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3年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实行气瓶固定充装的规定。对于工业气瓶,目前固定充装制度的执行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对于液化石油气钢瓶实际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各液化气充装单位违规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向气体消费者出售钢瓶并充装用户产权气瓶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使用。1液化石油气瓶固定充装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嘉兴燃气集团公司为例,公司在2003年开始进行气瓶产权置换的基础上,为确保液化气瓶使用安全,从2009年下半年起严格执行固定充装制度。对到公司充装液化气的非公司气瓶用户一律进行气瓶产权置换,实施气瓶租赁使用,并配套出台相关优惠措施以推动固定充装制度的实施。起初由于用户对该制度不理解,液化气充装量也有明显下降。通过大量的宣传解释,2010年第四季度以后固定用户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新增气瓶租赁用户不断增加,而退租用户则从最初的每月几十户下降到5户以下(基本为临时租用户)。由此可见,只要坚持不懈、措施到位,固定充装制度完全可以推行,可有效限制充装超期、报废、改装等各种不合格气瓶的现象,保障液化气瓶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国家质检总局第46号令《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出台之后,全国各地全面展开了气瓶普查专项整治工作。气瓶普查专项整治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以气瓶充装单位为气瓶安全责任主体的气瓶安全监管新模式,规范和强化气瓶安全管理,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气瓶数量不清,安全状况不明,事故率高,检验率低,“流浪”气瓶安全无人负责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气瓶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协同效率低等问题,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的气瓶全链条平台化安全管理模式,实现气瓶制造、充装、使用、检验、安全监管、社会监督等各环节协同联动,以及设备、单位、人员等安全管理要素协同;以该模式为基础,结合云服务理念,研发气瓶安全管理“互联网+”平台,面向气瓶安全管理产业链充装、使用、检验、监管各方用户,实现气瓶链条式安全管控,进一步提升气瓶安全管理的水平,实现气瓶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4.
1.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范围的气瓶有哪些? 答:气瓶属于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活动属于特殊的特种设备生产活动,充装单位实际上是气瓶的使用单位。气瓶充装环节本身事故多发,而且违规充装还会导致气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安全事故。因此,对气瓶充装活动实行安全监督管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乙炔是焊割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节约能源、减少公害、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新产品──溶解乙炔。 溶解乙炔在使用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氧气瓶与乙炔气瓶设置在同一地点,无安全距离;乙炔气瓶经倾斜搬运和水平滚动,未竖直静放10~15分钟便投入使用;乙炔气瓶倾斜和卧放使用;乙炔气瓶内应留的余压未达到规定标准或没有余压;乙炔气瓶内留的余压过多,充装单位没有检查或检查不认真,充装时造成气瓶超压等。这些问题,对安全使用构成威胁。 气瓶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按盛装的气体…  相似文献   

6.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于今年6月1日开始实行。这个规定对气瓶的设计、制造、检验、充装、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等多个环节都作出了具体规定。为此,我们特别挑出与企业生产和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几个环节对这一规定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汪德山 《安全》1996,17(2):18-19
说说瓶阀安全汪德山在庞大的阀门家族中,形形色色的气瓶阀门(下称瓶阀)是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成员之一,几乎到处可见。瓶阀是控制气体进、出气瓶的装置。作为气瓶的门户,瓶阀是气瓶的最为重要的附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气瓶充装、运输、使用...  相似文献   

8.
气瓶充装单位作为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充装、经销场所,由于其工作环境和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具有腐蚀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安全生产监察一个军关重要的方面。尽管普遍看来气瓶充装单位在正规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不少充装站仍然存在许多影响安全的重大隐患,找到解决这些隐患的对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介绍我国法规中对于气瓶充装介质方面规定,气瓶充装介质不可以更改,增加企业运行成本。介绍国际上关于气瓶充装介质规定,可以参照CGA C-10以及ISO 11621的规定进行气瓶充装介质变更。详细介绍了CGA C-10以及ISO 11621中关于气瓶介质变更程序以及要求,只要采用规范的处理方法,气瓶介质变更后可以安全运行。在目前情况下,根据我国气体企业管理水平,可以有条件的开展气瓶介质变更。  相似文献   

