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巨灾保险赔款占直接经济损失的比率比国际平均水平低的多,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地震两次巨灾过后,国家加紧推进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其中,巨灾保险费率厘定是基础。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以危险性曲线和脆弱性曲线为核心的巨灾风险保险费率厘定方法体系,改进了以往农业保险仅从致灾因子角度厘定费率的片面性。最后,借鉴美国洪水保险、日本地震保险以灾种为对象(而非承灾体种类为对象)构建巨灾保险体系的优势,以雪灾保险为例,厘定了内蒙古12盟市雪灾保险费率。结果显示,位于中部地区的锡林郭勒盟雪灾保险费率最高,为3.10%;位于西部地区的阿拉善盟、乌海市雪灾保险费率最低,为1.09%。  相似文献   

2.
极值理论关注风险损失分布的尾部特征,通常用来分析概率罕见的事件,它可以依靠少量样本数据,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得到总体分布中极值的变化情况,具有超越样本数据的估计能力。因此,基于GPD(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分布的POT(peak over threshold)模型可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巨灾损失数据信息,从而成为极值理论当前的主流技术(以下简称,POT-GPD模型)。针对地震巨灾发生频率低、损失高、数据不足且具有厚尾性等特点,利用POT-GPD模型对我国1969年至2013年间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进行了统计建模;采用样本Hill图及区间筛选算法选取阈值,并对形状参数及尺度参数进行了估计。模型检验表明,POT-GPD模型对巨灾风险厚尾特点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拟合精度,为地震巨灾风险估计的建模及巨灾债券的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保险的损失补偿职能和防灾减灾功能的关系,分析了巨灾保险框架下影响被保险人、保险人和其他利害方减灾积极性的多种因素,并基于美国的实践经验,从巨灾保险制度自身设计、政府支持和社会其他利害方的配合这三个角度剖析了调动防灾减灾积极性的各种手段和政策措施。这些经验对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论表明,在合理的制度下,巨灾保险将发挥重要的防灾减灾功能。  相似文献   

4.
王新新 《灾害学》2009,24(4):138-14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对巨灾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和重大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讨论了国内外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以保险为重要内容的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举措。  相似文献   

5.
基于保户和保险公司共享的最佳巨灾保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宏 《灾害学》2004,19(2):92-96
采用数学模型方法研究巨灾保险,提出了保险合同怎样创新的问题.该问题的提出有利于解决巨灾保险供应不足的弊端.对保户而言,这一创新将拥有更大的弹性,进而改善其福利.通过分解巨灾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害程度,说明了保险合同怎样设计才对保户最有利.最后,在同时考虑风险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的情况下,得出了一般化模型.  相似文献   

6.
种植业自然灾害保险综合区划是对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及其保险费率空间分异规律的综合表达,是有效防范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促进种植业保险专业化与精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区域划分理论以及自然灾害保险精算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种植业自然灾害保险综合区划的逻辑框架,并在该框架指导下围绕湖南省晚稻开展了案例研究工作。通过定量风险评估、费率厘定与多要素区划方法,最终形成了研究区晚稻自然灾害保险综合区划方案,将湖南省划分为5个一级区(南部山地丘陵高风险区、中部山地丘陵中风险区、北部平原湖区中风险区、西南山地中风险区和东部平原丘陵低风险区),15个二级区(每个区域分为高、中、低费率三个类型区)。研究成果为我国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与保险的综合区划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种植业灾害风险防范与保险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全球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人为导致的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也越来越大。对此,从理论上探讨了巨灾出现的经济影响,并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巨灾造成的社会损失。在此基础上,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提出了减灾的财税政策,及促进巨灾保险事业发展的财税措施。  相似文献   

