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机动车绿灯倒计时对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测等方法对机动车绿灯倒计时对我国驾驶员的心理及驾驶行为进行调查,解析机动车绿灯倒计时信号对驾驶员心理与驾驶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机动车绿灯倒计时既不利于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又降低了通行效率,因此得出应谨慎使用机动车绿灯倒计时的结论.同时建议采取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黄灯的含义进行修改,并在闯红灯抓拍系统中增设闯黄灯超速自动抓拍功能,以减少信号过渡期间超速抢灯现象的发生,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2.
基于交通安全的交叉口倒计时信号灯设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交通信号倒计时装置被国内一些城市广泛采用.在体现交通\"以人为本\"原则的同时,倒计时装置的应用也应注意其带来了一些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上的问题.倒计时会诱发一部分驾驶员在绿灯末尾时加速通过路口,和红灯变绿灯下一相时头车提前高速到达冲突点,可能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因而需要更长的绿灯间隔时间保证信号换相时的交通安全.由于绿灯间隔时间增长,交通信号倒计时装置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且不当的绿间隔设置还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冲突.因而应谨慎采用机动车交通信号灯倒计时装置,并应辅以绿灯间隔时间调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明确交通规则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绿灯倒计时信号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绿灯倒计时信号对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针对不同交通负荷与信号控制方式下的驾驶行为开展研究。选择大连市内的倒计时信号交叉口与非倒计时信号交叉口各2处,开展车辆行驶速度及不良驾驶行为调查。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2类交叉口在平峰与高峰时段的车辆行驶速度特性,同时对比分析上述不同条件下闯黄灯及违规变道行为的发生数量。研究表明,绿灯倒计时信号在绿灯时间末期,会诱发一部分驾驶员加速行驶通过交叉口;绿灯倒计时信号在平峰时段对闯黄灯行为数量的影响较小,而对违规变道行为的数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绿灯间隔时间对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对世界其他国家黄灯的界定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将国内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黄灯的界定与其进行了对比,指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黄灯的作用与定义的界定存在一定偏差;并运用汽车动力学原理及交通冲突理论,对驾驶员在绿灯间隔期间的驾驶行为以及车辆的行驶轨迹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黄灯时长及全红时间计算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黄灯时长以及全红时间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指出:科学合理的绿灯间隔设置是交叉口交通安全的保证;禁止车辆黄灯期间越过停车线以及取消黄灯都是不利于交通安全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就保障倒计时信号交叉口交通安全而言,适当设置倒计时信号灯绿灯间隔时间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南京一个道路交叉口,利用交通冲突理论,分析产生严重交通冲突的条件,考虑车流不饱和与饱和2种情况,得到在不发生严重交通冲突条件下的绿灯间隔时间,并通过实例说明.研究结果显示,在车流饱和状态下,头车与尾车均为大车时,头车以初速度零开始加速进入交叉口时绿灯间隔时间应最短;在不饱和状态下,头车与尾车均为大车时,头车以一定速度通过交叉口时绿灯间隔时间应最长;车流饱和时绿灯间隔时间应较短,车流不饱和时绿灯设置间隔时间应较长.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掌握路况判断的技术行驶速度相适应,是提高安全行的重要保证。笔者在此谈谈自己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人、车、路进行的综合分析,揭示了道路因素与交通事故之间密不可分关联度.提示办案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道路因素对交通事故形成原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论道路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人、车、路进行的综合分析,揭示了道路因素与交通事故之间密不可分关联度,提示办案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道路因素对交通事故形成原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是本世纪以来,工业发达国家一直为之困扰的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日趋繁忙,尤其是城市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要求城市道路交通必须承担前所未有的迅猛增长。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安全》2009,(10):88-89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是本世纪以来,工业发达国家一直为之困扰的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日趋繁忙,尤其是城市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要求城市道路交通必须承担前所未有的迅猛增长量。  相似文献   

11.
车路协同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两难区对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针对车路协同环境下交通信息获取方式及交叉口区域车辆运行特点,提出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在分析各种两难区问题改善措施的适用性基础上,确定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的工作流程,综合运用车速引导、动态绿灯时间延长和黄灯时间调整等3种措施降低车辆进入两难区的概率,并提出主要参数计算方法.运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笔者建立的两难区问题改善方法能使车辆闯红灯次数平均降低78.1%,且改善效果在低峰流量时优于高峰流量时.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理解和解决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问题,归纳与综述两难区定义、基本性质、驾驶员行为以及两难区管理与控制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脉络与最新进展。首先,描述与回顾2种两难区的基本定义与性质,总结两难区基本研究内容;然后,分析与总结两难区下驾驶员行为决策研究方法,指出驾驶员行为研究缺失与不足;最后,介绍两难区各类管理与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现有两难区研究基本性质还未明确与统一;在驾驶员行为决策方面,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分析;在两难区管理与控制手段上,所提出的各类交通管理与控制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两难区,其根本原因为城市道路交叉口环境与驾驶员的认知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vailable evidence referring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digital countdown timers (DCTs) in improving the safety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Methods: A systematic review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is (PRISMA) statement guidelines. Relevant literature was searched from electronic databases using key terms. Based on study selection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assessment, 14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the review. Findings of the studies were synthesized in a narrative analysis.

Results: Three types of DCT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intersection safety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Green signal countdown timers (GSCTs) reduced red light violations, type I dilemma zone distributions, and rear-end collision likelihood but increased crossing after yellow onset and had mixed impacts on type II dilemma zone distributions and intersection capacity. In contrast, red signal countdown timers (RSCTs) increased intersection capacity, although their effectiveness in reducing red light violations dissipated over time. Likewise, continuous countdown timers (CCT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tersection capacity but had mixed influences on red light violations and crossing after yellow onset.

Conclusions: Due to the limited and inconsistent evidence regarding DCTs' effects on intersection safety and efficiency, it is not sufficient to recommend any type of DCT to be installed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to improve safety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Nevertheless, it is apparent that both RSCTs and CCTs enhance intersection capacity, though their impacts on intersection safety are unclear. Future studies need to further verify those anticipated safe and operational benefits of DCTs with enriched field observation data.  相似文献   


14.
为预防冰雪道路环境中驾驶人因视觉感知错误引发交通事故,研究了冰雪道路环境对驾驶人视觉感知特性的影响,选择8名熟练驾驶人作为试验样本,且每2人一组,采用跟车调查的方法采集驾驶人对于自身感知车速和前导车车距的视觉感知信息,并利用非接触车速仪检测2辆跟驰行驶试验车的实际车速与车距,对冰雪条件与非冰雪条件下驾驶人的视觉感知信息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冰雪环境中驾驶人视觉感知车速比非冰雪环境中低5% ~ 14%;但当2辆跟驰车辆前后车间距在50 m内时,驾驶人在冰雪环境与在非冰雪环境中行驶时,其视觉感知的车距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驾驶员驾驶时使用不同手机导航方式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开展模拟驾驶试验,利用眼动仪获取4个场景下车辆行驶状态和驾驶人视觉参数;通过均值比较,方差和显著性分析,探究不同手机导航方式下驾驶行为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手机导航方式均造成驾驶分心,但分心程度不同;手持手机导航使驾驶人对前方和左侧区域的关注下降最为显著;使用导航时,驾驶人一般通过降低车速来减少分心带来的潜在风险,其中手持手机导航降低幅度最大;使用手机导航时,车辆纵向速度标准差更加集中,说明此时驾驶人对于车辆的控制变强。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