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是最早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自然保护区制度建立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起了种类较齐全,覆盖面较广,功能体制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使得建立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保护区发展和经营过程中的一些难以用现有手段解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要求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急切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而协议保护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协议保护在中国的初期应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中国目前自然保护区中因经济开发造成的保护困境和协议保护的特点及范例分析,阐述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实施协议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内蒙古赛罕乌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及综合价值进行了阐述了评价,阐明了该保护区对岭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西辽河水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省自然保护区中50个数据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为背景值,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和县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分析GAP分析法的基本定义、原则和步骤,找出保护区中的保护空白点。对生物物种GAP分析,把物种分布图层和保护区分布图层叠制得出旌德县的“褐林鹗、乌雕鹗”为保护空白点(Gaps),旌德县位于皖南山区,也将其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GAP分析法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还需面对气候变化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式和措施,以前认为只要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就会得到有效保护,气候变化下这些观点将受到挑战.气候变化下,一些自然保护区功能或保护对象将可能退化或消失,一些保护区内将适宜新的物种;一些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将不再有效.  相似文献   

5.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表明:珠峰自然保护区具有藏南高原和中喜马拉雅山地两大自然地理单元的地域特征,同时还含有代表上述地域特色的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该保护区具很强的自然性,颇赋感染力;区内生态系统脆弱,急需进行保护;保护区地域辽阔,生物多样性强、具有很高的科研潜力。根据上述特征,珠峰自然保护区属综合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护区),其级别应列为国家级。同时,珠峰自然保护区亦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生物圈保护区和联合国世界遗地的要求,所以可以申请加入生物圈保护区网和申请列为世界遗产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至1993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763个,总面积661.8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本文在总结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概述了自然保护区对各类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驯化物种、野生亲缘种及种质资源保护的现状,包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各组分已建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及管理;评价了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各组分保护的效果;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体系中占地面积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域类型,对于保护我国最珍惜的自然资源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管理资金缺乏逐渐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保护区当地居民出于利益目的对区内资源违法开采利用的问题也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特征与GAP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根据实地考察与有关资料,建立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系统分类,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系统分为湖区及湖周水漫滩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寒荒漠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青海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空间特征,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特有性、濒危性、敏感性原则与已经建立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叠加,进行GAP分析,发现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普氏原羚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最适宜的生境没有包括在保护区内。然后,提出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分区方案及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自然特征、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等 ,分析了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重点提出了保护区的建设规划。对该保护区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揿样性保护,以及其研究范畴和内容,是当今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在进入21世纪之前,我们以编制密山市“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建设项目”为例,探讨了具有黑龙江本地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建设内容和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相关国际组织和研究人员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依据定义内容确定生态旅游注重的几个方面.分析了区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给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按照生态平衡原理,确保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按照区域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对旅游地开发强度和频度进行管理;开发逆境生态旅游,促进生态建设.介绍了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区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区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对生物、水资源、大气环境、地质地貌的保护,促进绿化面积增长和生物多样性发展以及垃圾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12.
讷漠尔河湿地处于嫩江东岸,包括了河流、灌丛、泡沼、湖泊、沼泽、草甸等各种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类型,蕴藏着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对调蓄嫩江洪水、涵养水源、候鸟与湿地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讷漠尔河湿地的保护、恢复已迫不及待。本文在对讷漠尔河湿地生态功能、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确定影响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制定的因素变量,设计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环境分析的框架,从生态环境概况、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方面进行论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发展进行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述,确定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论述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地位,实现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论述,并以三峡库区为例,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完成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公园环境科学规划设计与生态保护探讨问题,文中介绍了城市公园环境科学规划设计与生态保护意义,探讨了城市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功效,并提出了城市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公园生态保护的选址和城市公园生态保护的设计规划,在这个规划中主要提出了生态保护的优先设计系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要尊重生态保护的自然发展、要尊重生态保护的植物配置设计和要尊重生态保护的因地制宜设计,为城市公园环境科学规划设计与生态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最大环境问题是矿山企业环境破坏,现从鹤岗市矿山企业开采的实际问题出发,立足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发展方向,对矿山企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黑河下游额济纳河沿岸绿洲是阿拉善独特的三道生态屏障——额济纳河沿岸绿洲、横贯东西绵延800多公里梭梭林带、贺兰山天然次生林之一。三道生态屏障同时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生态防线。但由于气候旱化和对动植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黑河下游额济纳河沿岸绿洲生态功能退化严重,生态防护功能受损。为改善黑河下游额济纳河沿岸绿洲的生态环境状况,恢复额济纳绿洲生态功能,需要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学原理,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大环保监管力度,综合运用经济、工程、法制、宣传等规划管理措施和手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保护额济纳绿洲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7.
新疆跨越式发展中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新疆的经济社会将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将不断提高;然而新疆的资源、环境、生态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跨越式发展正在或即将对新疆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和潜在的戚胁。因此应该正确认识新疆环境现状以及跨越式发展给新疆带来的环境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水电站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云南省水资源、水能资源和云南水电开发的现状,分析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主要问题和影响,提出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湿地作为界于陆地和水体间过渡的一种特殊生态类型,是一种多功能的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强,三江湿地面积正经历一个迅速减少的过程,从而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变迁产生较大的影响。三江湿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1)土壤侵蚀加剧,湿地生境面积减少;(2)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问题显现;(3)动植物资源破坏,自然灾害加剧。应综合科研和规划,建立强有力的政府管理与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开展宣教以提高公众意识,开展湿地社区共管、生态旅游、生态安全型农业,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以实现三江湿地保护、恢复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色,分析了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保护区开发旅游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和建议,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