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石渣脱硫浆液中存在沉降速率低于二水硫酸钙的黑色悬浮物质,严重影响脱硫石膏真空过滤,在浆液沉降装置中,对动态沉降分离电石渣脱硫浆液中的黑色悬浮物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搅拌转速在30~70 r/min,可实现电石渣脱硫浆液动态沉降分层,搅拌转速为60 r/min时,浆液分层最佳;虹吸分离上层黑色悬浮液,黑色物质去除率可达到70%,在相同的过滤工艺条件下,浆液过滤后滤饼含水率可降低3%~5%;浆液中黑色物质含量低于3 g/L时,进一步降低浆液中黑色物质的含量,对提高浆液脱水性能作用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选择两种常见的天然黏土矿物高岭石和蒙脱石,研究了有机污染物双酚A(BPA)在其表面的吸附及草酸对黏土矿物悬浮液中BPA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BPA在两种黏土矿物表面的吸附量较小,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0nm)照射下,草酸可显著促进BPA在高岭石和蒙脱石悬浮液中的光降解,降解动力学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 降解速率受pH值的影响较大,pH=4.0时速度最快,光降解速率同时受草酸浓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矿物中铁的化学环境及反应过程中铁浓度变化,分析了草酸促进BPA在黏土矿物悬浮液中光降解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废催化剂浸出规律的动态模拟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小柱浸出实验装置对废催化剂中重金属的浸出规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实验发现,在非饱和水条件下,重金属自废催化剂中浸出的浓度并没有随实验时间的增长而变化,重金属的浸出速率却随废物层饱水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说明提高水分的入渗能够提高有害成分的浸出速率,实际上是提高了在害物质浸出的总量,因此,在危险废物填埋场中降低水分入渗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浸出。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地球化学动力学实验研究中的三种反应器类型,即间歇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和混合流反应器,概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速率方程测定方法,最后对比了三类反应器的性能,指出混合流反应器最适合于测定矿物-水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5.
旋转切向流与轴向流PA管式膜微滤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新型旋转切向流聚丙烯管式膜器。通过建立的旋转切向流强化微滤实验装置系统 ,测定了聚丙烯PA管式膜在不同SiO2 悬浮液浓度和不同流体压力下的膜通量及其相应的时间 ;同时还测定了与旋转切向流相同工况下轴向流PA管的膜通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旋转切向流强化微滤不但系统结构简单 ,而且PA管式膜稳态通量是轴向流稳态通量的 1 6 5~ 2 5倍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在火成岩体内微量元素变化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但经常被忽略的问题是这些元素在所观察的矿物组合中的实际分配。这种分配是在矿物和熔体间分配的一种反映,也是结晶顺序的一种反映。因此,测量这些分配提供了在结晶作用及有关分异过程中微量元素行为的直接信息。这种信息对于解释有关岩套的各成员之  相似文献   

7.
常温下小直径的水珠表面水分子趋向于向空气中蒸发,而水平面则蒸发速率较低,对与其表面接触的空气中物质具有表面粘附效应。研究了水表面对空气中几种主要有害物质的粘附与沉降到水中的净化作用。建立了一个产生大面积水表面的装置,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高效的将空气中的甲醛、氨气和PM2.5颗粒等有害物质攫取和沉降到水中,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此净化方法不仅具有简单、成本低、空气净化效果好的特点,而且沉降到水中的有害物质容易作为废水进行无害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晶体结构分析是一种具有一定空间分辨率的电子计数技术,它能直接测定矿物的化学分子式。这种方法对测定周期表中第一和第二周期元素尤其有效,而这些元素的大多数都能用普通的电子探针来测定。晶体结构分析所需样品量极少(甚至可少至一个晶粒),且在分析过程中不消耗样品。因此,它是一种新矿物化学成分定值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们研究从月表取回样品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发现一种与月球本身年龄确实相同的岩石——一种年龄大于45亿年的遗物,从而揭示随太阳系形成而出现的那些物质的踪迹。尤金·塞南(Eugene Cernan)和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所收集的110磅月岩样中有一种蓝灰色的角砾岩,他们把这种角砾岩标记为“砾石二号”(Boulder №2)。嵌入该砾石中的五块碎片看来是初期月球分异作用的产物。经过几次精确的年龄测定后,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这种含有叫做纯橄榄岩的浅绿色矿物的物质,其年龄大约为46亿年。  相似文献   

10.
在估计地下水里许多活性污染物的迁移速度以及输入数学模式的数据时,需要知道化学的和生物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必须加以测定,这些反应速率的测定依赖于环境条件,而这种环境条件在实验室里常常难以重复。现场速率测量要把控制环境变量(如温度、pH、Eh、DO、溶液和固相组分以及细菌群)的困难减至最小。在进行现场生物化学反应速率测量时,本文所述的仪器要在含水层中隔离出1.9L的测量区。这种装置已经成功地用来测量一些涉及砂质含水层里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反应速率。本文介绍了该装置的两种用途:脱氮速率和苯的生物降解速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在矿物油处理、精炼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往往含有还原性物质,碱性物质,酚类及矿物油。以前,对这种废水的处理,首先是用硫酸中和、汽提,并以吸收剂吸收,然后进行油液分离,再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二是把排放水进行浓缩燃烧,或是用硫酸铭矾土等絮凝剂进行絮凝,但是这些方法的能量损  相似文献   

