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2.
3.
4.
5.
周崇群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2(4):19-22
自动监测是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这主要因为它能连续反映环境污染的动态变化和及时监测.还能减少或消除手工误差.提高恻定精度,担负大量样品的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水质监测系统的构成和水质自动监测分析技术的分类与特点以及该技术的进展,着重谈了水质自动监测在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和在强化污染源监督监测与水源保护等应用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看法.并评论了对开展水质自动监测在认识上的两种片面观点. 相似文献
6.
7.
Excel在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常用的制图、水质类别判断、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和湖库富营养化指数计算等方面,用VBA语言编写了在Excel中运行的宏,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时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定义和目的,介绍了构成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6个子网,即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监测网、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和锰三角地区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了目前该网络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计技术体系、扩大监测网覆盖面、扩展监测项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刘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6):7-8
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为加强对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变化和出境污染物总量的监控 ,先期在长江、淮河、松花江、太湖等水域的 1 0个省界断面进行试点 ,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安徽省淮河王家坝水质自动监测站是先期试点的 1 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之一。由于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该省乃至全国仍处在试运行阶段 ,因此其管理、技术、装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尚有急需完善的地方 ,认真分析和思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有利于今后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作的发展。1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简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监测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由于跨界和跨部门等原因导致的流域水环境数据信息标准不一,无法有效共享、综合利用等问题,是目前水环境信息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充分调研水环境监测管理、政府规划与决策、科学技术研究和社会公众使用等对水环境监测信息的需求,以太湖流域为例,分析与水环境相关各种数据资源,研究流域水环境信息的数据体系及数据库体系,设计并建立流域水环境数据中心,初步完成太湖流域水环境数据的管理、分析及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为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综合管理做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13.
14.
15.
简要介绍了江苏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日常工作中的质控措施,重点就子站运行、中心站数据处理、人员岗位、管理制度4个方面论述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6.
试论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机制的建立及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在对环境监测数据审核重要性的认识,及其内容,依据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境监测数据审核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几点措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在获取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监控,把监测数据差错率消除在监测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