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广西红树林资源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忠华  胡刚  梁士楚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3):275-279,282
广西的红树林现有面积为8374.9 hm2,分布于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红树植物有15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1种,半红树植物5种,无瓣海桑为人工引种.红树林的建群种主要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海漆、老鼠筋和银叶树8种,主要群落可划分为8个群系,15个群落类型.红树林是广西的优势海洋资源之一,其动植物资源潜力大,生态景观旅游价值高,同时是良好的生态养殖场所.如何合理利用红树林资源,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是广东省重要的红树林湿地之一。据野外调查:(1)该湿地公园内共有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等真红树植物7种,其中无瓣海桑为国外引进树种;半红树植物有黄槿(Hibiscus tilioceus)、假茉莉(Clerodendrum inerme)等4种;常见的红树林伴生植物有厚藤(Ipomoea pes-caprae)、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等;(2)主要红树林植被群落有桐花树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群落等;(3)2018年迄今观察记录到鸟类8目21科34种,其中中国红皮书保护鸟类2种,即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和青脚鹬(Tringa nebularia);(4)为了更好地保护镇海湾的红树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建议今后从依法保护、保护与恢复相结合、先保护后利用等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多氯联苯(PCBs)对红树植物秋茄和桐花树的光合作用及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设PCBs浓度范围内,秋茄和桐花树能保持相对正常的光合色素水平,桐花树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降低的幅度要小于秋茄,而叶绿素a/b值升高的幅度也小于秋茄;各浓度组秋茄和桐花树幼苗根和茎的干物重与鲜重的比值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桐花树幼苗茎的干物重与鲜重的比值小于秋茄,而根的干物重与鲜重的比值大于秋茄;各浓度PCBs对秋茄和桐花树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均具有促进作用,桐花树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小于秋茄。研究表明:两种红树植物在所设PCBs浓度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对PCBs均具有较强的耐性,而且桐花树幼苗对PCBs的耐性要强于秋茄。  相似文献   

4.
2014年08月以深圳海上田园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修复湿地的环境质量状况、生物群落结构及植物健康状况等方面,对3个不同修复年限(6,10和12a)样地的生态修复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修复区水体和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河道区,但各修复区池塘水质均未达到国家海水Ⅱ类水质标准,不能满足水产养殖用水要求;各修复区已修复红树林的生物群落结构,红树植物高度和胸径相比自然林修复比例低于35.5%,得分均处于"差"的等级;红树植物健康状况方面,叶片酶活含量和光合特征随修复年限呈现增大的趋势,但仍处于"差"的等级;6,10和12a修复样地综合评级得分为1.61、1.69和2.07,均为"中",表明修复工程并未对湿地退化生境带来显著恢复,仅适度改善了红树林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红树幼苗对汞的吸收和净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砂培条件下用含汞海水处理的秋茄和桐花树等红树幼苗,其汞含量随着原培养液汞含量增加而增加.所吸收的汞大部分累积于根部,在1ppm汞浓度组,根部吸收的汞仅约有3%被转运到茎叶中.汞在根中的积累是与培养液汞含量呈双对数正相关.秋茄和桐花树根对汞的积累分别是原培养液汞浓度的16—174和16—100倍.桐花树和秋茄整株植物在四星期内吸收汞总量分别为原加汞总量的3.5—21%和3.2—37%.1ppm汞未对红树植物发生毒害作用,因此红树林对海水汞污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高位养殖中抗生素氟喹诺酮类(FQs)有较多残留,但目前关于红树植物对抗生素的吸收及器官转运特征鲜有研究.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分析了广东镇海湾的两种优势红树植物桐花(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candel)根、枝、叶中4种FQs—氧氟沙星(OFL)、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NR)的含量,用植物器官转移因子(PF)的方法评价了4种FQs在植物体内的转移能力,探讨了植物含脂率(LR)对器官中FQs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红树植物器官中均有4种FQs检出;OFL、NOR、ENR的含量在桐花树中为:枝(6.36~12.23μg·kg~(-1))叶(4.05~10.92μg·kg~(-1))和根(5.01~10.47μg·kg~(-1)),秋茄中为:根(6.27~24.70μg·kg~(-1))叶(5.74~10.98μg·kg~(-1))枝(3.63~7.00μg·kg~(-1)),CIP不符合此规律.4种FQs的根向枝/叶转移因子PFTL/R皆为PFTL/R(桐花树)PFTL/R(秋茄)1,说明桐花树、秋茄根部的FQs均可向地上部分大量转移,且桐花树根部向地上部分转运FQs的能力比秋茄强;桐花树对FQs有吸收及转运作用,秋茄的根则对FQs的吸收作用较强.LR的高低不是4种FQs吸收和转运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红树林湿地对榨糖废水中N、P的吸收和净化的可能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广东省湛江市榨糖厂入海废水排污口右侧生长的红树林群落中的三个种: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体内N、P含量的研究,探讨榨糖废水对这三种植物吸收N、P的影响以及红树林湿地净化N、P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红树林湿地对榨糖废水中N,P的吸收和净化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东湛江市榨糖厂入海废水排污口右侧生长的红树林群落中的三个种,秋茄桐花树和白骨本内N、P含量的研究,探讨榨放心水对这三种植物吸收N、P的影响以及红树林湿地净化N、P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泉州湾红树植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ICP-AES测定了泉州湾洛阳江河口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秋茄(Kandelia candel)根际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以及这2种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探讨了该红树林湿地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富集和储量情况。结果表明,2种红树植物根际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均表现为:Fe>Mn>Zn>V>Pb>Cr>Cu>Ni>Co>Cd,有效态含量均表现为:Fe>Mn>Zn>Pb>Cu>V>Cr>Ni>Co>Cd,部分重金属具有一定潜在的有害生物效应;Fe、V在2种红树植物根部的含量最高,Mn在叶中的含量最高,其余重金属未有明显的统一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2种植物根中Cu和Zn,Pb和V、Co、Ni,Cr和Zn,Zn和V,V和Co、Ni,Co和Ni之间互有明显协同作用;除Mn在叶中存在较强的富集能力(富集系数大于1),2种红树植物对其余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均较小,远达不到超富集植物的要求;秋茄和桐花树对Mn从根向叶的迁移能力最强,Cu、Cr、Zn在2种植物中的迁移系数均大于1,Cd在桐花树中的迁移系数也大于1,说明2种植物都有将这些元素向叶中输送的趋势,应注意其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引起的危害。2种红树植物中重金属总储量大小表现为:Mn>Fe(秋茄则Fe>Mn)>Zn>Cu>Cr>Pb>V>Ni>Co>Cd,其中Mn和Fe的总储量之和分别占到了总储量的97.7%(桐花树)和99%(秋茄)。  相似文献   

