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它让我懂得了自然界最神奇的力量,那便是爱  相似文献   

2.
飘忽的事物     
正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一个家园,那便是地球。如果我们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超出了地球自然界的自痊自愈能力,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柳与鸭初春的日子,我回了一趟老家麒麟畈。我沿着清澈见底的沟溪之堤,溯流而上,走一走,停一停,偶或漫步,趁着不衰的兴致顺便探访一下这条熟视无睹的沟溪。无论是我在镇上上初中的时候,还是工作以后每次返乡,我都是在这条堤上  相似文献   

3.
读书是学习,读树也是学习,是一种在户外感受自然、师法自然的学习,若能读出树的沧桑,听懂树的倾诉,那你的爱便是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北京麋鹿苑的户外生态教育活动中,有一个由二人进行的“读树”游戏,十分引人入胜。蒙面者在同伴的带领下,来到某棵大树前,通过用手触摸、用耳聆听、用心阅读,引发你对树木的亲和力,提高你对自然的感受力。做完游戏,你一定颇有感慨,那就请你一吐为快,与大家共享吧。   最近,美国自然教育家柯内尔来京教授了许多游戏,其中有一个叫“我的树”,是以人扮树,通过角色的转换,体验树的…  相似文献   

4.
素食与环保     
郭耕 《环境教育》2005,(7):25-25
食素一载,感慨良多。原本出于善意,却经常遭到非议。在此有必要说明,我选择素食不是宗教原因、不是怪癖偏食、不是吃腻了大鱼大肉、不是没钱买肉、也不是为了减肥……那缘何素食呢?素食乃是一种有益于保持心性淡泊清爽、身体洁净轻灵的个人选择;素食是一种爱己、爱人、爱后代、  相似文献   

5.
郭因 《绿色视野》2009,(9):56-56
我经常打开我的记忆之门。 在我的记忆之门的里面。深深储藏着使我感动的爱和我眷恋的美。而其中最使我感动的爱便是普爱人类与天地万物的大爱,最使我眷恋的美便是显示出了这种大爱的大美。  相似文献   

6.
正爷爷家门口是一条宽阔的土路,人来人往,尘土飞扬,可是几里长的路却没有一处可以庇荫歇凉的地方。于是,爷爷年轻时种下了那棵白杨树。爸爸小时候,那是一棵小树;而我小时候,它已枝繁叶茂,可以为路人遮阳。爸爸告诉我:那棵白杨树是他童年的回忆,在那个不发达的年代,一棵树就可以成为孩子们最好的玩伴,或是爬树,或是在树下玩跳房子,树上树下,便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在爸爸的记忆里,白杨树带给他太多温馨而又美丽的回忆。儿时,每逢暑假,我会到爷爷家住上十几天。每  相似文献   

7.
8种中药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是改良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思路,降低植物源农药的毒残留,寻找效果较持久的植物源杀菌剂.通过筛选提取常见且具有强抗逆性的植株如柳、盐肤木等植物叶中活性抑菌成分,寻找低毒持效的杀菌剂.从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在粗提物质量浓度为50mg/mL时,连翘、盐肤木对3种供试植物病原菌抑制效果显著,抑制率均在65%以上,柳叶、马尾松针、臭椿、茵陈蒿的粗提物对至少两种植物病原菌的菌丝生长速率抑制率在50%以上;香槐和枫杨叶活性较低,仅对其中一种病原菌活性达到50%;柳叶、马尾松针、臭椿叶对两种病原菌气生菌丝的生长状况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盐肤木粗提物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因此连翘、盐肤木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诗意琅琊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许多唐诗宋词所表现的意境成了我们儿时的梦幻,当初,余先生正是因为那首脍炙人口的《渭城曲》而顶风冒雪去访阳关的。我到了滁州,便不能不因为那篇儿时经常背诵的《醉翁亭记》而去访琅琊山,看看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了。一座山、一个亭、一个人的名字就这样地融为一体,世代相传,我怎能不实地体味一下呢?  相似文献   

9.
我不能不凝视她。就像凝视最后一个春天,就像凝视转瞬即逝的流星,就像凝视天际唯一的一朵云彩,我如此绝望而深情地凝视着她。在那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地方,在那爬满绿色藤蔓的地方,在那无处不洋溢着阳光的地方,在那神秘美丽的伊甸园,我,便是那棵见证亚当与夏娃爱情的生命树。  相似文献   

10.
爱这土地     
于婕 《环境教育》2011,(11):76-76
我生长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城镇里,我打心眼里热爱这片土地,我爱她的文化悠久、爱她的号色优美、爱她满山的绿荫、爱她干净的马路……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周围都是干净的、清新的。马路上尽是身着橘色的清洁天使,她们的笠帽下遮不住的是那被烈日常年照射下的“健康色”,在黝黑的健康色下遮不住的是因为满足而绽放的笑容,烈日的余辉遮不住那一抹抹橘色身影,他们是道路的清洁者,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用爱着土地的心感染着周围的人们,所以,他们扫过的地方人们便不再忍心丢下手中的杂物,他们有个美丽的名字——环卫清洁工。  相似文献   

