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蕊  高圣喜  樊杰 《环境工程》2012,30(6):85-87
本钢钢渣资源化项目建成前,本溪钢铁集团的钢渣处理一直是采用热泼和炉前粒化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处理方法的问题,渣铁分离不好,造成了大量渣钢流失,尾渣无法利用,污染环境并且占用大量的土地。介绍了本钢钢渣资源化项目中选用热闷法及热闷装置处理转炉钢渣,经过两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熔融钢渣池式热闷在新余钢铁钢渣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王纯  钱雷  杨景玲  范永平 《环境工程》2012,30(4):90-92,113
介绍了钢渣池式热闷新工艺应用于新余钢铁集团钢渣处理工程的情况,并将其与原有钢渣处理工艺在处理效果上相对比,发现应用钢渣热闷处理工艺,最大限度地消除钢渣的不稳定因素并实现金属铁与其他连生体的充分解离和尾渣充分利用是钢渣资源化处理利用的最佳途径,采用钢渣热闷处理工艺后钢渣产品中渣钢品位在85%以上,磁选粉铁品位达到40%以上,尾渣铁品位降至1.6%,钢渣中f-CaO含量小于3%,且钢渣粉化效果较好,满足用于生产钢渣微粉的原料要求,为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田广银  张凌燕 《环境工程》2016,34(12):126-128
综合分析了珠海中冶环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50万t/a钢渣生产线所采用的熔融钢渣辊压-有压自解技术的特点,及其在2014年的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结果表明,熔融钢渣辊压-有压热闷自解处理技术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时间短、尾渣稳定性好等特点,是实现钢渣高价值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转炉钢渣无害高效利用技术——生产钢渣熔融水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转炉炼钢的过程中添加少量外加剂,调整冶炼渣的化学成分,使其接近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冶炼后的液态渣经过热泼等处理即成为水泥熟料。该熟料加入5%~7%石膏经过磨细可生产出325~#以上的钢渣熔融水泥,采用该技术既不影响炼钢的生产质量、炉龄、能耗及操作等,又使钢渣变成质量稳定的水泥熟料,这是转炉钢渣无害高效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郝以党  吴龙  胡天麒  张艺伯  吴桐 《环境工程》2015,33(2):105-108,79
目前铜渣资源化利用主要采用选矿法,处理后仍有大量尾渣无法有效利用。故将铜渣视为含有铜铁金属、高氧化硅无机材料且含高热值的资源,对铜渣进行资源化处理。熔融条件下对铜渣进行还原处理回收含铜铸铁,尾渣用于制备矿棉,实现了熔融铜渣的高附加值利用。该技术处理铜渣产品附加值高、能耗低,且具备一定的市场空间,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转炉热泼渣、铸余渣、转炉滚筒渣、铁水脱硫渣、电炉热泼渣和电炉滚筒渣作为吸收剂,进行湿法脱硫工艺的实验研究。通过分析钢渣微粉的粒径,钢渣微粉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反应机理,研究钢渣微粉种类、钢渣微粉浆液的质量浓度、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实验结果与经济性因素的情况下,适宜工艺参数是铁水脱硫渣微粉作为吸收剂,采样时间为10 min,液气比为15.0 L/m3,钢渣微粉浆液的质量浓度均为5.0%,其脱硫效率可达66.82%  相似文献   

7.
钢渣处理技术的环境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钢渣弃置堆积,不仅成为环境污染源,而且占用大量的土地。目前钢渣处理技术较多,其中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冷弃法、热闷法、热泼法、浅盘法、水淬法、风淬法等。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主要钢渣处理技术进行评估,定义了生命周期评估边界和清单指标,建立了清单计算模型,得到了不同钢渣处理技术的生命周期清单。为了提高结果的可信性,对模型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滚筒法和风淬法的环境性能较好,是值得推广的钢渣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张艺伯  朱荣  吴铁  韩志强  胡天麒  张硕 《环境工程》2015,33(12):163-166
目前我国钢渣综合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导致体积安定性不良,影响其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本文提出采用还原法分离钢渣中的铁元素,同时利用硅质、铝质等辅助组分调整了尾渣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钢渣含铁量降低促使其化学组成显著变化,硅质、铝质添加剂对重熔钢渣的安定性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氧气顶吹转炉每炼一吨钢,一般产生二百公斤左右的钢渣。对钢渣的处理及利用,长期以来没能得到很好解决。过去,一直沿用弃渣工艺,这需要大量的渣缶,运输设备等,而且钢渣丢弃后,占用农田(每万吨钢渣约占地一亩),污染环境。渣中还残留6%左右的可选废钢,14%可还原的铁、锰,约35%有效氧化钙、氧化镁,也都一併弃掉。为解决钢渣的治理和利用问题,在冶金部和太原钢铁公  相似文献   

10.
吴跃东  彭犇  吴龙  闾文  张国华 《环境工程》2021,39(1):161-165
我国每年有超过1亿t的钢渣副产品产出,但目前国内钢渣综合利用率低,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尤其是在道路建设和钢铁企业内循环利用方面。针对钢渣安定性以及尾渣资源化利用问题,对国内外现有钢渣预处理技术以及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论述。而国内新一代钢渣辊压破碎-余热有压热闷技术,实现了钢渣处理的装备化、环境友好化和高效化,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基本克服国内外多种传统技术存在的适用性小、安定性差以及污染等问题。同时,建议应开发高附加值、低排放的新型综合利用技术,改变利用技术单一的现状;对钢渣进行深度的基础研究,力争解决钢渣的低膨胀性问题,改变钢渣无法在结构混凝土中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