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静态试验考察杭锦2#土/聚合硫酸铝复合吸附剂对生活污水中磷酸根的吸附特性,研究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从动力学角度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杭锦2#土/聚合硫酸铝复合吸附剂用量5g·L-1、吸附时间60 min、废水pH值6.0、温度25℃、磷初始质量浓度小于16.72 mg·L-1条件下,磷酸根的去除率在96%以上;复合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符合假二级方程,吸附速率在前10 min为内扩散控制,后期由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且膜扩散占主导地位;磷酸根的初始浓度越高,吸附质粒子的表观内扩散系数和表观传质系数越小;使用不同再生次数的再生吸附剂(添加量为5g·L-1)处理16.72 mg·L-1含磷生活污水,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吸附能力有所下降,但磷酸根的去除率均大于89%.  相似文献   

2.
在V2O5-WO3/TiO2催化剂上负载碱金属氧化物(K2O,Na2O),通过BET,XRD和SEM等方法对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不同含量碱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脱硝活性、N2O生成率和SO2氧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较大含量的碱金属对催化剂微观结构有一定影响.碱金属氧化物与催化剂表面V物种的结合生成部分碱金属盐(如KVO3),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使催化剂中有效活性位的数量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两种碱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的毒性顺序为K2O〉Na2O.  相似文献   

3.
染料化合物在改性介孔TiO_2上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醇-碘复合物修饰的介孔TiO2纳米材料为吸附剂,研究了介孔TiO2对亚甲基蓝、甲基橙、茜素红和二甲酚橙染料化合物的吸附作用.考察了4种染料初始浓度和初始pH值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染料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影响介孔TiO2对它们的吸附平衡时间和吸附量.二甲酚橙、甲基橙、茜素红和亚甲基蓝有最佳吸附去除率的初始pH值分别为2.0、2.0、3.0和8.0;平衡吸附时间分别为100 min、10 min、100 min和60 min.介孔TiO2对亚甲基蓝、茜素红、二甲酚橙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0.32 mg·g-1、78.72 mg·g-1、71.64 mg·g-1,甲基橙的饱和吸附量超过200 mg·g-1.改性介孔TiO2对亚甲基蓝、茜素红、二甲酚橙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以硝酸钙和硅酸钠为原料,采用模板法制备了介孔硅酸钙.探讨了不同模板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P123和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四甲基氢氧化胺)对介孔硅酸钙孔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BET表面分析和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其对含Pb~(2+)和Cu~(2+)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和解吸再生性能,并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模板剂为模板合成的硅酸钙具有介孔结构,为狭缝孔,孔径主要介于4—50 nm之间,比表面积达158.13 m~2·g~(-1);在298 K下,对Pb~(2+)和Cu~(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833 mmol·g-1和6.557 mmol·g-1,远比在相同吸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容量高.介孔硅酸钙吸附重金属离子为放热反应,主要是表面羟基与重金属离子间配位化学作用.经过5次洗脱再生,对Pb~(2+)的平衡吸附量和吸附率仅分别降低了0.102 mmol·g-1和4.2%,表明其具有优良的吸附/再生性能,有望成为优良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5.
杭锦2~#土复合吸附剂对磷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试验考察杭锦2#土/聚合硫酸铝复合吸附剂对生活污水中磷酸根的吸附特性,研究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从动力学角度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杭锦2#土/聚合硫酸铝复合吸附剂用量5 g.L-1、吸附时间60 min、废水pH值6.0、温度25℃、磷初始质量浓度小于16.72 mg.L-1条件下,磷酸根的去除率在96%以上;复合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符合假二级方程,吸附速率在前10 min为内扩散控制,后期由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且膜扩散占主导地位;磷酸根的初始浓度越高,吸附质粒子的表观内扩散系数和表观传质系数越小;使用不同再生次数的再生吸附剂(添加量为5 g.L-1)处理16.72 mg.L-1含磷生活污水,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吸附能力有所下降,但磷酸根的去除率均大于89%。  相似文献   

