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本文引入地壳波导理论,对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6级地震前南京卫岗电磁信息观测点所记录到的超低频电磁波信号进行研究,估算出接收点的场强为10~2—10~3微伏/米。辐射源电流矩为10~7安·米。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溧阳地震台能经常较清晰地记录到途经溧阳震区马鞍山人工爆破波,研究“马爆波”振幅比及其变化,从中找出前兆信息是有益的。作者系统地整理了溧阳地震台记录到的“马爆波”振幅比,对其变化特征,提出粗浅的看法,仅供讨论。一资料情况溧阳震区1974年、1977年和1979年相继发生 Ms5.5级、4.1级和6.0级地震,小震至今仍  相似文献   

3.
<正> 江苏省溧阳地震台于81年1月23日在井下66米深处安装成功Φ110mm电感探头,开始时用CD—2型精密电感电桥观测,观测综合误差小于50μH,从5月1日起,改用4103压磁应力仪观测,观测误差±10μh。观测条件符合规范要求,测值平时比较稳定,干扰因素不明显,整点值变动一般均小于20μh,日均值变动则更小。自安装以来溧阳老震区发生的二次有感地震均有前兆动态信息显示。  相似文献   

4.
<正> 以小震报大震是地震予报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象1979年溧阳六级地震前4个月内,离震中仅有20公里的溧阳地震台,在 DD—1己录仪上却没有发现一个明显的地震波形,但这并不意味着溧阳六级地震前无地震发生。事实上在溧阳六级地震前几个月内,溧阳台DD—1记录仪上出现过许多不易判断的微小波形,通过震后用 JW—1极微震仪样机进行现场观测,表明那些波形实为微小地震。JW—1型极微震仪为三分向墨水记录式地震仪,工作于速度仪特性。它具有频带宽、高频响应好和灵敏度高的特点。鉴于目前国内采用的震级公式仅适用于地动位移特征,因此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溧阳老震区民房裂缝的实地调查研究,认为溧阳老震区近几年出现的民房开裂的灾害原因是多种的,其中主要是由于溧阳6.0级地震以后小震活动频繁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锦州东港电力有限公司地震台多年来应用超低频电磁信息探索地震前兆所总结出的异常形态分别与远震、近震、地方震的对应实例,揭示了ULF电磁波异常与将要发生地震映震的一些初步规律,说明了电磁波是地震短临预报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我们曾对孕震区地震波传播的一些理论问题作过探讨。其初步结果表明,当地震波通过用两相介质模型所模拟的孕震区时,不仅传播速度要发生变化,而且波的振幅与形态(频潜或周期)都可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将讨论孕震区地震波动力学特性变化的一个实例:1979年7月9日江苏省溧阳6级(Ms)地震。文中利用溧阳台记到的安徽省马鞍山铁矿近几年内上百次爆破的地震图记录资料对溧阳6级(Ms)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 国家地震局科技司于1989年11月11日至3日在江苏省地震局召开了《临震电磁波监测仪器及台网》鉴定会,对江苏省地震局电磁波课题组研制的DPJ-ⅡB电磁波观测仪和ULFB放大器以及建设的电磁波观测台刚进行了全面验收鉴定,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  相似文献   

9.
从检讨现今地震预报问题入手 ,正视其不足 ,寻找新的可避免其不足的途径 ,提出了依据波动信息预报地震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波动信息是特指通过地球质点传播的各种波所固有并夹带的信息如地震波信息、电磁波信息、潮汐波信息等等。本文将波动和波谱的检测与分析研究归结为 3条 :1 用什么仪器、摆成什么阵势检测可用于地震预报的波动信息 ;2 如何分析这些检测到的波动信息并确定与地震孕育、发展、发生有关的信息参数 ;3 如何将有关信息参数形成地震预报判据或指标 ,预报未来地震的时空强三要素  相似文献   

