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野的召唤     
高雨薇 《绿色视野》2014,(11):67-68
《into the wild》,一部电影。之所以只写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是因为觉得通用的译名《荒野生存》并不贴切。这并不是一部单单讲在荒野如何生存的电影。有种译法叫《走入荒野》,感觉很好,有些苍凉,有些悲壮,又动感十足。这是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说的是一个出身于美国东岸富裕家庭的男孩克里斯多弗,他在1990年大学毕业后,即与家人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14,(7):34-34
为了支持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气候行动计划》,美国环保署近日提议增加制冷剂替代品的种类以保护臭氧层,更好地保护气候。这是美国环保署在《气候行动计划》框架下开展的第一个针对制冷剂的行动,它倡导通过《重要新替代品政策》(Signifirant New Alternatives Policy—SNAP)来确认和核准更多的气候友好型化学品。  相似文献   

3.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08,(12):4-5
国际动态奥巴马提出环保新政策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近日在全球环境高峰会上就美国环保政策发表讲话。他的讲话意味着新一届美国政府的环境和能源政策可能发生重大转变。奥巴马说,他就任总统之后,美国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将再次积极投身有关谈判,以助把世界带入一个有关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新时代,他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8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美国环保署(IEA)发布"清洁能源计划(CleanPowerPlan)",这是该计划经过一年时间的审核、数百次的会议及环保署对4300000条公众意见的收集之后的首次亮相。根据计划,到2030年,发电厂的碳污染将减少870000000 t,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32%。除了碳排放,这项计划还预计减少发电厂的其他污染物:与2005年相比,二氧化硫减少90%,一氧化氮减少72%。  相似文献   

5.
《绿色视野》2009,(1):51-51
经过激烈的拉票与选举,奥巴马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正如他的竞选口号“我们需要改变”,他的当选同时也必将在时尚圈刮起“黑色旋风”。事实上,在他正式宣布当选之前,曼哈顿的商家已经开始利用奥巴马的形象创造各种口号和图案以牟取利润,印有选举图案的商品包括竞选运动标牌、珠宝甚至女性内衣带子,这些与奥巴马有关的商品在总统选举期间的销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绿叶》2016,(8)
2016年是美国大选年,奥巴马结束其两届任期后,美国将迎来新的总统,无论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当选,都无疑将对美国气候政策与行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小布什政府上台之后,就对前任克林顿政府的一系列环保政策措施改弦易张,要么改变,要么喊停,采取了一些列不利于环保的政策主张和行动。如今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一些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在2016年后将面临怎样的发展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新任总统及其政府内阁在此问题上的认知与做法。  相似文献   

7.
张庆阳 《环境教育》2014,(11):65-66
正近日,奥巴马在访华期间完成了一件大事:与中国签订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明确了美国未来的碳减排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目标。其实这已不是奥巴马第一次表现出对碳减排的关注。他曾多次公开表示,气候变化将成为美国在国际对话中的主要议题。此前,奥巴马极具代表性的表态是在2008年11月18日,不久前刚刚赢得总统大选的他,在当时还未就职时就通过录像向在洛杉矶召开  相似文献   

8.
荒野、城市与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2009年第9期刊登了卢风教授的《走向荒野,走向自然》,读者对文中提到"文明不能脱离自然,文明也离不开荒野"的观点很感兴趣。我们特请卢风教授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深入阐述这一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新能源计划可能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降低美国对石油的依赖,从而改变世界的能源格局、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能否推行?奥巴马将在国际和国内遇到强大阻力。由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具有"政治正确性"的议题,美国的巨变必将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重大压力:支持者占据道义制高点;反对者国际形象受损,贸易面临制裁。中美在能源与气候领域,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0.
一谈到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就是老罗斯福总统(以下简称“罗斯福”),我们通常会想到的是叱咤风云的外交、“大棒政策”、拉什莫尔山总统雕像和泰迪熊的传说等等,很少有人知道,除此之外,罗斯福还是美国历史  相似文献   