6.
以NH_4H_2PO_4、Ca(NO_3)_2·4H_2O、Sr(NO_3)_2和尿素[CO(NH_2)_2]为原材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单分散、由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绣球花状三维(3-D)掺锶碳羟基磷灰石(Sr-CHAp),并用于吸附酸性水溶液中的铅离子(Pb~(2+)).研究了溶液p 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对Sr-CHAp材料吸附Pb~(2+)的影响及在其在不同p H条件下的吸附机理.采用XRD、SEM、FI-IR和BET等技术对材料及吸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吸附剂材料表面具有介孔结构,平均孔隙宽度是11.10 n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3.54 m~2·g~(-1)),在pH3时对Pb~(2+)具有较高的饱和吸附量(985.1 mg·g~(-1));其等温线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动力学吸附数据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在酸性溶液中其对Pb~(2+)的吸附主要表现为溶解/沉淀机理,溶液p H值的大小影响吸附后的产物,强酸性条件下有利于PbHPO_4的生成,而p H值为3—6时主要生成Pb_(10)(PO_4)_6(OH)_2.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法制备甲醛-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树脂,后与Zr4+反应制备锆负载交联壳聚糖吸附剂,用于吸附废水中SO2-4.运用红外光谱对吸附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负载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吸附剂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壳聚糖的氨基(—NH2)和一级羟基(C6—OH)上;锆负载过程中锆离子可负载于交联壳聚糖的氨基(—NH2)和羟基(—OH)上;最优条件即当Zr4+初始浓度为500 mg·L-1,体系pH值为3,负载时间为4 h时,锆负载交联壳聚糖吸附剂对SO2-4的吸附量达到最大为55.65 mg·g-1;用NaOH可有效恢复吸附剂,再生后的吸附剂吸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纳米负载型V2O5-WO3/TiO2催化剂碱及碱土金属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制备了陶瓷颗粒为骨架的纳米级V2O5-WO3/TiO2(C)催化剂,采用浸渍法模拟碱及碱土金属中毒,研究中毒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通过BET、XPS、NH3-TPD技术分析了碱及碱土金属对催化剂的失活作用.结果表明,碱及碱土金属K、Na、Ca能够明显降低催化剂脱硝活性,350℃时,K、Na中毒催化剂活性降低了约30%左右,Ca中毒催化剂降低了20%.碱及碱土金属没有改变催化剂表面物种组成,催化剂活性与催化剂表面强氨气吸附位数量具有线性关系,K、Na、Ca与催化剂表面活性酸位结合,使催化剂中毒.  相似文献   

9.
用XRD Rietveld分析法,对共沉淀法制备的NiFe2O4在H2/CO2循环反应中的结构演变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循环反应次数的增加,NiFe2O4物相的含量逐渐降低,Fe2Ni1-x物相的含量及其(200)衍射的平均晶粒逐渐增大,并出现Fe3C物相,其含量增长较快.纯NiEe2O4经15次循环反应后,体系中NiFe2O4物相的含量只剩下5%左右,样品基本失去分解CO2的活性.NiFe2O4掺杂4%铬后,明显提高了NiFe2O4骨架结构的稳定性,虽经50次H2/CO2循环反应,体系中NiFe2O4物相含量仍然有20%,分解CO2的活性仍达到初始活性的40%.  相似文献   

