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古洪水研究途径及其在减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史料记载特点,提出了古洪水鉴别原则,并就历史洪水序列的检验、洪水发生频率的划分、洪水演变趋势的定量刻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实行洪水保险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回顾洪水保险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洪水保险与世界洪水保险的差距,根据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和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洪水保险措施:建立洪水保险准备金是进行洪水保险的前提,洪水保险的特殊性决定了洪水保险不可能是个营利性的保险,因此要保证洪水保险的正常运行必须有社会和国家的扶持,洪水保险机构应按流域设立,中国洪水灾害发生的空间特点决定了洪水保险机构只能按流域设置,洪水灾害发生的时间特点决定了洪水保险的对象必须是固定资产,而不应该是流动资产,遭受洪水灾害影响最大的是农田,因此农田应该是洪水保险的对象,不应该是种植在农田里的农作物,另外可以通过农业保险对不同农作物进行保险,洪水保险需要洪水风险的分析和研究作技术支撑,没有科学的洪水风险分析,洪水保险很难顺利进行,加强与洪水保险有关的各方面法律法规的建立,在洪水保险法中明确界定洪水保险的保险对象,明确保险双方的义务和权利。  相似文献   

3.
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研究——以福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风险图是标识区域洪涝成因、量级、特性、危及对象及应急对策等风险信息分布特征的一系列图的总称,当前已成为国内外城市防洪减灾工作中重要的非工程类措施之一。针对我国对洪水风险图的多元化需求,从不同服务目的出发对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进行研究。提出了洪水风险图分层编制技术,将洪水风险图划分为实际洪水淹没图、洪水风险预测图和水灾风险评价信息等3个层次,并根据分层设计原则对编制不同类型洪水风险图所需的既往洪水信息、洪水风险预测信息、水灾风险评价信息做了详细论述。提出将洪涝仿真模拟技术应用于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之中,针对洪水风险图的应用目的合理选定计算模型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与运行控制方式等,经模拟计算获取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需的洪水风险信息。  相似文献   

4.
洪水前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利华 《灾害学》2000,15(1):21-26
根据历史洪水和现有研究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洪水前兆 ,可以为洪水预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同时指出 ,为了提高预报精度 ,必须对洪水前兆进行综合分析 ,去伪存真 ,最终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北江大堤洪水风险图信息管理系统中仿真模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仇劲卫  陆吉康  李娜 《灾害学》1999,14(4):17-21
“北江大堤洪水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中洪水仿真模型的研究, 是根据北江大堤可能出现的溃堤风险,模拟了北江大堤溃决后保护区内洪水的演进过程,模型的计算结果提供的淹没水深、淹没范围、淹没历时以及流速等洪水风险信息, 为北江大堤洪水风险图的绘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浅论洪水的完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朋柱  姜彤 《灾害学》1997,12(1):88-92
对洪水、洪水灾害及洪灾损失重新进行了定义,并简要论述了洪水对家庭、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沁河流域全新世特大洪水及其重现期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沁河流域是黄河三门峡以下主要的洪水来源之一。由于沁河流域的实测水文记录时间较短,可以考证的历史洪水记录的时间尺度仅有百年左右,因此,如何延长古洪水、历史洪水记录的时间,就成为河口村水库项目设计洪水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以1982年洪水为参照,利用沉积地貌学方法,结合历史洪水调查的成果,对沁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的特大洪水进行了初步研究。1982年洪水是沁河流域最大的实测洪水;2480±100aBP的洪水是全新世已知的最大古洪水,其洪峰流量达到12900m3/s;沁河流域千年一遇的洪水洪峰流量为5000m3/s左右。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安徽省2007年的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系统研究淮河流域安徽省2007年的暴雨洪水特征,对降雨过程和暴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的主要暴雨特性是梅雨时间长,梅雨量淮河以北多、淮河以南少,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通过淮河干支流洪水过程和淮河干流洪水特征值的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的主要洪水特性是水位高、流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干支流洪水并发,洪水组合恶劣.虽然淮河干流经过了大规模的治理,2007年洪水期间沿淮启用了蒙洼等9个行蓄洪区,但淮河中游仍然持续高水位,润河集至汪集段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表明淮河流域洪水灾害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科学调度沿淮行蓄洪区、如何协调淮河与洪泽湖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该流域的洪水管理.  相似文献   

