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利用真菌降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反应器的特性及发展状况。阐述了真菌反应器内填料的选择以及温度、湿度、pH、含氧量等条件对真菌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真菌降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利用真菌降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反应器的特性及发展状况。阐述了真菌反应器内填料的选择以及温度,湿度,pH,含氧量等条件对真菌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真菌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酚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成分复杂,毒性较强,对环境污染严重.利用真菌处理含酚废水是一种新兴环境生物技术,逐渐成为了国内外环境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概述了真菌降解酚类物质的研究现状和降解的主要机理及途径,介绍了真菌固定化技术在酚类废水治理的进展,并提出了真菌技术治理含酚废水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白腐真菌生化降解酸性染料废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白腐真菌生化降解酸性染料废水,对其效果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生化降解过程COD值出现振荡现象及不彻底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宗宫功等人发明了一种以真菌为反应菌,利用真菌基内菌丝自身固定化的废水处理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为:首先从活性污泥中分离选取具有基内菌丝的真菌种类,然后将选好的真菌与包埋剂混合胶凝于片状或网状的支持体上,放置于高湿度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白腐真菌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固定化白腐真菌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培养和固定了能有效降解含酚废水的白腐真菌,并用固定化的白腐真菌处理了各种条件(载体、浓度、pH和温度)下的含酚废水。利用静态实验,分析了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其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去除酚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以木屑为载体、含酚废水浓度为250 mg/L以下、pH=6.5、温度为30℃,去除率可达89.97%。  相似文献   

7.
利用平板分离技术 ,以甲硫醇为降解基质从农药废水生化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出 1种异养菌和 1种真菌。根据菌种的耐碱度实验和降解力实验 ,表明真菌的降解能力相当强 ,而按 1∶3比例配成的混合菌种降解效果最好。经分析 ,活性污泥菌胶团强大的吸附能力、真菌高效的分解能力以及混合菌群中各菌种的互生、共生关系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 ,使降解效果大大提高。从菌落形态和显微镜观察到的菌体结构与形态情况看 ,初步确定该真菌属于子囊菌。  相似文献   

8.
真菌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生物降解法是近年来兴起的VOCs治理技术,它具有费用低、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目前,有关生物降解污染物的研究大部分都以细菌作为优势微生物,而对于真菌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真菌具有耐干燥、耐弱酸等特性,使得其在处理疏水性VOCs上具有明显优势。分析了真菌的降解特征及优势,总结了已分离到的可降解VOCs的真菌及其善于降解的污染物,重点探讨了影响真菌生物反应器VOCs降解性能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动力学研究,并对今后真菌降解VOCs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有效降解万古霉素废水COD的真菌菌株筛选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实验室保存的447株真菌中筛选出1株能有效降解万古霉紊废水COD的真菌HCCB00304.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绿僵菌.利用真菌HCCB00304处理万古霉素废水的最佳条件为:菌体投加量10%(体积分数)、初始pH 6.00、25℃、处理时间60 h,在此条件下可使废水的COD从114 208 mg/L降到56 145 mg/L,COD降解率为50.84%.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COD降解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其降解速率常数为0.013 3 h-1.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在含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2  
印染和染料废水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常规的物化方法费用大,产生污泥多,使用不普遍。生物法克服了这些缺点,正受到越来越的关注,其中关于微生物的脱色能力有不少研究报告。利用微生物进行染料脱色和降解被认为是去除这些污染物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真菌,细菌和藻类均可以降解部分染料,特别是白腐真菌P.chrysosprium的脱色能力有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本文综合了最近几年真菌,细菌和藻类在染料废水脱色降解中作用的研  相似文献   

