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田固体废物的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油田3个区域井场的废弃钻井液和取自集输站及注水站的油泥(砂)等两种固体废物进行急性生物毒性试验和浸出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油田的废弃钻井液急性生物毒性相对较大,油泥(砂)不具有急性生物毒性;这两种固体废物均不具有浸出毒性和腐蚀性。  相似文献   

2.
3.
文章分析了废弃钻井液的研究现状及处理方法,包括:简单处理再利用法、注入安全地层或井的环形空间法、回填处理法、MTC转化技术法、固液分离法、坑内密封法、土地耕作法、再回收利用法、微生物降解法、固化处理法。得出:固化处理法为各大油田最为常用的处理方法,前景较好。开发并研制高效环保的固化剂或复合固化剂,降低处理费用,固化体的再次利用等是废弃钻井液固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川渝地区废弃钻井液成分复杂、污染危害大的特点,提出利用微生物法处理废弃钻井液的方法。通过菌株分离、菌株筛选、菌株对废弃钻井液的降解利用实验筛选出8株降解菌株,进行了废弃钻井液的降解利用情况研究,表明筛选出的降解菌株均能够以废弃钻井液为唯一碳源,具备了快速分解废弃钻井液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钻井废弃泥浆组成的基础上,对泥浆体系进行稀释、酸化处理,以硅改性聚合氯化铁为破胶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破坏钻井废弃泥浆的胶体体系,采用固液分离方法使泥浆液混凝脱水。试验表明:稀释倍数为4倍、pH值为5、2.5%改性聚合氯化铁为破胶剂、0.25‰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0.8%N-626为去油剂,离心分离后泥饼中石油类含量低于3‰,混凝产生的絮体大、脱水率高、残渣稳定性好、无造浆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废弃聚合物钻井液中污染物的特点,对采用破胶脱稳、废水膜过滤和废固相修复处理的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处理剂及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优化出适宜的工艺条件:最佳破胶剂BZ-PJ的最佳加量为9g/L,助凝剂BZ-PAM的最佳加量为5mg/L;废固相修复的最佳配方为:2%BZ-PJ与2%BZ-XF与4%BZ-GD。对膜过滤处理后的废水及废固相浸出液进行污染物指标分析,其中COD、色度、石油类均能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钻井液遗传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测试了大庆油田废钻井液、聚合物体系钻井液、三钾聚合物体系钻井液的压滤液和全泥浆的生物毒性,评价结果表明:大庆油田钻井液遗传毒性很低或基本为无遗传毒性,废钻井液除大部分回收利用外,剩余部分在井场就地掩埋处理,不会通过环境介质对人群产生致癌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废弃钻井泥浆的固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建  李进强 《四川环境》1994,13(4):28-31
废弃钻井泥浆的处理是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业中人们极为关注的。文章在分析废弃钻井泥浆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化学稳定与固化处理试验研究得出以水泥为主,烟炭,石灰等为添加剂的固化剂配方,实验结果表明,经固化处理的废弃泥浆,其固化产物重金属浸出率低,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抗氧强度,从而能有效地降低废弃泥浆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文中还对各种辅加剂对固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泥水盾构废弃泥浆固液分离性能,提高泥浆固液分离效率,采用化学絮凝的方法对建筑废弃泥浆快速泥水分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开展了不同种类聚丙烯酰胺(PAM)作用下废弃泥浆絮凝沉降试验、颗粒级配试验及浊度试验研究,考察了药剂种类(APAM、NPAM、CPAM)、分子量及用量对废弃泥浆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APAM和NPAM对废弃泥浆固液分离效果显著,CPAM对废弃泥浆并无明显絮凝作用;对于APAM而言,当其分子量分别为1200万,1600万和1800万时,废浆絮凝效果最佳时的添加量分别为0.35g/L、0.3g/L和0.25g/L;对于NPAM而言,当其分子量分别为1200万,1600万和1800万时,废浆絮凝效果最佳时的添加量分别为0.3g/L、0.3g/L和0.25g/L,且在最佳添加量的情况下,底泥体积、底泥含水率和上清液浊最小,泥浆粒径参数D50最大;APAM与废弃泥浆颗粒之间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吸附架桥连接”,NPAM与废弃泥浆颗粒之间的作用方式主要是“电性中和”与“吸附架桥连接”。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发光海藻快速检测钻井液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借助一种发光海藻Pyrocystislunula可以快速、准确地对钻井液毒性进行检测和评价,利用此原理设计的便携式毒性测试仪已经问世。文章介绍该方法的检测原理和步骤,并对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大庆油田钻井液幼鱼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荐的毒性试验鱼种(幼鲤鱼),对大庆油田废钻井液、聚合物体系、三钾聚合物体系钻井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出三种钻井液LC50值、钻井液浓度值和95%可信度的浓度范围;采用美国糠虾试验法钻井液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并对钻井液中主要化学添加剂毒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庆油田三种钻井液均属于无毒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废钻井液固液分离处理用化学剂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废钻井液固液分离处理要求,通过试验优化出两种无机破胶剂,同时对该处理用化学剂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评价。结果表明,所合成阳离子聚合物与无机破胶剂配伍使用可以保证滤出液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且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用滤出液配制处理液进行反复处理,效果同用清水配制处理液处理相当,可节约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13.
油气田钻屑与废泥浆固化处理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钻井废弃泥浆流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必须对废弃泥浆进行固化处理。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筛选出了分别适合于钻屑与高密度(ρ〉2.0g/cm^3)、中密度(ρ=1.6g/cm^3左右)、低密度(ρ=1.2g/cm^3左右)钻井废泥浆的几种固化剂配方。现场结合具体情况选用实验筛选的固化荆配方对废钻井泥浆和钻屑固化处理,固化物的强度达到0.3MPa以上,固化物浸出液中污染物含量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测定及其分级标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试验建立了测定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发光细菌法。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了几十种钻井/完井液添加剂和钻井/完井液体系的生物毒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套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物化处理系统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废酸碱及重金属废液处理、废乳化液处理),与国内类似企业物化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系统的优缺点。结合国内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和运行管理经验,进行了优化完善,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可靠性,为同类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废料,包括废白土、酸渣、碱渣、渣油、油泥、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的废料、废催化剂、环烷酸釜残等,在钻井液中的用途较广,可以分别用作钻井液原始组分和润滑剂、消泡剂、多效防塌剂、抑制剂、稳定剂、废钻井液固化剂以及制备这些处理剂的基础材料。文中介绍了前苏联及独联体等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废混油钻井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钻井液是钻井作业中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中含有重金属、碱、盐、油、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质,特别是废混油钻井液,油含量更高,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制约油田企业环境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以废钻井液处理为代表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可有效治理井场废物,将处理后的废钻井液直接用来做井场围堰和平整地面的材料,既可有效地利用废物,消除污染源,又可缓解因污染引起的工农矛盾,减少由钻井开发引发的污染赔款,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钻井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石油钻井的快速增长,如何对污染进行有效的防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依据胜利油田坨767井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钻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类型,着重对废弃钻井液、废水、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将污染控制变末端处理为包括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经实验筛选的固化剂配方对废钻井液进行了固化处理的室内配方研究。结果表明,经该固化剂配方处理后的固结材料在水中浸泡5d后的浸出液在色度、化学需氧量、pH值、石油类、悬浮物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方面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废钻井液的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废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的综合分析,了解了目前处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水泥、水玻璃;磷石膏;水泥窑粉等固化技术及生物等治理技术。同时对废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