11.
2017年11月18日,波恩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大会通过了名为"斐济实施动力"的一系列成果,就《巴黎协定》实施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形成了平衡的谈判文案,进一步明确了2018年促进性对话的组织方式,通过了加速2020年前行动的一系列安排,为《巴黎协定》如期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需要强调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6月宣布将退出《巴黎协定》,虽然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美国作为世界上碳排放最大的国家,其退出无疑为气候谈判带来不确定性,但在法国、澳大利亚发达国家以及印度、中国、南非等新兴发展中大国的推动下,波恩气候变化大会仍在多方面取得了成果,这是此次波恩气候大会最大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14,(12):50-51
正12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个美商界领袖圆桌会上表示,目前北京的空气污染严重,不利于孩子成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回应:中国政府治理污染的决心是坚定的,措施是有力的。我们希望让"APEC蓝"持久下去,让所有中国的孩子都能在蓝天下、绿地上快乐健康地成长。据专家介绍,雾霾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都会造成伤害,阴霾天气甚至比香烟更易致癌。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破坏了儿童的正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骤然升温。这其中最让中国人印象深刻的是,10月24日,在第一次受邀参与录制的央视《开讲啦》"英国行"特别节目中,这位温文尔雅的王子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呼吁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学家》杂志1989年4月3日刊登署名文章,题为“谁应是总统的科学顾问?”现摘要整理如下。国家未来的安宁决定于其教育、科学和技术基础。在本世纪90年代首要的要求将不同于70年代和80年代。因此,总统的科学顾问的人选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在《未来3000天》中,把"共享(sharing)"作为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六个关键词之一。共享,是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如今还"共享"上了雾霾,并且未来仍有机会"同呼吸,共命运"。正因为如此,今年的"两会"中,关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提案就多达500件。无论我们是否还心存侥幸,三个和尚式的寓言已经无可怀疑地要降临到我们  相似文献   

16.
拯救铁蹄马     
一种东西无用了,离它灭绝似乎也就不远了,尤其是家养动物.当人们不需要它时,没有人会无目的地养着它. 我们的社会似乎在嘲笑无用之物,认为自然是无用的,于是就改造之;认为某些物种是无用的,于是抛弃之.可是,无论自然生态系统还是社会生态系统,难道不能留住一些荒野?难道不能让"无用者"快乐地生存?  相似文献   

17.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事实也是如此,现代化,首先应有绿色家园。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已经走进了2012。2012这个数字,相当熟悉,一是因玛雅预言: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来临;一是美国大片《2012》,这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电影,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地震、山崩、海啸、火山爆发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前一个是预言,早就被科学家证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后一个是电影艺术,其价值就是给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6,(2):58-59
同学们,春天又快到了。这样的时候,走出去感受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向往。然而,你们可曾知道,美好的大自然虽然可以尽情地供我们玩赏,但也会让我们遭遇到许多需要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野外生存长达一天以上的时候,住、食等生活问题就会困扰我们。野外生存其实是最考验人的时候,要吃苦不说,更重要的是需要自己的智慧和动手能力去面对种种难题。野外生存的学问高着呢!这里,我们教你一些野外生存的基本方法,相信掌握了这些知识,会让你的野外生存体验充满乐趣。(编者)  相似文献   

19.
心中的旷野     
大自然中荒野遭逢的厄运,或许根本上还是源自人类心中那片旷野的变质;就像现代都市里地面的硬化总是伴随着人的心肠硬化一样。所谓保护自然,所谓善待荒野,还必须首先从改善我们心灵的源头作出反省。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淡水硅藻》一书是林碧琴教授、李法云教授共同编著的首部系统研究辽宁省淡水硅藻的学术著作,也是作者在参加《中国淡水藻志》的编写工作后,近30多年对辽宁省野外实地调查,以及在对淡水硅藻进行采集、鉴定、分类、文献收集与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十一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示范"研究中的水生态调查工作编撰而成的。本书从辽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