10.
笔者根据野外考察和测龄数据等发现,茅山及其邻区玄武岩有两次喷发旋回,形成早第三纪玄武岩和晚第三纪玄武岩.前者分布在茅东断裂带及其以东地区;后者分布在南京—溧阳断裂带上.两带交汇于竹箦王市和上沛老虎山,这两点恰好位于含幔源(橄榄岩)包体的橄榄玄武岩的所在地.它的存在不仅受特殊深部构造条件控制,而且后期构造变形明显.表明茅东断裂带与南京—溧阳断裂带已垂直延伸到上地幔,并且新三纪以后仍有活动.最后笔者从溧阳两次地震机制节面要素,震源体和余震分布与玄武岩分布图象关系等,推测含幔源橄榄岩包体的玄武岩可能是溧阳地震孕育和发生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两次溧阳地震(1979.7.9,6级震和1982.3.29,3.6级震)过程中,分布于无锡地区的几口井中氯离子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了该区浅层地下水水化组份变化与溧阳地震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几口井氯离子异常特征不同的原因。认为无锡地区所处的地质构造位置及水文地质结构,决定它可能成为溧阳地震反应敏感的部位。今后开展地下水中各种组份的综合观测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江苏省井网布设的原则和1979年溧阳6.0级地震,1984年南黄海6.2级地震,1990年常熟-太仓5.1级地震震前地下水异常所显示的"场兆"特征,并对井水的气压效应、固体潮效应、地震波效应,降雨和地表水体荷载效应等微动态信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常熟—太仓5.1级地震前,我省设置地应力(变)仪的四个台站,除溧阳地震台,其他均无异常反应(见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在电磁信息观测中,分辨因电力线接触不良、备用蓄电池漏电、蓄电池电能不足、人为活动、地面振动、附近使用受损的电器具和大气等因素造成的干扰,提出防止或排除一些干扰的方法。介绍了观测点加强观测的几项措施,结合简析1992年1月23日黄海Ms5.3级地震前兆信息的实例,证明采取措施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对从事电磁信息观测与分析的同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溧阳震中区精密磁测和a径迹测量结果,探测出茅山东侧断陷盆地内发育北北东向上沛—上姚和北北西向上沛—平桥两组断裂.结合区内地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两组断裂可能为茅东断裂带的分支断裂,两次地震余震三度空间分布表明茅东断裂带及其茅东断陷盆地构成溧阳两次地震的孕震构造,而两组断裂交汇破裂与茅东断裂带主破裂在深处的沟通是溧阳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溧阳地震四十年来该地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社区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理解、知识需求和偏好,以及对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评价进行调研。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溧阳市社区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对地震预报信息发布和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方面还有欠缺;防震减灾知识需求强烈且务实,最想了解的是自救互救知识,偏好科普讲座和应急演练活动;对我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评价为中等偏上,在评价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实用性、宣传品质和渠道。本次调查为今后开展溧阳市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地震时间、震级的相互关系,说明:一、时间轴上相邻地震的视相互作用服从韦布尔分布,其二阶以内矩的比值ν表示地震的发生方式(周期性、随机性、续发性)。茅山地区的ν值过程表明:中强震前的小震具有续发性;1974年和1979年溧阳的两次中强地震可视为同一地震序列。二、震级变量的相互作用服从古登堡—里克特公式,一般由b值曲线反映。茅山地区的b值过程表明:溧阳两次中强震前均出现低b值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电磁波观测台的实测资料,对宁蒗Ms5.1级、会泽Ms4.4级地震前电磁波异常信号特征、干扰排除、异常判别进行研究,分析了震前电磁波信号图象和异常时空特征,得出电磁波主信号异常出现在主震前20天左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正> 1979年7月9日江苏省溧阳发生了六级地震,这次地震是发生在人口稠密、村镇棋布、河渠纵横的江南农村,造成了该县和附近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较大损失。据调查造成经济总损失1.77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间接损失0.41亿元;并且对  相似文献   

20.
<正> 1974年和1979年分别在江苏省溧阳县西部的上沛和上沛以东3公里的东张村,相继发生5.5级和6级中强地震。两次地震的宏观烈度分布相当复杂,并且有若干相似的特征。对烈度及其异常的研究,可从地震波传播途径、地震波的折射及反射、介质条件、震源机制等多种途径进行,这无疑是有益的。本文仅就场地条件(地形、地基土、地下水埋深条件)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不考虑地震本身因素的条件下,在震区有些地段,场地条件是造成两次地震烈度分布复杂化的主要原因。溧阳震区房屋类型大体相似,以木骨架承重、空斗墙承重、土坯墙承重房屋为主,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