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日本的水质污染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严重 ,其中给居民带来危害的大公害事件 ,有足尾铜山的排水流入河水中 ,给水稻的生长造成危害 ,并导致水俣病等。因此 ,日本政府在 1 967年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 ,1 970年制定了水质污染防治法 ,1 984年制定了湖泊水质特别措施法。 1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主要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的污染特点 ,指出环境监测实验室是一类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同时详细阐述了环境监测实验室防治污染、加强实验室环境管理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强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管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建立健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置技术支持系统、强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管理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指导性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针对金昌市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产生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污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针对天水市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产生污染的原因和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扬州市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系统及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程序和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的组织保证措施。指出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系统由质量保障系统和运行质量管理系统组成。质量保障是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的保障体系 ,而运行质量管理是对应急监测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石棉的危害及其环境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石棉矿物的结构,用途及毒性,进入环境的途径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石棉制品对人体的危害诸方面进行综述与探讨,介绍国外对石棉的管理法规和标准,石棉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内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刚刚起步,科学评估环境污染损害数额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分析国内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现状的基础上,简述了开展污染损害评估的必要性。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环境污染损害评估的计算方法,提出开展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的建议及措施,包括建立高效的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机制,开展预防为主的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和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建立终身责任追究、产权责任追究和连带责任追究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环境敏感性强、时间进度要求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等特点,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引发的环境污染纠纷也时有发生.本文从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出发,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就如何开展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1.
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云南省德宏州耕作土壤表层重金属Pb、Cd、Hg、As、Cr和Cu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德宏州耕地土壤中Pb、Cd、Hg、As、Cr、Cu含量分别为ND~249、ND~0.68、0.01~0.55、0.04~52.18、ND~195、0.79~64.3 mg/kg。6种重金属元素富集系数Cif均小于1,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uCdCrPbHgAs,属于轻微污染;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均小于40,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PbCr,属于轻微生态风险危害;7种土壤利用方式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均小于150,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菜园胶园蔗园玉米地茶园稻田果园。研究区潜在生态危害水平为轻微危害,不同利用方式重金属元素富集存在差异,局部表现出中度污染现象。总体上,德宏州耕地土壤清洁安全,潜在生态危害以Cd、Hg为主,Pb、Cr危害较小,菜园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12.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区域环境风险及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发展进程及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发生机理、定量表征区域环境风险方法等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珠海码头作为调查船舶防污漆使用影响的对象,分析了珠海周边海域码头内表层沉积物与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以Cu元素为讨论重点,对其进行污染程度与潜在生态危害的评估。结果表明,码头内表层沉积物中Cu含量明显高于码头外沉积物,离市区较近的香洲码头和金沙滩码头内沉积物受到中等至较高程度的Cu污染,海岛东澳岛码头海水易流通,因此受污染程度较低。使用Hakanson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进行评估的结果为低潜在生态危害,但码头内海水中Cu元素含量已高于生态安全限值。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HJ 1111—2020)(以下简称《总纲》)的发布实施对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分析了《总纲》的主要内容,从标准名称、标准定位、术语定义、标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解读。提出,应优先制定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专项技术规范;按照《总纲》和基础方法类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制定应用领域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结合化学品管理领域的试行技术导则推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逐步修改完善。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科学水平,保障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中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复合污染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中污染物常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从而扩大或减小了其对环境和生物的效应。指出目前对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环境健康风险的研究多停留在单一物质表观层面,造成其风险值出现偏差。系统分析了PPCPs与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之间的复合污染,提出加强复合污染毒性风险及致毒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有效降低环境水体中PPCPs潜在的安全风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理顺运转机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三者之间的交叉点,矛盾点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形成统一,高效,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一支环保队伍。  相似文献   

17.
浅谈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监测种类、环境介质、前处理设备、检测仪器、分析方法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方面,简述了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发展趋势。指出污染物的监测种类将不断增多,监控介质将多样化,前处理设备趋于自动化,检测仪器呈现联用化,监测方法的标准化进程将加快,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将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调查方法、治理技术及过往的环境管理经验,指出近年来的治污工作虽然有效控制了城镇点源污染,但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乡村地区面源污染的治理效果仍然不佳.基于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在技术层面已经形成的以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净化乡村生活污水、以径流截污工程治理暴雨径流污染、以源头减排和污染截留技术治理农业生产污染的系统化体系,提出了将面源污染治理与农村产业优化、基建升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湿地推广等目标相结合,在多要素协同/权衡的思路下加强环境治理技术与政治经济领域融合等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是生态环境和卫生健康管理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从政策制定、技术规范、制度试点、能力建设和管理应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工作现状。指出,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制度存在各部门对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认识偏差,部门职责不清晰,管理需求不明确,技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生态环境和卫生健康部门应结合各自职责与需求制定相关工作办法,开展试点探索,条件成熟时制定专门法律;厘清生态环境和卫生健康部门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中的职责;紧密围绕生态环境和卫生健康管理需求,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体系;从机构设置、技术队伍培训、合作共享、学术交流等方面提升环境健康风险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基本属性,认为环境监测从属于环境管理,同时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又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