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宠物与环境     
现在,城里人养宠物的越来越多,以猫狗为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谁也不便多加非议。有些媒体也“好风借力”,为增加读者面,把养宠物煽乎得云山雾罩,养宠物的人兴致大增,却干扰了不养宠物的人,连小孩出门都关照一句:“躲着点狗!”不能不说是个“环境”问题,试举几例:所见:笔者一次从塔楼高层乘电梯,中途上人时,身边一位小姐一声尖叫,吓我一跳。待我定睛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电梯门开启后,一条狗张嘴伸舌冲着那位小姐,难怪她吓得尖叫。原以为是有人上电梯,却不想一中年妇女怀抱的狗“捷足先登”,且“狗视眈眈”,…  相似文献   

2.
城农 《环境导报》2003,(10):20-2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宠物热”迅速地“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养猫、养狗、养鸟已成为都市生活中的“时尚”。穿戴着奇装异服的小狗、蜷依在主人膝上的小猫、啾鸣于笼子里的观赏鸟、带着鸽哨盘旋在小区上空的鸽群构成了一道道旖旎的风景。当人们沉醉于人与动物和美相处的氛围中时,宏物传染病的阴影正在慢慢逼近。  相似文献   

3.
韩浩月 《环境》2004,(6):36-37
小区里四处奔走的是狗,漂亮姑娘怀里抱着的是猫,网络上曾风行过一阵养电子鸡,现在据说不少国家的地铁在乘客刷卡进站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宠物卡通形象点头微笑致意,就以我现在使用的这台电脑来说吧,不仅安装的瑞星杀毒软件的桌面宠物是一头狮子,正在敲字的WORD文档右上方,还有一只懒洋洋的猫咪正伏在那儿,不时地摇摇尾巴、打几声呼噜——我们真的进入离不开宠物的时代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民间豢养宠物凤气大盛。尤其是城市,养狗养猫已成时髦,虽说由此带来的生活情趣确实也为社会增添色彩,但因卫生防疫措施不力而造成的“狂犬病”却使人们损失惨重。至于生存空间已很狭窄的大都会为了接纳狗朋猫友,免不了要付出环境多多少少会被污染的代价,这也是人类与动物亲和的两难选择吧。过去只听说西方人爱养狗猫,花样百出,究竟怎样?不得而知。到了美国(这里堪称西方的代表)才知道,美国人爱狗爱猫确是一往情  相似文献   

5.
新龟兔赛跑     
<正>2014年1月12日,三门峡市甘山滑雪场举行人与宠物趣味滑雪赛,考验了主人与宠物的相互配合能力。参赛宠物分别来自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共计40余组参赛者,一个主人与一只宠物为一组。比赛现场,各种各样的宠物一一闪亮登场,趣味十足、"萌"翻观众。比赛中,不仅有狗、猫和大公鸡等  相似文献   

6.
陈文娜 《环境》2009,(5):26-29
养宠须知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彭建军教授提醒,在未规范管理的宠物市场状况下。为了免于无知犯法的牢狱之灾,也从真正意义上宠爱珍稀野生动物,现在养有宠物的人们应该马上带上宠物到权威的物种鉴定部门鉴定,确认是否属于濒危的珍稀野生动物。如果是第一次领养宠物,应该第一时间带宠物到宠物医院做体检,注射疫苗,隔离一段时间之后再领回家里饲养。对于已经在养的宠物,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定期注射疫苗。  相似文献   

7.
正在香港社区里,会有一些店铺在门口摆放一些写着免费的物品供有需要的人自取。例如有家宠物救助店门口有个架子,上面经常会放一些小袋装的猫粮、狗粮,供路人取用,拿去喂流浪猫、狗。此外还有人放了一些宠物用品和书籍在上面。架子上的物品流通很快,有些早上还在,下午就没有了,大概是被需要的人拿走了。  相似文献   

8.
警惕宠物病     
吴继星 《环境》1996,(5):17-17
“生活好了,养养宠物,有益身心,无可指责。”许多宠物爱好者如是说。日本、美国等国宠物热时兴较早,既领略了其中的情趣,也尝到了一些苦头。例如,仅美国每年被宠物咬伤者高达50万之多。可怕的是,许多感染巴斯德氏细菌病的患者,就是被宠物那看似无关紧要的轻轻一咬,其典型症状轻者引起咬伤处肿痛,重则导致发烧或引起并发症。重要的宠物有狗、猫、鸟类  相似文献   

9.
张阳光 《环境》2002,(7):36-37
狗拉雪橇在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东北人的乌拉爬犁,但对赫哲人的狗拉雪橇,却很少了解。其实在养狗驯狗和用狗上,他们决不亚于闻名世界的爱斯基摩人。据专家介绍,早在清朝的一些文献中,就将赫哲族地区记载为使犬部落或犬国。这是由于赫哲人养狗习俗的特点而给予的别称。狗对赫哲人来说十分重要,它不仅是生活的忠诚伙伴,也是拉雪橇的优秀能手。当猎人在深山遇到  相似文献   

10.
巴黎人喜欢养狗。据初步估计,巴黎市内有狗五十万只;由于管理不善,到处都是狗粪,每条街道的人行道上每年要清理狗粪二十多吨,因此成为影响巴黎环境的狗粪污染。巴黎本来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城市,现在由于狗粪污染,已经大煞风景。为了消除狗粪污染,市政当局每年要花费三百万美元作为清理和消毒等费用。鉴于巴黎狗粪污染的教训,欧洲的一些环境专家们认为,对城市内养动物应及早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不少城市都将治理“黑狗”作为建设“文明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狗粪、狂犬病、恶狗伤人被视为是一种“城市病”。尽管各大城市均已制定了严厉的“限养法规”,但是“狗污染”的情况却似乎有增无减。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城市管理、生活方式、动物保护等方面要进一步与世界文明接轨,关于养狗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这也许是一种“文化的冲突”。然而中国的“狗文化”并不都是外来的。中国人养狗的历史久远,打狗的文化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有人说,打狗运动起源于战争时期。当年的抗日游击队转战于“高…  相似文献   

