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梦回1939     
正"呜……"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响彻校园。追寻历史的记忆,我恍然来到了1939年的重庆……鬼子在我们的家园上空已经进行了近一年的狂轰滥炸。村里的人个个亲历"百战",饱受蹂躏,身心早已萎顿不堪。轰炸机在我们的头顶盘旋,防空警报被再次拉响了!乡亲们有的被警察赶进了尘土飞扬的防空洞;有的慌不择路,连滚带爬,跌进了粪坑;有的瞬间不幸被炸得血肉横飞,支离破碎的断手断脚随处可见……树杈上破烂的衣衫还在随风飘荡,仿佛慑于鬼子的淫威,兀自在风中瑟瑟战栗。我与乡亲们紧紧地挤在一起,内心极度恐惧,冰冷的死神好像已开始从指尖蔓延。脑中一片空白,充斥于耳的只有敌机狰狞的吼声、震天动地的爆炸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哭喊声,宛如一颗颗陨石,坠落在我已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自然在给矛人类和熙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丰富的地下资源的的同时,也常常会带来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风暴潮、地震、海啸、台风、洪涝、干旱、火灾……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更是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何预防、如何规避,成了我们今天"减灾探索"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3.
民防伴我行     
正"世界上最脆弱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它是脆弱的……——题记2008年5月12日,一个令人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日子,一个让人每每想到就会忍不住流泪的噩梦,一个至今让人心痛、让人无法置信的事实,死神在瞬间夺走了几万条鲜活的生命,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换学生的生命,父母用自己的身躯换儿女的平安……生命很美丽,也很脆弱;平安很贴近,也很遥远。生命像一根透明的丝线,一端系着昨天的眼泪和欢笑,另一端又连接着明天的希望与成功。站在两端之间,我们才知道"生命"是多么珍贵,需要我们时时珍惜。  相似文献   

4.
正当时间的脚步进入酷热夏季,我们在等待着雨水带来一丝丝清凉的同时,又担心遭受暴雨的侵扰。这些年,暴雨的出现,让我们看到太多的"伤痕"——平地积水、河道漫溢、农田毁坏、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等,部分山体泥土松软造成突发性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城市、乡村变泽国……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5月12日,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出席北京市"5·12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北京市政府副市长隋振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牛之俊、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等有关领导嘉宾参加活动。此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主会场设置在北京育英学校,分会场设在全市其他144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随着模拟地震警报声响起,全市145所学校在同一时间集  相似文献   

6.
漱玉 《防灾博览》2017,(6):46-55
<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伫立在江山如画、万木峥嵘的地球,仰望浩瀚的天宇,寥廓的宇宙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神秘、悠远、亘古的世界……地球是璀璨星海中一粒明亮的星星。千万年来,我们在这个神奇的星球上奏响时光的歌谣,绵延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故事。然而,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并非永远河清海晏、风和日暖。天崩地裂、惨绝人寰的地震灾难一次次毁坏着我们的家园,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危。地震让人类饱受磨难,让我们的心灵备受煎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自然基金会2010年10月13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大约比40年前翻了一番。要维持现有的消费生活,人类需要1.5个地球……2010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俄罗斯大火、亚洲水灾、欧洲暴雨、阿根廷寒流、格陵兰冰川崩裂……我们的地球多灾多难,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危机、土地和水资源危机、地球生物物种危机……  相似文献   

8.
正在人类千年文明史中,瘟疫总是以挑衅的角色与我们相伴同行。14世纪毁掉欧洲1/4人口的"黑死病"、15世纪至18世纪横扫欧洲的天花、1799年把英国人口死亡率推向顶峰的结核病、1840—1862年席卷全球的霍乱、1844—1866年在沙俄西伯利亚地区发生的大规模炭疽,以及20世纪以来发生的"西班牙大流感"、疯牛病、艾滋病、SARS、禽流感……  相似文献   

9.
正仰望天空,朵朵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游荡;透窗而观,棵棵树木在坚实的土地上成长;侧耳聆听,只只鸟儿在家园中歌唱……此时的我不禁闭上双眼,感受生活带给我的绚丽多彩、生机盎然;脑海中却又回想起当年汶川大地震中的惨烈情景。还记得当时的汶川地震中,有多少人失去了生命?然而,那些幸存者仅仅是依靠运气吗?不,命运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眷顾某一个人!他们中有很多人学会了在灾难中自救与互救的方法与知识。也正是因为有了根深蒂固的安全意识与习以为常的民防措施,才为自己争取了宝贵的生命。固然,"民防"好像在危机关头看不见摸不着,却是能在危难时刻保护我们的一把隐形的大"伞"。它默默  相似文献   

