件材料的质量和采用低VOC排放涂装技术来控制车内空气污染外,本文提出采用动静控制技术来有效降低车内污染物浓度,其具体方法为:利用零部件表面的静态催化氧化喷涂层来降低车内缓释型污染物,利用静态催化氧化喷涂层来降低吸烟等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利用动态空气循环净化器来降低车内急性污染物。从健康汽车的观点来看,即使汽车采用了污染物零排放材料,也必须装备动静控制技术来对二次污染物和急性污染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核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不同层次的信息关联和相关的特征信息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城市是最基本的总量核定对象;阐述了现行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制度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存在着不完全信息问题;指出环境管理部门不掌握的部分排污总量信息对总量控制整体的影响相当大,应对排污总量进行全面、科学的核定。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美国空气质量管理的核心手段,有效控制了常规和有害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为美国空气质量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制度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和实施机制.鉴于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简要梳理了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的实施程序、实施效果及实施特点,为中国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全面有效实施乃至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投影寻踪自回归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污染预测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线性回归预测,时序预测和灰色GM预测是常用的大气污染预测方法,但始终未有摆脱“假定-模拟-预报”的模式束缚,难以适应非正态,非线性分布的客观内在规律,投影寻踪高新技术,对数据结构或特征不作任何假定,而是通过直接审视和分析数据,应用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为时序分析开辟了一条“审视数据-模拟-预报”的数据分析新途径,该文采用投影寻踪自回归新技术,建立了大气污染物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利用X射线衍射仪法识别相近固体污染物,并且对固体污染物进行组分测定。确定了组分的贡献率,为确定固体污染物污染来源,控制固体污染物污染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平顶山市实施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的、意义、程序与管理手段,以及总量控制的技术支持系统、监测及管理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南宁市从“九五”开始,采用制定计划分解下达总量指标、环保目标责任制中明确总量任务、多途径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做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取得了很大成效。建议结合现阶段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途径加强基础工作,提高总量控制支持能力,实现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控制转变。  相似文献   

18.
矿业城市浅层地下水污染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污染物对矿业城市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机制,重点阐述淮南市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及其分布形状、主要污染物及其性状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悬浮固体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极大危害;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气体污染物、无机气体污染物和放射性气体污染物,它们可以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化学物质过敏症等相关病症。本文分析了各种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并据此提出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玉米幼根对铅的吸收途径及有关的两种酶活性变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证明,玉米幼根对铅的吸收经过了两条通道,即自由空间通道和共质体通道。测定玉米幼根吸收铅后ATP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发现铅使共质体中这两种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活性增强,从而提出存在主动运输可能的设想。本文采用的组织化学方法,也可作为铅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