12.
猫、狗、兔等是现代人家庭中的宠物。然而,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界,这些宠物曾触发了惊心动魄的生态爆炸,给人类上了一堂深刻的生态平衡课。 1850年,英国移民把20多只家兔带到澳大利亚南部的维多利亚州。由于澳大利亚没有豺、狼、虎、豹、狐、鼬等食肉动物,兔子高枕无忧,加上那里的环境很适合兔子的生长,因此这些来自欧州的“长耳使者”便迅速繁殖开来。它们冲出公寓,沦为野兔。短短3年时间,野兔便达到饱和点。接着,庞大的兔群以平均每年113公里的速度向澳大利亚北部、西部  相似文献   

13.
《沿海环境》2002,(8):19-19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各式各样的宠物,有的还拿它们当自己孩子一样看待。但在与宠物亲近的时候,一些疾病也可能传染给人类。以下向读者介绍了几种比较常见的宠物病,这些疾病能在动物和人之间交叉传染,危害较大。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由弓浆虫引起的寄生虫病,这种病能在包括人、猫、狗、猪、羊在内的20多种动物之间互相传染。弓浆虫在猫体内以有性繁殖的方式生存,而在其他动物的体内则以无性繁殖的方式生存。急性感染时有呼吸困难、咳嗽、高烧等症状,还会造成体表淋巴肿大、腹部皮肤及耳部淤血斑。当虫体侵入到动物眼睛和大脑时…  相似文献   

14.
正香港有许多人养狗,走在街头经常能看见出来遛狗的人。于是街头的垃圾箱除了普通垃圾箱外,还有扔狗狗排泄物专用的垃圾箱,走不远就能看见一个,挺常见的。遛狗的人会随身携带塑料袋或者纸张,待狗狗排泄后,捡起来扔到附近的狗粪垃圾箱。有次在街上还看见一个女子放张纸在狗的身体下面,然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我有幸随秦俑馆馆长吴永琪研究员一起到澳洲悉尼、墨尔本、堪培拉、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等地讲学和考察。来到这片堪称世界环保一流的大陆,对其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留下深刻印象。 掠影   每天早上起来,我会在公园或马路上看到一些人带着心爱的狗在晨练,狗的主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塑料袋。这是为什么呢 ?一打听才知这塑料袋是准备随时捡狗粪的。难怪,这里马路和公园里见不到一点儿狗粪。澳洲人自觉的环保意识,使我顿生敬意。   我不论是在飞机上俯视,还是在澳各大城市倘徉,没有看到一座烟囱。一问澳洲朋友才知,澳政府为了…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09,(4):44-44
一直以业北京昌平区白浮村京密引水渠边的一片小树林里异常热闹。据悉,这是北京最大的宠物墓园,现有1000多只小动物,包括猫、狗、兔子、热带鱼、猴子长眠在这里。据了解,在这个墓园中安葬一只宠物,包括火化、墓室、认养树木,基本费用在500元至800元之间,如果加上丧葬用品,花费数千元也属平常。  相似文献   

17.
王辉  吴玉华 《环境》2003,(12):26-26
很多女性喜欢养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还常常把它们抱在怀中与其亲热,甚至与宠物“吃住不分”。  相似文献   

18.
杨伟利 《环境》2006,(8):53
珠江横渡是一块“试金石”,能够很好地检验珠江广州河段的整治效果。其实,还有一群人,他们也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珠江泳者,因为热爱游泳、热爱珠江,这群人一年365日都没有离开过珠江。在滨江西路,在船锚雕塑旁边的江水里,他们就聚集在这里,或跳水激游,或带着宠物逡巡而行。珠江是一条航运通道,在没有安全防护和救生设备的情况下,广州市政府不提倡市民在江中游泳。当问及安全问题时,一位老伯告诉记者,他们也只是在近岸游一游,再加上从小在水边长大,应该不会有危险情况发生,记者在实地看到,这个地方是江流的岔道口,相对来说比较适宜游泳。因…  相似文献   

19.
王廷兆 《环境》2002,(10):27-28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小城市兴起了一股股宠物热。据报道,在北京市防疫部门登记、注册的宠物猫和狗各有6万多只,而没有注册的远比注册的多,北京市民拥有的各类宠物至少在40万只左右,每年为此消费达2000万元。宠物病染主人浙江省某地一名48岁的妇女,因发烧、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10天而住院,用各种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后,高烧仍不退,肿大的淋巴结也未缩小,被诊断为恶性淋巴瘤。后因身体日趋衰弱,全身淋巴结日益肿大,转省人民医院治疗,经专家会诊,才确诊为“猫抓病”。询问病史,得知患者酷爱养猫,日常与猫为伴。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已发生过许多起因食用污染了的粮食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六十年代,英国几千只火鸡的死亡使这一问题尖锐化。七十年代末期,肯尼亚又发生了大批牲畜和狗突然死去的事件,并且在许多热带国家内,还发生了有人死于神秘的中毒事件的情况。在这些惨案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粮食,是当时英国喂养火鸡的饲料。在工厂加工、混合、带有动物饲料专用商标的玉米和谷物,是肯尼亚喂养牲畜和狗的饲料。死于神秘中毒事件的人也都是以玉米或谷物为粮食的。其实,所有这些食品早已被称作霉菌的真菌微小物种污染了。许多真菌会产生所谓真菌毒素的有毒物质,如果食用了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