11.
染料属生物难降解有机物 ,染料和印染废水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本文列举了近年发现和研究的染料脱色真菌 ,并综述了真菌脱色降解染料的机理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利用平板分离技术,以甲硫醇为降解基质从农药废水生化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种异养菌和1种真菌。根据菌种的耐碱度实验和降解力实验,表明真菌的降解能力相当强,而按1:3比例配成的混合菌种降解效果最好。经分析,活性污泥菌胶团强大的吸附能力、真菌高效的分解能力以及混合菌群中各菌种的互生、共生关系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使降解效果大大提高。从菌落形态和显微镜观察到的菌体结构与形态情况看,初步确定该真菌属于子囊菌。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在含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染和染料废水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常规的物化方法费用大,产生污泥多,使用不普遍.生物法克服了这些缺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关于微生物的脱色能力有不少研究报告.利用微生物进行染料脱色和降解被认为是去除这些污染物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真菌,细菌和藻类均可以降解部分染料,特别是白腐真菌P.chrysosporium的脱色能力有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本文综合了最近几年真菌,细菌和藻类在染料废水脱色降解中作用的研究成果,并据此初步分析了染料降解机理和部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印染和染料废水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常规的物化方法费用大,产生污泥多,使用不普遍.生物法克服了这些缺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关于微生物的脱色能力有不少研究报告.利用微生物进行染料脱色和降解被认为是去除这些污染物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真菌,细菌和藻类均可以降解部分染料,特别是白腐真菌P.chrysosporium的脱色能力有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本文综合了最近几年真菌,细菌和藻类在染料废水脱色降解中作用的研究成果,并据此初步分析了染料降解机理和部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真菌对染料废水脱色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染料属生物难降解有机物,染料和印染废水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本文列举了近年发现和研究的染料脱色真菌,并综述了真菌脱色降解染料的机理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固定化耐低温真菌-细菌混合菌在低温环境下,对焦化厂污染土壤中的菲(Phe)和苯并[b]荧蒽(BbF)降解的动态变化,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固定化混合菌对土壤中Phe、BbF的去除率远高于游离混合菌与固定化单菌,在60d的降解周期下,固定化混合菌对土壤中Phe和BbF的降解率分别可达59.61%和45.24%。处理前,土壤中细菌与真菌初始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79和0.33,细菌远高于真菌,土壤中土著微生物以细菌为主,高丰度的细菌抑制了真菌的生长代谢。处理后,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下降至1.33,真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增加至1.01,Phe和BbF的降解与细菌多样性呈负相关,且细菌多样性的降低减少了其对真菌的抑制作用。对比分析了处理前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投加固定化混合菌后,固定化混合菌中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SDR4和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JDR7在低温下生长代谢良好,并成为降解过程中的优势菌,其物种相对丰度分别提高至79.84%与58.63%。固定化混合菌对低温环境有良好的耐性,固定化混合菌的投加提高了菌株对多环芳烃(PAHs)的生物利用有效性,改变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丰度,可应用于低温土壤PAHs的原位修复。  相似文献   

17.
乙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乙草胺在6种不同浓度下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采用密闭法测定乙草胺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生长速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白洋淀表层水(白洋淀原水)、无机盐培养基、无机盐培养基强化的白洋淀原水中双酚A在白腐真菌作用下的生物降解规律,同时考察了细菌及pH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白洋淀原水中双酚A在白腐真菌作用下的降解率很高.甚至高于最适营养条件(无机盐培养基)下双酚A的降解率,在6d达到完全降解,但是无机盐培养基强化的白洋淀原水抑制了白腐真菌对双酚A的降解;当细菌存在时,白腐真菌与细菌对碳源和能源等形成了竞争关系,抑制了白腐真菌的生长,不利于白腐真菌对双酚A的降解;无机盐培养基强化的白洋淀原水在初始pH=6.00时双酚A的降解率高于初始pH=7.00时双酚A的降解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白腐真菌降解双酚A的中间产物包括2-对羟苯基-2-酮基-1-乙醇、2-羟基苯乙酸和丙二酸等小分子酸。  相似文献   

19.
乙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乙草胺在6种不同浓度下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采用密闭法测定乙草胺对土一生物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生长速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白洋淀表层水(白洋淀原水)、无机盐培养基、无机盐培养基强化的白洋淀原水中双酚A在白腐真菌作用下的生物降解规律,同时考察了细菌及pH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白洋淀原水中双酚A在白腐真菌作用下的降解率很高.甚至高于最适营养条件(无机盐培养基)下双酚A的降解率.在6 d达到完全降解.但是无机盐培养基强化的白洋淀原水抑制了白腐真菌对双酚A的降解;当细菌存在时.白腐真菌与细菌对碳源和能源等形成了竞争关系,抑制了白腐真菌的生长.不利于白腐真菌对双酚A的降解;无机盐培养基强化的白洋淀原水在初始pH-6.00时双酚A的降解率高于初始pH=7.00时双酚A的降解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白腐真菌降解双酚A的中间产物包括2-对羟苯基-2-酮基-1-乙醇、2-羟基苯乙酸和丙二酸等小分子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