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红阳 《环境》2003,(6):14-14
非典的肆虐,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近期,关于非典的形成,专家认为有可能与动物传播有关。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与此相类似的灾难:公元14世纪,欧亚大陆曾爆发过一场历时  相似文献   

2.
陈新 《环境》2003,(7):14-15
在非典扑面而来,中华民族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北京一个小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这个问题作了最好的回答,她创建了一个抗击非典的网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人们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面对非典,我们永不屈服!这个小学生就是北京市东城区东高房小学的四年级学生袁日涉同学。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非典”(SARS)医院污水的特点,阐述了该污水的治理工艺。实践表明,经治理后,出水效果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并对工艺做了技术经济分析,处理每吨污水费用为0.75元。实际运转表明该工艺能够经济、有效、安全地解决“非典”医院污水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4.
黄慧诚 《环境》2003,(6):6-7
5月8日至9日,广东省环保局兵分五路,赴广州、深圳、珠海、河源、东莞、中山、江门、佛山、湛江等9市,对医疗废物废水处理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组共检查了15家收治非典病人和非典疑似病人的医院、3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和3个生活污水处理厂。检查情况表明,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行动迅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了对医疗废水废物的安全处理,全省至今未发现因管理和处理医疗废水废物而感染非典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李健 《陕西环境》2003,10(3):46-46
“非典”时期人们特别关注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尤其是环境卫生。“非典”的确是坏事,但“非典”带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如果我们面对“非典”只认识到要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小环境,而没有认识到要从源头上控制“非典”,那则是最可悲的事。实际上,环境卫生不等于环境保护,我们只有保护好我们赖依生存的大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非典”。保护小环境固然很重要,尤其是在人们对“非典”的认识尚不清楚且尚无较好的应对措施的情况下,保护好小环境能有效的切断“非典”的传染链,阻止“非典”传播,这无疑是较好的预防“非典…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非典” ( SARS)医院污水的特点 ,阐述了该污水的治理工艺。实践表明 ,经治理后 ,出水效果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并对工艺做了技术经济分析 ,处理每吨污水费用为 0 .75元。实际运转表明该工艺能够经济、有效、安全地解决“非典”医院污水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7.
红枫湖浮游动物的分布及周年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1995年7月至1996年6月对红枫湖浮游动物的研究。在红枫湖共记录浮游动物119种,其中原生动物39种、轮虫42种,枝角类21种,桡足类17种。该湖浮注重动物数量与生物量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4月和6月是浮游动物数量高峰月。  相似文献   

8.
环球扫描     
《世界环境》2013,(6):6-6
云南师范大学、纽约大学和北努力住完成了年代学、形态学、首次以多学科证据证明中国东北地区是人类最早驯化牛类动物的地区之一,改写了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中东地区是全球动物驯化单—源地的传统观点。对动物驯化起源地和历史的系统认识是了解。  相似文献   

9.
李清 《环境》2003,(7):12-12
今年以来,我省遭受了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的袭击。非典的爆发,在给经济、社会、人民生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的同时,也让我们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86年公布的资料,在评价环境中人类所接触的化学物(包括化学混合物)有无致癌性时,所遵循的原则系根据以下三方面证据。一、动物致癌实验研究证据 1.证据充分 (1)指在多种实验动物或一种动物的多种品系(Strains)中进行过实验,证明接触某一化学物(包括化学混合物,下同)能导致实验动物的癌症发病率增加; (2)或者是采用多种实验——不同的染毒剂量、不同的染毒途径,可导致实验动物的癌症发病率增加; (3)或者是实验动物所产生的肿瘤部位、类型、发病年龄、发病率与未接触化学物的同种、同系动物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剂量—反应”关系资料可作为附加证据。  相似文献   

