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是分阶段作用于生态环境的规律,故可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程序分为三个分程序①政策审查分析和生态评价;②政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网络分析程序 ;③政策环境影响量化和计算程序.对每个分程序的分析原理、依据、方法、技术、手段、步骤进行了简明扼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政策是分阶段作用生态环境的规律,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程序分为三个分程序:(1)政策审查分析和生态评价;(2)政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网络分析程序;(3)政策环境影响量化和计算程序。每个分程序的分析原理、依据、方法、技术、手段、步骤予以透彻扼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环评工作中引入政策环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项目环评和环境规划两个层次,以实例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控制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政策环评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主要作用,应该早日纳入环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4.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政策-需求/供给-环境,政策-开发项目-环境,政策-行动方式(生产方式)-环境等三条途径,深刻提示政策作用环境的机理和途径,为快速准确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奠定坚实、完善的政策分析理论、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不同政策组合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政策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 ,将政策分为直接作用于环境为主的政策、间接作用于环境为主的政策和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兼具并重的政策三类 ;运用众多典型的实例分析同类内政策组合、不同类间政策组合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6.
战略环境评价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金城  张妍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Z1):112-116
介绍了战略环境评价系统的组成要素,即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分析了其相互关系及各要素与战略环境评价系统的关系,通过对战略环境评价的战略结构分析,提出了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程序设计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精髓,结合成人教育理论中迁移学习理论,设计公众参与程序。并以世界银行贷款(陕西)农业科技项目为案例,对所设计程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了评价。该案例经历了信息颁布、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公众参与研讨会、公众咨询以及调查结果分析6个阶段。评价结果表明,该程序可以满足指导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公众参与和咨询,适合中国国情,并能满足迁移学习理论中理想学习条件的要求。从案例中还可以看出中国公众有参与能力,并愿意、希望参与,同时,非政府组织在公众参与过程中起到了积极协调、带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协调性分析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分析对象是被评价的规划草案及其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划等。在以规划草案为评估对象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协调性分析能够起到两种作用:解释制定规划草案的“政策背景环境”,和检查规划草案是否存在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这两种作用不能被截然分开。协调性分析的目的是帮助环评单位和公众更好地理解规划制定的背景,以及使规划环评针对草案的缺陷与不足提出相应的环境目标和环境保护对策。分析结果一般可以使用矩阵来表示。如果规划环评可以早期介入到规划的制定中,描述“政策背景环境”和制定可选择性方案这两个程序就可以达到协调性分析的目的.因此不再需要进行专门的协调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应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为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及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了国内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的形成及发展近况,并介绍了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性环境政策的形成、运作及优化模式,并举例加以说明;运用该模式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环境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张进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就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规划环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规划环评及其工作程序的研究成果.提出使用戴明循环理论对现阶段的规划环评工作程序进行改进,使程序层次化、工作细分化,增强整个规划环评工作的可操作性.使规划环评工作落实到单位和人,明确责任,减少部门间冲突。戴明循环理论的引入.提高规划环评的评价效果和效率.为规划环评提供了一个有效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助于规划环评的顺利开展,使环境问题从源头上得到控制.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