10.
红树植物对养殖水体中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沙井镇9个种植红树的鱼塘和一个无红树植物的对照塘水体中营养盐及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1 a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鱼塘中种植红树植物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种植不同种类及不同面积比例红树的鱼塘对N、P营养盐的降低效果无明显的差异,对照塘中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种植红树的鱼塘,其初级生产力亦远高于实验塘.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含苊、菲、)浓度分别为90、900或9000 μg/L时,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不同分解状态落叶碎屑对PAHs的吸附作用。结果显示:在相同PAHs浓度下,无瓣海桑、秋茄和木榄落叶碎屑对PAHs的吸附总量差异显著(p < 0.05),吸附率树种间也差异显著(p < 0.05)。当海水中PAHs的浓度为90和900 μg/L时,3种红树植物落叶碎屑对PAHs的吸附率均是无瓣海桑黑叶最高,分别为32.6%和35.1%。同一树种不同分解状态落叶碎屑对PAHs的吸附规律因树种而异:秋茄棕叶和黑叶对PAHs的吸附率均随着PAH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木榄棕叶和黑叶对PAHs的吸附率均随着PAHs浓度的增加,先上升(从90 μg/L到900 μg/L),然后下降(从900 μg/L到9000 μg/L);无瓣海桑棕叶对PAHs的吸附率是随着PAH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黑叶却随着PAHs浓度的增加,吸附率先是上升,然后下降。3种红树植物同一分解状态的落叶碎屑对单个PAHs组分的吸附率规律存在差异。同一树种同一分解状态的落叶碎屑对不同PAHs组分的吸附规律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野外采集了汕头国际湿地示范区内3种红树林湿地(苏埃湾天然次生桐花树林湿地、外砂河口人工种植海桑与无瓣海桑混交林湿地、义丰溪口人工无瓣海桑林湿地)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在实验室内分析了沉积物的多环芳烃、有机碳和黑碳含量.研究了多环芳烃在3种不同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以及沉积物有机碳、黑碳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环芳烃在天然次生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累积量显著高于人工恢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的累积量;不同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吸附和累积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多环芳烃的组成成分相似,主要组分为菲、荧蒽、芘和苯并(b)荧蒽;除义丰溪口红树林湿地外,多环芳烃在另外2个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吸附和累积都具有林内含量高于林边缘,林边缘含量高于低潮光滩的特征;有机碳和黑碳对低环多环芳烃的影响不显著,但对高环多环芳烃影响显著,黑碳较之有机碳对高环多环芳烃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红树植物对汞的富集能力和影响因素,对我国几种主要的红树植物的汞含量、沉积物总汞含量和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主要红树植物的总汞含量范围为817.5~3 197.6 ng/g,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和器官差异.秋茄汞含量为(1 579.4±1 326.8)ng/g,桐花树为(2 115.1±1 892.3)ng/g,白骨壤为(2 159.3±1 678.7)ng/g,木榄为(2 566.5±821.6)ng/g,海漆为(2 104.3±1 661.8)ng/g,无瓣海桑为(3 197.6±2 782.8)ng/g,老鼠簕为817.5±632.3 ng/g,红海榄为(1 801.8±1 255.4)ng/g.各种红树植物对汞的吸收能力的顺序为:无瓣海桑木榄白骨壤桐花树海漆红海榄秋茄老鼠簕.我国主要红树林地区表层沉积物的汞形态主要为易挥发态,其次为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或可交换离子态,少量为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少量甚至没有.只有深圳红树林沉积物中的汞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硫化物及有机物结合态.无瓣海桑的茎和叶,海漆叶的汞含量与易挥发态汞、可交换态汞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大多数红树植物的茎汞和叶汞含量与沉积物的总汞含量、不同形态汞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红树植物富集的汞来源多样,且这些不同来源的汞在植物体内可能是能够迁移的.  相似文献   

