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内蒙古草地资源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三大牧区之一。处在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理位置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体。但当前草地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危肋着人们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其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农牧结合的功能、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民族众多 ,民族生存方式及资源利用形式的牧业化 ,构成了高原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通过剖析透视高原农牧结合的功能特征 ,认为高原已形成核心农区、农区边缘地带、核心牧区、牧区边缘地带等4种可供选择的农牧结合生产模式 ,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原农牧业的有机结合 ,才有可能切实加快推进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从而确保高原各民族人民的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3.
浅议西藏牧区能源与草地生态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高”和“寒”是其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这些地区极难生长树木和农作物,广泛分布着高寒草原植被和荒漠草原植被,薪柴极为短缺;加上地广人烯及交通不便,致使煤、石油制品等商品能源在牧区的销售水平很低,导致西藏牧区能源严重短缺,牧民长期以来都是用畜粪和草皮作为燃料以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用能,生产用能基本没有。由于人与草争肥(畜粪),以及草地得不到灌溉,使得西藏 和手草质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退化。本文就西藏牧区能源与草地生态环境的关系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4.
X37 9802609论我国牧区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赵淑银(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土保持通极/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一1998,18(1)一35~38环信S一48 牧区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重要的战略位置,牧区水土流失特点及成因同样存在着显著的特殊性。在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水土流失已成为主要因素。必须尽快引起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该文通过对牧区水土流失状况、特点吸成因分析,结合牧区自然条件、社会条件,论述了牧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以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制定适合牧区特点的水土保持方…  相似文献   

5.
孟宗沟小流域是长江源头高寒牧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通过沟道与坡面两方面的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增加地面、坡面植被,栏蓄径流,减少泥沙下泄,在防护效能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内蒙古包头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对全市22个典型农村牧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研究分析包头市农村牧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及饮用水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与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农村牧区饮用水。本次研究主要对农村牧区饮用水环境监测体系建立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选取农村牧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根据水质监测和调查结果分析了该地的饮用水安全现状和水质超标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农牧区用水安全问题。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以保证农村牧区的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根据锡林郭勒盟环境保护监测站2010年,对全盟13个旗县市区所辖农村牧区的42个饮用水供水点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研究分析锡盟农村牧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及饮用水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两大战略之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需要相应的指标体系来加以衡量。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已经在中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国内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情况。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上,本文重点介绍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并根据研究与应用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朱文琳 《环境保护》1996,(12):40-41,18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农业持续发展道路朱文琳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了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突出矛盾,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并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国政府多年来坚持的对资源的合理利...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与累积影响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阐述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内涵,分析可持续发展要求下传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弊端。累积影响评价在概念、目标与方法上与可持续发展一致,探讨了累积影响评价的特点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再生资源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较为全面系统论述了人类再生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及其内在联系,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观”思想的相溶性,并构筑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系统构造图,对启迪人们可持续发展理性思维具有一目了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巴斯夫是世界最大的化工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奉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纪念中德建交30周年,巴斯夫与中国工程院于2002年10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可持续发展专家集聚一堂,就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趋势、技术创新等诸多内容展开了讨论。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忠实伙伴,巴斯夫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承诺“言出必行”。巴斯夫的一切业务活动均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进行,一直努力将环保型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并率先对自己的产品和工艺实施了…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实现我国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可持续发展资源观的要点,针对我省资源结构现状及其优势与不利因素,从资源与人口,环境,发展的关系出发,进行资源开发利用评述,提出了我省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区域环境规划,提出了乡域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的基本观点.根据农村地区特点就规划的编制原则、规划项目、编制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入探讨,详细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编制重点,为乡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决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不可忽视的牧区水资源短缺,政府要制定严格的草原水产业政策,大力投入牧区水资源建设,统一管理和分配水资源,用经济技术手段开源节流,慎重对待牧区跨流域调水工程,以缓解畜牧业和其他产业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相似文献   

18.
浅谈我国旅游环境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良飞  张志杰 《环境与开发》2000,15(3):32-33,17
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旅游环境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实现我国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补偿给实施区带来许多影响,其有效性和持续性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全面评估生态补偿带来的影响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必要前提。基于多准则模糊分析模型,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对甘南牧民家庭进行调查,并根据分布区域将其分成纯牧区牧户、半牧区牧户和农区牧户,就实施生态补偿后对补给区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生态补偿的实施对区域发展的总体影响指数为3.39,影响程度较高,其中生态补偿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影响指数分别为3.11、3.58和3.71;②受生态补偿的影响,研究区经济发展缓慢,其中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化影响最高,纯牧区和半牧区农户的人均收入和农畜产品商品率出现一定的下降;③受生态补偿的影响,牧民在环保意识和自身技能提高方面在三组间没有很大差异,纯牧区牧民具有更好的就业方式和维权意识,半牧区和农区牧民则对监督意识、参与意识、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更深感受;④生态补偿对环境改善的影响程度最高,影响指数为3.71,纯牧区牧民感受最为强烈,其次是半牧区和农区。  相似文献   

20.
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论证及实践应用说明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