8.
孙振凯 《灾害学》2012,(1):107-110
根据我国年度地震重点监视区13年的预报结果和实际发生地震的结果,研究了这些地区地震保险净费率的计算方法。作为例子,给出了Ⅱ类地区基本烈度为Ⅵ度地区多层混凝土楼板砖结构Ⅶ度设防的建筑物的地震保险净损失率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我国年度地震重点监视区的地震保险净费率明显高于同类研究中不考虑其特殊地震危险性的结果。这一结果表明,中国的年度地震重点监视区是地震保险研究中应当给予特别关注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巨灾风险评估模型的发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巨灾频繁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灾的发生甚至可能造成国家政治经济的不稳定。因此如何进行巨灾风险管理并减轻巨灾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便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课题。巨灾风险评估模型作为应对巨灾风险最为有效的分析工具,近20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巨灾模型已成为巨灾保险设立的根本依据。对巨灾模型的发展与模型构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和法国都建立起了政府支持的巨灾保险制度,但由于其各自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特征、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政治法律体制等大相径庭,决定了两国的巨灾保险不论从具体的制度要素还是运营模式来看,都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运营期公路边坡的巨灾风险,减少经济损失,提出了一种服务于巨灾保险的公路边坡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建立了结合事故可能性和事故损失的营运期公路边坡灾害风险矩阵决策模型。其中的事故可能性评估采用加权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包含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载体3个因素,致灾因子涵盖保险所涉及的台风及强热带风暴、暴雨、龙卷风、洪水及水库溃坝等自然灾害。事故损失则按照保险赔额划分等级,同时提出利用结构物价值和交通量、居民数的线性组合计算方法以实现系统自动化。另外,在单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概率理论的多灾害耦合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宁波市国省道巨灾风险评估及软件平台实施以来的实践,对所提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风险评估的相关结论为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的公路状况巡检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消除风险隐患,提高保险收益,创造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财产保险业巨灾损失赔付能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斐 《灾害学》2012,(1):116-120
商业保险是社会化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国现阶段巨灾事件频发的复杂环境中构建合理的损失分摊机制,不能不考虑以损失补偿为主要功能的财产保险业应对巨灾损失的能力。在Cummins、Doherty和Anita的保险赔付能力度量模型框架及改进后的损失对数正态分布假设下,引入1998~2008年中国财产保险业经营数据,对2009年初时点上在中国大陆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39家财产保险公司及全行业巨灾损失赔付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全行业资本与盈余的低水平以及再保险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在1 200亿到2 000亿元的损失区间内,中国财产保险业的赔付能力缺口在26.8亿到815.6亿元之间,且缺口增长速度大于损失增长速度。通过与2008年初的赔付能力实证分析结果对比发现,灾害频发的2008年客观上显著降低了中国财产保险行业应对极端损失的能力。度量结果从实证基础上昭示了政府大力扶持和参与巨灾保险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泥石流灾害保险的风险分析与区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泥石流灾害保险的风险评估和区划,是分区分类防灾和损失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泥石流灾害保险费率厘定的基础。采用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选取对泥石流灾害保险起主导作用的灾害损失、孕灾环境和风险区价值为评判因子,对泥石流灾害保险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以四川省为例,介绍了进行风险区划的方法和步骤,将四川全省按地、市、州级行政区划分为19个风险评判区,对各区进行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四川省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评估区划图。  相似文献   

14.
农村住房保险是防范农村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评估农房自然灾害风险、制定基于风险的区域差别化费率是促进农业和财产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基于2009-2018年浙江省农房灾害保险的承保与赔案数据,利用非寿险定价的聚合风险模型,结合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厘定了分县保险费率。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农房灾害保险的纯风险损失率在0.01%~0.21%之间,主要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异格局。年期望保险赔付金额在0.67~694.24万元之间,主要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依据上述区域差异,最终将浙江省划分为10个保险区。研究结果充分地反映了农房灾害损失风险的区域差异,也进一步证明农房灾害保险坚持区域差异化是必然趋势,并可为浙江省提升农房灾害保险产品的专业化与精细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巨灾对全球贸易的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此该文构建了全球的贸易引力模型,结合1980-2012年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的GDP、相互距离、人口、国土面积、共同边界、共同语言和巨灾发生频次等数据,并采用泊松伪最大似然法估计了模型中的参数,确定了贸易对不同影响因子的弹性。结果表明:巨灾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发生在进口国家与地区巨灾频次的增加,会导致其进口量的增加;发生在出口国家与地区巨灾频次的增加,会导致其出口量的减少。且从全球平均水平来看,巨灾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进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程地震风险评估的地震保险费率厘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探讨了如何将我国许多城市已完成的工程地震风险评估结果用于厘定地震保险费率,具体提出了地震房屋保险、地震室内财产保险和地震人身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对应不同的免赔率定义提出了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为了说明所提方法的实用性,以某地的多层砌体房屋为例,对设计的几种免赔率,计算了相应的费率.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给沿岸国家造成了严重灾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防范。中国历史上巨灾频发,今后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巨灾威胁。预测我国有11个巨灾高风险区,巨灾种类主要为特大洪水、大地震、强台风和特大风暴潮以及大区域持续性严重干旱。建立巨灾防御体系是今后我国减灾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受严重灾害影响的国家和地区频繁出现,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巨灾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各国政府以及科技、产业与社会各界人士予以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外对巨灾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巨灾保险,虽有部分研究涉及到巨灾定义及划分标准,但因研究目的与学术背景不同,至今尚无相对公认的、统一的巨灾定义。对巨灾概念的由来和国内外目前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论述了突发性与渐发性巨灾的差异,结合近年来全球典型灾害案例,总结给出巨灾定义、划分指标与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巨灾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了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建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旨在为完善区域灾害系统原理,进一步推动巨灾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巨灾经济损失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永  许学军  刘鹃 《灾害学》2007,22(1):121-124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每年都给我国财政与保险业带来巨大的压力,财政补偿和保险补偿能力不足的弊端已经显现。因此,积极探寻新的巨灾损失补偿机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首先对我国目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进行了介绍;以地震和洪水为例,对灾情进行了论述;对我国当前主要采用的巨灾损失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优势作用以及在我国的实施提出了一些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于汐  王静伟 《灾害学》2015,(1):175-180
采用事件法分析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四川省上市公司的影响。首先,选取建筑、电力、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计算分析样本上市公司股票日平均异常收益率(AR)和累积异常收益率(CAR)的波动情况,然后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地震灾害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影响时间和程度都不尽相同,对建筑行业上市公司有正面影响,对电力行业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有较大负面影响。最后,总结分析巨灾对上市公司影响,借鉴国外经验,考虑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国情,提出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巨灾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