9.
谢俊举  李亚琦 《灾害学》2011,26(2):31-34
采用部分溃坝模型与堰流相交算法计算溃坝最大流量,并基于四次抛物线概化方法得到溃坝洪水的流量过程线;利用洪峰展平法将洪水波概化为三角形,对洪水演进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溃口宽度和溃口形态对洪水演进过程的影响;研究考虑不同溃坝条件下对溃坝洪水的到时、最大流量、水深和洪水历时等洪水演进的主要参数的快速估算方法,以实现对地震可能引发不同溃坝事件危害性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洪水预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人工神经网络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整个网络的信息处理,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等一系列优点,因而用它来进行洪水预报是可行的.对洪水预报问题,初步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洪水预报系统,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洪水等级的划分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许武成  王文 《灾害学》2003,18(2):68-73
分析了洪水要素的多样性和洪水的复杂性,提出了利用洪水重现期划分洪水安全度等级和利用标准面积洪峰流量划分洪峰标准等级的两种方法,并对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水等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嘉陵江流域洪水等级的建议划分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洪水重现期可以将洪水划分为12个等级,也可根据年最大流量距平值将洪水中长期定性预报分成7个等级.探讨了嘉陵江流域的洪水等级和中长期预报定性分级标准,还对嘉陵江流域1981年7月发生的洪水等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洪水灾害是影响荷兰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详细介绍了荷兰的洪灾管理体系,并以1993年和1995年冬季洪水实时管理过程为例,分析比较了这两次洪水的政府管理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洪险度及其灾害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闵骞 《灾害学》1996,11(2):80-85
根据洪水灾害成因,提出洪水危险度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论述洪水危险度在洪水灾害分析、研究和防洪减灾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C/S和B/S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开发了九龙江流域洪水预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采用了马斯京根矩阵解法、卡尔曼滤波实时校正、交互式调度方案生成、ASP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信息管理、洪水预报、洪水调度和系统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洪水的等级划分及其减灾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根据地震,风力等级的数学结构,提出一种洪水等级划分公式;对用等级表示洪水大小的减灾意义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美国防洪政策演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回顾了近300年来美国防洪战略转移的历史进程。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曾根据国家防洪与发展航运的需要,实施“堤防万能”的防洪政策,然而,1927年的大洪水冲毁了“堤防万能”的神话,迫使国会通过1928年的防洪法,进行水库、行洪区、分洪区与堤防协调防洪。随着联邦洪水及其它灾害救济费用的不断攀升,促使美国颁布1968年的洪水保险法与1973年的洪水灾害防御法,实行洪水风险区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以减轻洪水灾害。1  相似文献   

18.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体系(Ⅰ)——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洪水灾害系统的概念出发,首先阐述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洪水风险评估及风险类型划分;然后从指标选取原则、指标层次结构、指标量化、风险等级、风险指数等方面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接着分析了矢量面状及栅格点状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单元;最后,介绍了适合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空间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河北干流与渭河相遇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芳  邢大韦 《灾害学》1995,10(1):57-62
黄河北干流与渭河位于黄土高原,暴雨是洪水的重要成因.本文分析了近2000年的历史资料,提出该地区的洪水具有周期性,19世纪洪水达到高峰,20世纪洪水规模有所降低,并分析了黄河北干流与渭河及其支流径、洛河洪水相遇问题:四河相遇的概率很小,多形成特大洪水,两河相遇是较常发生的事件,多形成中等以下洪水。三门峡水库的淤积使该地区洪水灾害加剧.同时还分析了该地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洪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疆1996年7月洪水灾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者从暴雨形成的环境背景、暴雨水汽来源及路径、暴雨过程及洪水时空分布、洪水稀遇程度和洪水特点等对新疆96.7洪水进行了探讨,并综合野外考察结果,通过列述有关证据对洪水的成灾方式、致灾原因进行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