12.
<正> 钛作为水、地质物质、植物和动物中的一种痕量元素,在近五十年间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地质物质、火成岩中,钛的平均丰度大约为64毫克/千克。在找矿的地植物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方面,钛也是一种有价值的示踪元素。对于以这种化学形式存在的钛的化学测定已有许多方法。本文叙述了一个定量测定地质样品中钛的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3.
反射率是金属矿物的一种重要光学常数,它对研究和鉴定不透明矿物都有重要的意义。最初对反射率的测定是用目测对比法,即首先选定某几种矿物(如方铅矿、闪锌物、黄铁矿)作为比较的对象,将待测矿物与其对比,粗略地定出其反射率之范围。后来就出现了各种目测光度计和光电池,并用白光和单色光(红、橙、绿)进行测定,但这些方  相似文献   

14.
在原电池装置中,金从充气及饱和H2S的1moVLKCI含金溶液中以电化学方式沉积在半导电的硫化矿物(黄铁矿、毒砂、黄铜矿)上。由一种充气溶液中的硫化物(阴极)和另一种饱和HZS溶液中的硫化物(阳极)构成的装置中观测到的电位差约为0.4~0.6V这与众所周知的天然硫化矿体的“自然电位”不相上下。金优先聚积在阴极上即氧化条件下。将成分不同的硫化物连结在同样环境中(氧化或还原环境)产生高达20mV的电位差。这种组合模拟了一般出现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单晶(例如环带)表面的条件。硫化矿物或者显n型电导性,或者显p型电导性,视化…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动态     
苏研制出净化烟气新方法莫斯科动力学院研究出一种电子射线装置,可同时吸收电厂排烟中的氧化氮和氧化硫,其吸收效率可达80—90%。这种方法是用电子射线装置照射烟气,在反应装置中形成颗粒的铵盐,这种铵盐是农业的矿物肥料,  相似文献   

16.
针对偏远海岛淡水资源和常规能源缺乏问题,综合利用光热与光伏驱动,通过技术设计、数学计算、传热传质、模拟测试、性能分析等程序研制一种适用于海岛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并在光热模式、光热光伏模式、电加热模式下测试了装置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淡化装置在光热模式下的平均产水速率为225 mL/h,在光热光伏模式下的平均产水速率为332 mL/h,比光热模式提高了47.6%,而电加热模式平均产水速率可达到1910 mL/h,反映了中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重要性;2)淡化装置的最佳实验条件为:蒸发舱温度为103℃,冷却水温度为41℃,环境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的瞬时产水量高达2389 mL/h,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顺序为蒸发舱温度>冷却水温度>环境温度;3)淡化装置在光热和光热光伏模式下的单位面积产水量分别为2172,1167 mL/(m2·d),太阳能蒸馏过程的最小热耗为2.03 kW·h/m3。  相似文献   

17.
采用搅拌流动法研究了酸性水钠锰矿及水羟锰矿2种δ-MnO2矿物氧化As(Ⅲ)的动力学过程,构建了可用于多相体系的搅拌-流动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模型.经过As吸附量的校正后,该模型对酸性水钠锰矿及水羟锰矿氧化As(Ⅲ)动力学数据拟合度分别为0.980和0.951,模型拟合得到pH 7时2种矿物单位比表面上氧化As(Ⅲ)的初始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0.131,0.014min-1·m-2.相比而言,该速率常数明显高于批量法得到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0.021,0.001min-1?m-2更接近真实的化学动力学参数.搅拌流动法与批量法得到的不同矿物的速率常数大小趋势一致,即尽管酸性水钠锰矿对As(Ⅲ)的氧化率低于水羟锰矿,单位比表面上酸性水钠锰矿氧化As(Ⅲ)初始反应速率却远高于水羟锰矿.反应过程分析表明,反应初始阶段,As(Ⅲ)的吸附为主要限速步骤;而随着反应的进行,矿物表面反应位点逐渐钝化或减少,反应位点数量成为限速步骤.  相似文献   

18.
<正> 我们1983年在考察湖南铁帽的物质成分时,首先观察到这三种矿物,是用反光显微镜在较致密的铁帽光片中观察到的,並已通过考察完全排除人工混入。 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发现这三种天然矿物,对于这些矿物及矿床成因的研究,以及铝、锡、镍的地球化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这一工作仅是极初步的,详细测试还有待进行,本文拟将已有资料分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搅拌流动法研究了酸性水钠锰矿及水羟锰矿2种δ-MnO2矿物氧化As(Ⅲ)的动力学过程,构建了可用于多相体系的搅拌-流动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模型.经过As吸附量的校正后,该模型对酸性水钠锰矿及水羟锰矿氧化As(III)动力学数据拟合度分别为0.980和0.951,模型拟合得到pH 7时2种矿物单位比表面上氧化As(III)的初始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0.131,0.014min-1×m-2.相比而言,该速率常数明显高于批量法得到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0.021,0.001min-1×m-2更接近真实的化学动力学参数.搅拌流动法与批量法得到的不同矿物的速率常数大小趋势一致,即尽管酸性水钠锰矿对As(III)的氧化率低于水羟锰矿,单位比表面上酸性水钠锰矿氧化As(III)初始反应速率却远高于水羟锰矿.反应过程分析表明,反应初始阶段,As(III)的吸附为主要限速步骤;而随着反应的进行,矿物表面反应位点逐渐钝化或减少,反应位点数量成为限速步骤.  相似文献   

20.
<正> 重砂普查与地球化学普查不同,它的一个基本优点就是能在表生异常情况下研究呈矿物形式的物质的行为特点。矿物对形成条件变化的反应很敏感并包含有丰富的信息。这种信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是证明矿物的形成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