14.
盐度对海洋污损动物藤壶附着红树幼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5年4月和5月研究了厦门海沧吴冠滩涂人工红树林种植区秋茄幼林上藤壶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1)秋茄幼林植株上附生有藤壶4种,分别是:纹藤壶(Balanus amphitrite amphitrite)、白脊藤壶(B.albicostatus)、白条地藤壶(Chthamalus withersi)和网纹藤壶(B.reticulates)。其中纹藤壶、白条地藤壶为主要种。(2)藤壶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为聚集分布。分布型随所处位置海水的盐度变化而变化。平均盐度超过19的潮滩上藤壶危害明显加重,影响了秋茄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5.
红树林种类识别对于研究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铁山港红树林区为研究区域,以国产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数据为数据源,分析区内各种红树林的光谱特性,并结合多项植被指数(RVI,NDVI,VARI和NDGI)信息,采用联合稀疏表示分类器进行红树林种类遥感识别。本文主要分析了桐花树、海漆、白骨壤、红海榄、秋茄、海桑、木榄这7种红树林种类以及陆地灌丛、泥滩、草地这些非红树林种类的几项植被指数,并结合多光谱图像的几何空间与光谱特征空间,采用联合稀疏表示算法进行红树林种类分类。利用组合光谱和4种植被指数信息进行分类可以达到最好的分类效果,总体精度为95.37%,kappa系数为0.9347。实验结果表明:光谱特征结合植被指数信息进行分类能提高分类精度,四种植被指数中NDVI对于区分红树林种类具有更大的贡献,联合稀疏表示分类器在红树林种类识别中表现出优异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温室中建立模拟红树林植物秋茄湿地系统,系统包括1年生秋茄苗、底泥和潮汐海水,分别用正常、5倍和10倍浓度的人工制备的城市污水每周定时、定时对模拟系统污灌2次,持续1年。用以研究营养污物N在系统中的分配循环及被净化的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系统中的污水N主要留存在土壤中,留存在植物中只有一小部分,4个处理污水浓度组植株中N元素周转期衣次为4.1年、4.9年、5.3年和4.3年,比20龄的秋茄群落N周期  相似文献   

17.
红树林系统处理牲畜废水营养盐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种盐度条件下(淡水与盐度30的人工海水)通过温室盆栽系统对比研究了2种主红树植物木榄和秋茄对牲畜废水的处理效应。牲畜废水的加入使植物体P含量增加1-4倍,N含量增加0.04-1.30倍。淡水条件 下秋茄和木榄系统N的处理效率分别为84.3%和95.5%,海水条件 下则为92.7%和98.0%,淡水条件下秋茄和木榄系统P的处理效率分别为79.2%和91.8%,海水条件下则为88.0%和97.8%,盐度对秋茄植物体N的去除无显著效应。2种植物体对P的处理效率为4%,远比N的处理效率低,废水来源的营养 盐大多被土壤去除。  相似文献   

18.
无瓣海桑海滩人工林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内的5年生无瓣海桑海滩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样方调查和采样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无瓣海桑人工林的营造对土壤和红树树种等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无瓣海桑人工林的营造。使林下土壤的结构组成得到改良.含盐量升高。pH值降低.有机质和全N.P,K含量增大。无瓣海桑人工林还促进了乡土红树树种的生长和天然更新.同时加快了陆地向海洋的拓展。经比对.无瓣海桑人工林的生态影响较14年生秋茄人工林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