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以"新能源,为新常态带路"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于2015年4月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新能源的发展路径。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全球能源供应增量中2/3将来自新能源,2035年新能源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力。近年来,中国在国家政策扶持和能源结构调整双重作用下,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快速提升。目前中国风电发电总装机及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到去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600  相似文献   

2.
技术     
《环境教育》2011,(10):6-6
保定太阳能光伏发电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河北省保定市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已建立起以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电池为主的光伏电池产业格局,形成太阳能光伏产品研发、制造、应用完整产业链,并在光热发电、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构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保定高新区是全国第一个启动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建设的园区。示范...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被公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太阳能光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全球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以每年30%~45%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光伏产业真正起步于2000年。自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后,我国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十多个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办法和条例。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却呈现出了"畸形"发展的形态……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对于中国的光伏产业而言,201 2年也许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末日之年。接连而至的欧美"双反"让严重依赖出口的光伏企业濒临绝境。然而,这些困境未尝没有缘由,甚至其危机的种子早在光伏产业兴盛之时便已埋下。也许,在积极运用国际贸易规则手段应对欧美的"双反"之余,我们还需要追问光伏产业的罪与罚:我们在发展光伏产业的过程中有哪些政策和体制上的过失?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机电")成立于1998年5月28日,是中国首家以"航天"命名的上市公司,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化的重要平台。航天机电依托央企资源,把握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方向,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公司现已形成新能源光伏、高端汽配和新材料应用三大产业格局,建成了垂直一体化的航天光伏产业链,打造了集研发、制造、营销于一体的高端汽配产业和军民融合的新材料产业平台,  相似文献   

6.
光伏产业,危机复兴的突破口?国家新竞争的制高点?一场围绕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已经展开。以光伏产业为核心打造"新能源大国",是一个可能使中国经济一举摆脱"世界血汗打工仔"地位的最佳切入点。以国家意志、国家力量主导光伏产业的发展,是最容易汇集全民共识、最具缓解阶层利益对立的方案,可得"四两拨千斤"之效。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分析——以锦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布局,新能源成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并上升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体现了一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太阳能成为新能源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介绍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背景和理论意义,重点构建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阐明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内容,并结合锦州市光伏产业链实例与完整产业链进行对比,指出锦州市光伏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伯强 《绿叶》2012,(12):12-15
光伏产业危机的根源于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捆绑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在未来的产业重组过程中,政府要尽量中立,让市场自发进行优胜劣汰的整合。目前政府必须坚决拯救光伏产业.但不是救企业。政府应把补贴投向产业链的终端,把技术研发和终端利用环节做好.而把设备终端制造留给市场。光伏产业的威胁在于其无序状态.包括政府缺乏前期规划、企业缺乏预期、国际市场上贸易摩擦迭出。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08,(2):19-23
编者的话:"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  相似文献   

11.
我国1958年开始了光伏电池的研究发展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起了光伏电池产业。无锡尚德、山东皇明、江苏太阳雨等太阳能企业的出现,使我国的光伏、光热技术产业和市场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前沿动态     
国际动态金融危机减缓可持续能源投资步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其合作伙伴近日指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增长在2008年有所放缓。不过,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异军突起,开始引领投资新趋向,未来投资将面临更大机遇。从新的增量上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风电市场和第一大太阳能光伏制造者;从澳大利亚到日本、肯尼亚,地热能正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保产业》2014,(1):66-66
正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恩菲),其前身是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成立于1953年),现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恩菲是以技术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竞争力,集技术研发、工程一体化、产业投资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包括工程一体化、新能源和资源开发三大业务领域,工程一体化、多晶硅、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光伏发电和房产经营六个业务单元。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别约访了一些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或者在新兴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家,有关文章将陆续刊出。我们期待更多的读者加入讨论,共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别约访了一些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或者在新兴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家,有关文章将陆续刊出。我们期待更多的读者加入讨论,共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别约访了一些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或者在新兴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家和学者,有关文章将陆续刊出.我们期待更多的读者加入讨论,共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别约访了一些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或者在新兴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家和学者,有关文章将陆续刊出.我们期待更多的读者加入讨论,共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绿色视野》2008,(4):12-13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产业,王汉飞与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曾提到这一点。王汉飞认为政府对待这个行业应该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作为这一观点的例证,他向记  相似文献   

19.
李萌  彭启民 《绿叶》2012,(12):16-22
中国光伏产业繁荣表象的背后.却有着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内亏损、裁员等消息频传等诸多的无奈,最近一段时期.更是连年在国际市场接连遭到阻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光伏市场萎缩,行业整体处于弱势,同时企业经营管理存在失误.风险抵御能力差,加之无序竞争严重,生存环境恶化。中国的光伏产业要摆脱困境,需要政府,企业、科研、市场等多方面的合力,尤其应该注重开拓国内市场,中国光伏产业的希望还是在国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环保产业》1998,(2):14-16
本文在总结我国环保产业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环保市场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参照国外发展环保产业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与实际提出发展中国环保产业的框架思想———建立环保产业体系,强化行业管理;加强宏观控制,引导发展方向;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性扶持;科技先行,扶持骨干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环保技术设备出口战略和环保产业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全文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