11.
钟鸣 《环境》2003,(10):24-25
随着天气的转凉,又到了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季节。对于刚刚经历过非典灾难的普通百姓来说,如今最担心的是今冬明春非典会否卷土重来。对此,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的观点是,今冬明春可能有第二回合的非典战役。不过,专家同时指出,非典重来并不可怕,只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按照“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系统甲烷排放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1990年农业活动中的反刍动物,动物粪便及稻田甲烷排放进行了较详细的估算,为估算中国反刍动物CH4排放量,在中国动物能量系统及代表性动物类型生产特性的基础上计算了排放系统。190年反刍动物CH4排放为5.796Tg,约为全球动物排放量的7.2%。根据IPCC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粪便管理方式和气候条件,对中国畜禽粪便CH4排放的计算表明:1990年畜禽粪便的CH4排放量为1.2  相似文献   

13.
近期,我们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纷纷表达了对保护环境、预防非典的想法和建议,大家都在对“非典”这场灾难进行反思。编辑部特意选编了两封来信,感谢广大读者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5月下旬,两条与“非典”有关的消息让人振奋:一是全国“非典”病例呈总体下降趋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强有力的统一部署下,依靠奋斗于各条战线人们的努力,控制住了病毒的流窜,局面日渐缓和;二是寻找病毒来源的工作已取得了初步进展,研究人员从果子狸等动物身上发现了其踪影。有媒体评论,这场史所罕见的灾害,是对政府、对社会、对民众、对法治、对科学的一次磨砺。正如泰国总理他信所言,所谓危机,包括两层意思,有“危难”,更是“机遇”。既然“危难”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把握住重新审视自身行为的“机遇”。多难兴邦。“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15.
地球生命渴求的淡水--世界环境绿皮书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依然在不断退化,使我们认为人类越来越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一些国家可以应对这些风险,但许多国家依然处于危险之中。而且当这些危险成为现实时,他们的可持续梦想要倒退几十年。  相似文献   

16.
水危机的解决—从管理入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之琬 《世界环境》1998,(3):38-38,16
对于我们不能负责地利用世界水资源,最常见的借口是水管理的支离发散。但是,似乎仍然没语气证据表明,在真正实际意义上和全球规模上,已经在采取行动纠正这种状况。对于水管理危机的唯一合适的反应似应是一个全面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规范     
南京市非典医疗废弃物处置得当为杜绝交叉感染,防止非典治疗、隔离等单位和地区通过垃圾带来二次污染,南京市环保部门紧急启动并实施了前期制订的非典医疗垃圾处置预案,并组织了全市环保执法人员对包括治疗“非典”的定点医疗单位在内的全市医疗单位的医疗垃圾和医疗废水的处置与排放情况开展了“拉网式”检查。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市、区县两级环保部门共出动检查执法人员965人次,检查了140家医院。检查结果表明,该市医疗垃圾的安全处置和医疗废水的处理装置运转基本正常,绝大多数医院能够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遵守和执行医疗废水及固体废弃…  相似文献   

18.
绿网     
声音“在鸟类迁徙时期,关掉高层建筑里的灯是减少由于撞上大楼而死的鸟类数量最有效的方法。”———在美国,数以百万计的鸟儿上了摩天大楼明亮玻璃的当,每年约有10亿只因被大楼的灯光迷失方向而撞死的鸟,美国一些科学家就此作了上述主张。虎的权利———一个马戏团里累死了一只老虎。有专家提出要立一部《动物福利法》,法律应该像保护人一样保护动物,“虎权”的问题随时代的发展被提出来,似乎可以总结为:给虎权利,是人在进步。“今天儿童更健康了,获得洁净水的渠道更多了,但是这些令人不安的数字表明我们还没有着手解决这个矛…  相似文献   

19.
忠言 《环境》2004,(1):4-5
非典,及与之相关的果子狸,在这个冬天又一次牵动人们的神经。 2004年1月5日,广州一非典疑似病例被正式确认为非典,这是去年入冬以来全球首例非实验室感染的病例;同在这一天,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新闻界宣布,经过粤港研究人员检测,在广州、深圳市出售的果子狸等动物身上采集的样本中发观含有大量SARS样冠状病毒,果子狸被认为是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还是在这一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预防非典工作紧急会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科技》2005,18(3):64-64
据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的新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导致飓风和台风等热带风暴的破坏力大幅增强。这是科学家首次提出气候变化影响飓风和台风活动的证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过去30年间,热带海洋表面温度仅上升了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