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正>根据《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编委工作制度以及本年度编委通过宣传、投稿、审稿、推荐稿件和审稿专家等给予本刊指导和咨询工作情况,评选出陈守文等8位优秀编委;根据年度审稿情况,评选出徐振锋等26位优秀审稿专家;根据论文引用和影响情况结合专家评审意见,评选出《龙眼漆酶家族成员全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分析》等15篇年度优秀论文(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无论在规模,还是结构、质量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对教育层次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因此,发展四年制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和迫切需要.文章就实现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客观趋势及其选择模式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度优秀编委和优秀审稿人评选工作已经结束,根据审稿数量、质量、时效及组稿撰稿等情况,共评出优秀编委3名、优秀审稿人9名,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学报编委会将向获奖专家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优秀编委:张毅敏杨林章郑文钦优秀审稿人:陈怀满王岩于法稳袁旭音章明奎常学礼刘红玉王凯荣严雪  相似文献   

4.
亚洲生产力组织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ma.  Y 《产业与环境》1997,19(3):40-42
亚洲生产力组织(APO)促进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农业、工业和服务行业中所有层次的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亚洲生产力组织力求通过组织示范项目来实现工厂/农场层次的环境无害经营,其目的是要显示,通过应用清洁技术、尤其应用于中小企业,可以赢利性地生产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10名专家对36个指标的评分,对江苏省海门县1990年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由于狠抓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1986年相比,虽然乡镇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生态环境总体上没有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2004,13(3):458-458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ISSN1007.3213;CN44.1425/R)是一份中医药学术类刊物,一直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19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先后荣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重要奖项,并  相似文献   

7.
北京山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建立北京山区生态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和北京的实际状况确定山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标准和分级,选择适当的方法确定评价因子的层次关系和重要度,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北京山区的一典型区为例对评价模进行检验,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2004,13(3):466-466
《生态环境》刊号:ISSN1672.2175;CN44.1565/X。原刊名为《土壤与环境》,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正式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一tl,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范优秀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第62页)、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研究了城乡结合部饮用水水源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污染成因、平原感潮河网水文及水质规律,以及污染治理技术和水环境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并采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形成从数据采集到控制对策的实用技术系统。同时建立了以满足一定环境约束、取得最高生态环境效益的有3个层次共7个子模型构成的水环境管理模型,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 本刊原刊名为《土壤与环境》,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正式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评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范优秀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主要刊登国内外生态学、环境科学具有创新性的重要研究论文,以及对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具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综述文章要求第一作者在所综述的领域或相关领域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本刊面向全国,面…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系统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偏低的原因分析入手,认为不具备成熟的城市绿地系统效益评价体系是主要原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绿地系统效益评价模型,对模型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阐释。以模型对西安市绿地建设的影响为例,介绍了该模型的作用。最后,对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认为基于AHP法的城市绿地系统效益评价模型可有效解决城市绿地系统效益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实际建筑物为例,介绍了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绿色建筑评价模型的过程,并分别用层次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实际建筑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人工神经网络法与层次分析法相对误差不到0.5%,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法作为一种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应用于绿色建筑的评价,能有效降低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会使结果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渝西区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自然环境状况的空间格局大体吻合,但局部地区有差异。表明自然条件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起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同样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4.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cosystem models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systems has grown exponentially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Models have become ensconced as major tools for both heuristic study of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s well as for informing management decisions,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cultural eutrophication. In recent years an ever-expanding toolbox of modeling approaches is being offered to complement traditional methods. This expansion of modeling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science was exemplified by four sessions devoted to modeling at the 2007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Estuarine Research Federation in Providence, RI. We felt the time was right to propose a special session of Ecological Modelling to synthesize talks from these sessions to present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coastal and estuarine modeling. The collection of papers contained in this special issue presents a diversity of traditional and novel modeling approaches, methods for assessing model validity and predictability, and the utility of models in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We believe that together these papers provide an excellent overview of current approaches to modeling estuarine hydrodynamics, water quality, and ecosystem/food web dynamics, applications of complex and relatively simple modeling approaches, applications in both deep and shallow coastal systems, goals relevant for both heuristic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and perspectives based on traditional mechanistic mode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more recent alternative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5.
王静雅  何政伟  于欢 《生态环境》2011,(8):1268-1272
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渝西区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自然环境状况的空间格局大体吻合,但局部地区有差异。表明自然条件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起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同样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6.
基于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类(PCDD/Fs)的生成机理,深入探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二噁英类生成及排放的诸多影响因素,并依据层次分析法(AHP)原理,从焚烧设施的技术水平、运行状况、管理水平3个影响因素着手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分别对模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化处理,最终实现对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二噁英类生成及排放影响因...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绿化效益的高低是衡量绿化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而缺乏成熟、规范的高速公路绿化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是导致高速公路绿化失败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现有绿化效益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层次分析法(AHP)是评价高速公路绿化综合效益科学合理的方法。本研究拟采用AHP法,采用专家调查论证的方式,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及各层次相关元素的权重值,构建绿化效益评价的基础模型,实现对不同高速公路、同一高速公路的不同路域、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等的综合绿化效益的评价及比较,促进绿化质量的提高。使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沱江流域生态安全预警及其生态调控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沱江流域生态安全预警入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 status response,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时间序列预测、模糊综合评判、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流域2010、2015、2020年的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与预警研究.结果表明:(1)沱江流域各区段在2010、2015、2020年3个时段内,整体上呈现全流域生态安全跃升的趋势,生态安全状态逐步好转;(2)纵观2010-2020年期间流域内各区段的生态安全变化,上游区段的生态安全状态明显好于中下游区段,其次为中游区段,下游区段的生态安全状态最为令人担忧.因此,沱江下游是流域内生态安全建设的重点;(3)沱江流域2010-2020年生态安全预警分为3类:安全区域、持续危险区域和退化区域.安全区域包括沱江上、中、下游的21个市县区;持续危险区域涵盖了中、下游的8个县区;退化区域为中游的2个县;(4)沱江流域生态安全预警的主要预警因子可以归纳为植被覆盖与农业灾害因子、人口素质因子、土地承载力因子、景观格局因子、面源污染因子、水土流失因子6大类.针对沱江流域生态安全预警因子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生态调控对策:(1)积极修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2)增强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口素质;(4)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承载力;(5)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大景观多样性;(6)提倡生物防治,控制面源污染;(7)大力进行水土保持建设.  相似文献   

19.
Horne JS  Garton EO 《Ecology》2006,87(5):1146-1152
Choosing an appropriate home range model is important for describing space use by animals and understanding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affecting animal movement. Traditional approaches for choosing among home range models have not resulted in general, consistent, and unambiguous criteria that can be applied to individual data sets. We present a new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theoretic model selection that overcomes many of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approaches, as follows. (1) It alleviates the need to know the true home range to assess home range models, thus allowing performance to be evaluated with data on individual animals. (2) The best model can be chosen from a set of candidate models with the proper balance between fit and complexity. (3) If candidate home range models are based on underlying ecological processes, researchers can use the selected model not only to describe the home range, but also to infer 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ecological processes affecting animal movements within the home range.  相似文献   

20.
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re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分析了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调适,并对其进行信度检测,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进一步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划分为5个健康等级,以江苏省为例,给出各项指标相应的健康等级标准,并设计了反映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预警灯显表,可为湿地管理和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