10.
问:气瓶充装单位为什么要注册登记,注册登记有什么要求? 答:从统计结果来看,大多数气瓶事故都是由于错装、超装和混装引起的。由此看来,气瓶充装环节是气瓶安全的关键。因此,《瓶规》重点规定了有关充装的安全技术要求。对气瓶充装站进行注册登记的目的,就是要把住充装关,对设备、人员、制度提出相应的要求,使之严格执行有关的规章和技术标准,按照规定进行充装操作,从根本上杜绝错装、超装和混装现象。另一方面,气瓶定期检验制度的执行,也要从充装单位把关,才能做到不充超检验期的气瓶。 劳动部门只对充装安全和充装质量提出要求,不涉及充装…  相似文献   

11.
从气瓶安全相关法规的实际应用和科学有效地控制气瓶充装,使用环节事故发生等方面阐述了“气瓶动态监管系统”(简称“系统”)的必要性、实用性,结构组成及其性能,为气瓶安全监管新模式提供了依靠。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铁道部贵阳车辆工厂设备科田发光同志来信,询问氧气瓶是否有使用年限。现答复如下: 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对氧气瓶没有规定使用年限。但由于氧气瓶属高压容器,有爆炸危险,规程中作了每三年进行一次技术检验的规定。根据检验结果,由技术检验者判定气瓶的安全可靠性。如能保证安全使用三年,即可打上检验钢印和下次检验日期,继续使用,到期再验,如此延续。定期技术检验不合格的气瓶,应作判废处理,不准再用。技术检验及其判定结果,由检验者负责;到期不检而继续使用;由充装单位和用户负责;使用不当由用户负责。 目前,国…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气瓶属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所规定的特种设备中的一种。由于高压气瓶内储存的气体的压力较高,并且所储存的有些气体易燃、易爆、助燃或者导致窒息,因此,对高压气瓶的储存、运输或者使用不当会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本期我们将向大家介绍高压气瓶充装、搬运、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4.
1前言 作为天然气汽车的燃料储存容器,天然气车用气瓶具有体积小、压力大、充装介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特性。新颁布的《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提出了对车用气瓶的安装过程实行监督检验的要求。规程要求安装单位应当取得车用气瓶安装许可证后.  相似文献   

15.
气瓶安全既是城市公共安全规制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和投诉的热点和焦点。本文以液化石油气钢瓶为例,对专用瓶固定充装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通过专用瓶标识的商标注册与保护,创新气瓶安全规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事故案例和对现行国家标准的分析,提出了气瓶充装场所防爆墙安全评价要点,从实践角度为防爆墙设计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7.
商志军 《安全》2016,37(4):63-64
各类气瓶在油田使用比较广泛。气瓶为特种设备,同时充装的介质是危险化学品,出现问题的概率高,发生事故后果严重。本文针对日常现场储存和使用发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各类气瓶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8.
薛志成 《安全》2002,23(3):30-30
气瓶是一种受压容器,盛装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具有易燃、有毒、助燃性质,极易引发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为此,必须加强对气瓶储运的防火管理。1.明确气瓶设计压力,按规定充装气瓶。2.使用高压气瓶时,人应站在气口的侧面,微微开启瓶阀以检验气瓶嘴是否通畅,然后经减压阀减压,才可正式放气使用。3.所有气瓶不能靠近明火,距离10m以上为  相似文献   

19.
气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流动式压力容器,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存在的危险性。本文按气瓶内充装气体的化学性质、状态的不同将危险性进行分类,同时介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要重视车用CNG气瓶的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燃油成本的提高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车用压缩天然气(CNG)气瓶在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同时,在充装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气瓶燃烧、爆炸等事故也屡屡发生,使车用CNG气瓶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