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是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的核心.首先对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分类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确定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包括拟静力法、滑块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和试验法,并做了简要评述;最后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赤平极射投影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平极射投影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中,可以根据边坡的结构面的空间组合关系,做出边坡稳定性状态的初步评价,并进行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计算。本文在万州九龙W2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中,应用赤平极射投影法计算稳定性系数,并通过极限平衡法的计算验证,表明该方法是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软弱夹层中岩土体应变软化特性对矿山边坡变形体稳定性的影响,基于线性应变软化M-C模型,提出了容重增加法分析矿山边坡变形体渐进破坏的方法。以四川某石灰石矿区高边坡平台变形体稳定性分析为研究对象,选取两个典型的工程地质剖面建立矿山边坡稳定性FLAC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软弱夹层含水量对矿山边坡变形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与极限平衡法进行对比,验证容重增加法计算边坡安全系数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最后以剪应变增量为变化指标,描述了矿山边坡变形体渐进破坏的全过程。结果表明:①软弱夹层含水量增加,会增大边坡失稳的风险,同时其应变软化特性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更显著;②容重增加法初始状态下的边坡安全系数与极限平衡法峰值状态下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值相当,极限平衡法采用残余强度指标计算得到的边坡稳定性结果偏于保守,建议采用容重增加法稳定状态下边坡稳定性的计算结果评价边坡变形体的稳定性;③随着计算时步的不断增加,基于线性应变软化M-C模型的容重增加法,可以全面、直观地描述矿山边坡变形体渐进破坏的全过程,可为矿山边坡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实践中,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众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不相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尤为关键。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岩质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首先阐明了如何建立模糊评判体系以及权重和隶属度的确定方法,然后以某岩质边坡为实例,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糊评判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该方法真实、有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水河大桥桥墩边坡地处广乐高速深水河大桥段,其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桥墩桩基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和整段广乐高速的工程进度。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对深水河大桥桥墩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赤平投影法作图初步分析边坡局部可能出现的组合滑面破坏模式,再取典型的楔形体进行破坏模式分析,定量计算主要是采用Bishop法分别计算该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从而对该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以便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众多,强度折减法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基于有限元软件,运用强度折减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了各折减系数下边坡土体水平位移和塑形应变趋势,合理的确定了边坡的安全系数。同时应用极限平衡法对强度折减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指出了强度折减法的优越性,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局地气象暴雨集中,极易诱发公路边坡等地质灾害,对通行车辆及人员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通过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综合指数法建立了山区公路边坡稳定状况快速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智能手机终端与高德地图服务,利用Android二次开发技术,综合集成地图、气象、边坡等数据,研发了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系统(MS-APP)。该系统可以辅助用户进行道路安全线路规划,动态提醒通行人员边坡危险性等级,预防灾害造成重大损失。通过案例应用与检测,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在山区公路灾害防控方面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赖书林  张宇明 《环境》2007,(6):100-101
以珠海市美丽湾后山边坡为例,分别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与极限平衡法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对岩质高陡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再综合两种分析结果得出评价结论,是以提高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广泛分布的山区不时会遇到将输电线塔建立在危险陡坡的情形,开挖陡坡将截断原有支护结构,边坡的稳定性成为输电线路建设中的关键突出问题。以某输电线路新建铁塔岩质边坡工程为依托,在现场调研与结构面测绘的基础上,确定优势结构面,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定性分析其潜在破坏模式,并通过3DEC离散元方法定量评价了截断原支护结构的边坡稳定性和新增支护后新建铁塔的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开挖边坡并截断锚索,会造成边坡开挖面附近产生较大变形,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小于1,无法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在开挖前对边坡增加锚索和抗滑桩(兼塔腿)加固支护,边坡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可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动态局部双强度折减法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双强度非等比例相关联折减法和最小强度折减路径理论对以往的强度折减法进行改进,避免了以往双强度折减时比例系数选择的盲目性,所得的边坡稳定性系数更符合最小值理论,并结合动态局部折减法实现了边坡中滑动带形成的动态演化过程。综合以上方法提出动态局部双强度折减法,通过对某一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动态局部双强度折减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边坡破坏过程中岩土体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发挥程度,可模拟边坡失稳的动态演变过程,所得边坡稳定性系数与通用条分法所得结果更为接近,并且所得边坡稳定性系数、塑性区面积及边坡位移量均小于传统强度折减法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