10.
NaCl,Na2CO3胁迫下星星草根际K^+,Na^+,Ca^2+的生理行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星星草施加25~600mmol·L-1NaCl及12.5~200mmol·L-1Na2CO3的盐胁迫处理,分析其根际K+、Na+、Ca2+的生理行为.结果表明:Na2CO3对培养液中K+、Na+、Ca2+活度的影响大于NaCl,其中Na2CO3使Ca2+活度极度下降;营养液中K+、Na+、Ca2+活度与星星草根中K+、Na+含量密切相关,其中,根中K+、Na+含量与营养液中Ca2+活度和Na+活度平方之比即(Ca2+)/(Na+)2之间具有一致的曲线关系,根系环境中的(Ca2+)/(Na+)2对植物K+、Na+吸收有决定性作用.星星草地上部分K+、Na+含量与其根中K+、Na+含量也相关.根(DW)中K+在0.38~0.52mmol·g-1间可维持地上部分K+含量基本稳定.根中Na+含量较低时,地上部分Na+含量随根中含量升高而平缓上升.但根中Na+高至一定值时,地上部分Na+转而急剧上升,提示星星草在由根向上转运K+、Na+的过程中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徐凡凡  徐文英 《环境化学》2011,30(5):994-999
研究了Na2S2O8(0.1-2 mmol·L-1)、Cu2+/Zn2+(0.1-0.9 mg·L-1)单独对于水中的总细菌杀灭的效果,以及Cu2+/Na2S2O8、Zn2+/Na2S2O8和Cu2+/Zn2+与Na2S2O8协同杀灭总细菌效果.在CU2+/Na2S2O8体系中,Cu2+/Na2S2O8杀菌率随Cu2+...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tudy of the treatment of surfactant synthetic solutions by chemical and photolytic oxidation. Synthetic solutions of linear alkylbenzene sulfonates (LAS) are treated in this work as this is a model compound commonly used in the formulation of detergents, with a great presence in urban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s.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violet (UV) radiation combined with hydrogen peroxide to oxidize linear alkylbenzene sulfonates (LAS) is shown to be suitable as a primary oxidation step since conversions of about 50% of the original compounds are achieved in the most favorable cases. Initi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rating variables on the degradation levels is analyzed in this work. A kinetic model that considers the contributions of both direct photolysis and radical attack is also worked out. Direct photolysis i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quantum yield in the single photodecomposition reaction. In addition, the rate constant of the reaction between hydroxyl radicals and linear alkylbenzene sulfonates in the oxidizing system H2O2/UV is determined for different operational conditions. Finally,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oxidation pathway is quantified, resulting in a higher contribution of the radical reaction than of photolysis in all cases.  相似文献   

13.
H2O超声过程中H2O2生成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0kHz超声清洗槽式声化学反应器,以纯水为空化液体,研究了超声过程中H2O2生成动力学.分别探讨了空化气体种类(Ar,O2)及组成与流量、空化液体体积与反应器形状对H2O2生成速率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过程中H2O2的生成可采用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来进行描述.在此频率下和考察范围内,采用Ar作为空化气体比O2更有利于H2O2的生成.当混合气体组成为Ar:O2=70:30(V/V)时,H2O2的生成速率最快.随着空化气体流量的增加,H2O2产率增加,随后降低.增加空化液体的体积,H2O2的生成速率降低.与锥形瓶相比,圆底烧瓶中H2O2的产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15.
Fe2+/H2O2催化氧化2,4-二氯苯氧乙酸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e^2 /H2O2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进行催化氧化,通过GC-MS和HPLC检测到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为2,4-二氯苯酚、邻氯苯酚和对氯苯酚,氯离子则是从这些中间产物上释放.通过离子色谱检测到小分子酸,如乙醇酸、乙醛酸、顺丁烯二酸.提出了2,4-D的Fe^2 /H2O2降解的可能历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H2O2-Fe^2 氧化法处理经过生化系统处理过的重油裂解制气废水,对各种影响H2O2-Fe^2 氧化法对废水COD去除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合适的处理条件是:废水的COD浓度为197.20~334.7lmg/L、27.5%过氧化氢加量为0.75mL/L、反应初始pH值为5.0、反应时间3h、Fe^2 加量为25mg/L、30℃反应温度。经过处理后,其COD值低于150mg/L,达到国家Ⅱ级排放标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韩粉女  钟秦 《环境化学》2012,31(4):533-538
采用MnO2/H2SO4溶液作为吸收液,以Fe3+作为催化剂在自制的鼓泡反应器内,对模拟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主要考察MnO2浓度、Fe3+浓度、pH值、反应温度、NO浓度、SO2浓度、氧含量、烟气流量等因素对SO2和NO脱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nO2浓度、Fe3+浓度、烟气流量、反应温度、NO浓度、SO2浓度对脱硝率影响显著,pH值、氧含量对脱硝率影响不大.在整个实验范围内脱硫效率总是保持在98%以上,脱硝效率最高达到70.9%.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TiO2与SO2,C7H16复相光化学反应的光催化活性.在SO2-C7H16-O2-TiO2光催化反应过程中,TiO2表面可形成SO2-4/TiO2结构,它的存在可提高庚烷的光催化氧化速率,利用IR和XPS研究了反应过程中TiO2表面形成的SO2-4/TiO2结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