10.
<正>鳞次栉比的高楼,富丽堂皇的墙饰,焕然一新的居室……光鲜亮丽的城市化背后,是一轮又一轮的拆迁潮,由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令每个城市人尴尬。如何妥善处理建筑垃圾,成为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居住者亟须重视的问题。"谁把装修垃圾堆在楼道,还让不让人出去了!"、"附近工地  相似文献   

11.
苏州市第三中学地震监测站始建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至今29年如一日,监测设备从土变洋,房屋面积从小变大,工作人员从业余到专职,功能从单一的监测发展到多内容结合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三代老师一棒接一棒,使地震监测和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不断与时俱进。目前,学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已成为全国中学系统唯一规模较大、设备先进、成绩突出的,集地震监测、学生科技活动和面向社会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2.
厦门市海沧区东孚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层次高、设施全、创意新的优质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福建省地震局、教育厅于2009年12月2日联合在该学校召开了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经验现场会。  相似文献   

13.
学校灾害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 《灾害学》2015,(1):161-166
调查旨在了解学校灾害教育实施的实际情况,总结问题,提出相应策略。按照地理区划,分别选取了部分省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共计375份。调查结果表明:灾害教育实施现状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如"教师虽积极认同灾害教育价值,但教学中却较少主动实施"等问题,提出应构建灾害教育体系,形成长效机制,促进灾害教育开展。  相似文献   

14.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北川中学、北川县曲山小学、都江堰市聚源中学等中小学师生伤亡惨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抗震设计的砖混结构校舍抗震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混结构在我国中小学校舍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在近几年发生的地震中,其震害十分明显。以中原地区某县中小学校舍鉴定汇总结果为基础,取某砖混结构教学楼为例,分未考虑抗震设计、考虑抗震设计和未考虑抗震设计但进行了抗震加固改造三种工况,以PKPM软件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对比分析,并以此方法对该县中小学砖混结构校舍进行抗震性能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校舍中考虑抗震设计的工况比其它工况的抗震性能高,该地区2000年前的校舍需改造加固。  相似文献   

16.
陆本燕  刘伯权  吴涛  邢国华 《灾害学》2011,26(2):102-106
以"7.23"陕西省商洛市特大暴雨中山阳县校舍为研究对象,在查明山洪、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造成校舍受损、严重破坏和倒塌的基础上,分析了洪水灾害引起校舍受损的原因。结果表明,特大暴雨是该县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也是部分滑坡转化为泥石流主要因素;建筑场地选择不合理是造成校舍受损、严重破坏和倒塌的关键因素;合理的结构构造是减少灾害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校作为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校具有布局有效,设施齐备,广为人知,生活方便,互救互联,便于疏散等多方面的优点,其作为可利用的应急避难场所重要资源,在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城市因为人员密集,中小学校的利用是满足紧急避难要求所必需的,但是在汶川、玉树等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实施工作中,暴露出很多建设、规划以及配置等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通过对中小学校作为避难疏散场所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有效避难面积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合我国的城市规划和避难疏散规划的现状和相关标准进行比对,研究我国中小学校建筑和规划在避震疏散结构体系和避灾要求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中小学校避难疏散利用对策,为今后中小学校的防灾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部分省市初中生防灾素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  王民  李斐  李楠  张鹏韬 《灾害学》2012,(2):100-104
为了解我国初中生防灾素养水平,找出制约其防灾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总结一般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分别选取了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及黑龙江6个省市的初中各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7 313份(发放10 000份)。调查发现,我国初中生防灾素养总体水平偏低,初中生大多具有正向积极的防灾态度,防灾态度维度得分高于防灾技能,防灾知识维度最低。但这只能看作全国较高水平,而不能看作一般水平,真实情况可能更令人堪忧。针对此情况,提出要针对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开展课程开发相关研究,以期促进灾害教育的开展与学生防灾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的受力特点,提出横墙和开洞纵墙的等代框架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抗弯、抗剪和轴向刚度计算方法;结合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将砌体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为正常使用、中等破坏和生命安全三个阶段,并通过对大量砌体墙片试验数据的统计,得出其各性能水平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最后利用所提模型对一砌体结构教学楼进行Pushover分析,将其实际层间位移与所提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结构在不同地震水平下均满足预定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20.
山阳中学滑坡位于陕西省山阳县城以东2.5km处,自1984年以来,出现多次局部滑动现象.本文在分析该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滑坡治理方案,通过对三种方案在造价、环境影响、施工难度和未来发展的要求等方面的比较,提出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