11.
今天一大早,我和妈妈乘车来到北京植物园。一进门我就看见了入口处的指示牌,于是我和妈妈就直奔我最喜欢的植物温室。 进了温室的门,我三步并做两步地跑进那绿色的、四周透明的植物王国。也许是外面太冷的原因,温室里显得异常温暖。后来我从介绍里才知道,这是亚热带植物温室,所以房间内的温度比外面高得多。 脱下棉衣,我们首先来到仙人掌及多肉类植物室,这里边有很多有趣的植物,如:叶仙人掌、光棍树、镜面草、爪子金等,都是一些很有趣的名字。当我就要离开这个室时,我发现了一棵有  相似文献   

12.
小记者园地     
《环境教育》2011,(11):76-79
爱这土地辽宁喀左高级中学:于婕小记者证:HJLN0006我生长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城镇里,我打心眼里热爱这片土地,我爱她的文化悠久、爱她的景色优美、爱她满山的绿荫、爱她干净的马路……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周围都是干净的、清新的。马路上尽是身着橘色的清洁天使,她们的笠帽下遮不住的是那被  相似文献   

13.
不死的河流     
正多年以前,我儿时的村庄突然拆迁了,不见了!天真的我总以为村庄可以消失,一条河流必定会永远存在的,它不可能随着村庄的消失而消失。直到有一天,当我重返那块土地,迫不及待地去寻找那条陪伴我成长的河流时,眼前的情景却让我目瞪口呆,我发现那条长长的河流已经消失不见,而且是永远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那十几幢高楼堂而皇之地立在它曾经的位置。我突然想流泪,我知道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条河流,还有许多许多!仰视着  相似文献   

14.
绿色家园     
正我爱那高大的松树,爱那可爱的小草,爱那潺潺的小河和活泼的小鱼……我正在穿越时空,来到几千万年前的一片大草原上,四周静悄悄的,不时有一阵微风徐徐吹来,风里携带着属于树叶的清香,属于溪水的湿润,属于泥土的温和。我闭上双眼,静听大自然的声音,有动物走路轻巧的脚步声,有风吹过树林的轻笑声,有小溪流淌的潺潺声……我张开双臂,感受阳光的抚摸,温暖,和煦,仿佛妈妈慈爱的怀抱。  相似文献   

15.
王徐悦 《环境教育》2013,(11):86-87
大自然是我们的家,是一切。我热爱它,爱它那古老的树木,爱它那翩翩起舞的花瓣……  相似文献   

16.
阿来 《绿叶》2014,(10):97-106
正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爱植物,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这种自然演化的一个美丽奇迹。因为,植物最初出现在地球上时,是没有花的。直到一亿多年前,那些进化造就的新植物才突然放出了花朵。虽然,对于植物本身来讲,花意味的就是性,就是因繁殖的需要产生的传播策略。但人从有最初的文明以来,就在赞叹花朵匪夷所思的结构,描摹花朵如有神助的设色,提炼或模仿令人心醉的花香。荷今年的天气总归是奇怪的。雨水说来就来,从不经酝酿与铺垫。而且,  相似文献   

17.
佚名 《绿叶》2005,(12)
“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 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这是我党我军著名军事家刘伯 承元帅毕生的座右铭。在我党著名 将领之中,刘伯承元帅以毕生爱树、 护树而知名。在革命战争时期,刘伯 承行军所到之处,一有空闲,便发动 战士们植树造林。建国后,刘伯承爱 树之情更甚:每年植树时节一到,他 就亲自动手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在 南京北极阁那幢旧式二层小楼里居 住时,刘伯承在楼前移植了一棵大 松树,楼后向阳的山坡上的云南松、 马尾松、红枫和竹子,也均是刘伯承 亲手栽种的。  相似文献   

18.
父亲好酒。从我记事时起,我对父亲最熟悉的便是他身上的酒味。那其实真是一种很好闻的味道,所谓酒香。我也曾因抵制不住那种香味的诱惑加之好奇偷偷尝过父亲的酒。却呛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于是大惑不解:这火辣辣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好的,为啥父亲喝(?)那样香?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醉酒的时候越来越多。而且不论喝多少。醉酒后的父亲不像别人那样呼呼睡大觉,总  相似文献   

19.
燕子 《环境教育》2006,(2):23-27
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蝴蝶是所有昆虫中最容易辨认的一种,它那美丽的色彩,特殊的翅形,翩翩的舞姿,飞翔在树林、草丛、鲜花中,为大自然平添了许多美色。自古以来,人们喜爱它,研究它,并不断地探索着它们的生活奥秘。本期“奥秘地带”要带你走进的——便是这五彩斑斓的蝴蝶世界。  相似文献   

20.
正你可曾记得,上一次仰望湛蓝的天空是在何时何处,趟过澄清的河水是在哪一时刻,置身蓊郁的树林是在什么时候……许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吧。你是不是如我一般,曾经万般欣喜,而今却苦恼无奈地置身于水泥丛林之中。一抬头,便是头顶各种建筑冷硬线条划出的大小不一的各种几何图形;放眼望去,目之所及便是花花绿绿、飘飘摇摇的塑料包装袋;走出家门,那浓重的乌黑雾气便迷蒙了双眼,刺鼻的气味使人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