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5月1日,中央气象台高温中暑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全面启动。同时针对高温天气,及时发布天气预报、气象指数和预警,推进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服务工作。6月1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我国今年第一次高温预警。7月1日以来,我国不少地方持续受高温天气的挑战,最高气温达3738℃,甚至39℃,中  相似文献   

2.
<正>1.高温补贴,企业可发可不发?小林是一家小私营物流公司的搬运工,最难熬的夏季还要顶着37℃、38℃的高温干活,却得不到高温补贴。当他得知在同城打工的同乡每年夏季都有700多元的高温补贴时,小林找老板要求发放高温补贴。老板的回答是,高温补贴发与不发是企业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3.
<正>1、火焰发白、变亮,使人产生刺眼的感觉。组成液化石油气的烃类在火灾情况下会出现高温裂解,产生碳粒子。碳粒子在一般火焰温度(700℃—800℃)时呈现红光或黄光,在火焰温度超过1000℃高温时,这些碳粒子就会发白、变亮,给人的视觉造成刺眼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正>高温有了新立法@红菱砚57: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同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日最高气温超过35℃,被认定为高温天气。52年来,作出了首次界定。并将涉及范围扩大到了所有行业。将"最高气温"定为35℃,降低了高温天气的适用标准,在保护员工健康权益方面,我国又  相似文献   

5.
中央气象台7月4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连日高温天气席卷南北,预计江汉南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贵州东部、重庆中西部、四川盆地东北部等地有35~37℃、局地38~40℃的高温天气。另外,北京中南部、天津西部、河北大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将有35~37℃、局地38~39℃的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指导无人机(UAV)开展极端环境应急救援工作,利用极端高低温环境试验舱,开展高温10~60℃和低温-30~0℃环境下无人机飞行试验,探究极端环境对无人机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温环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出现在50℃以上,当环境温度超过50℃时,电池温度不能得到很好控制;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无人机起飞耗费较大电量;当环境温度低于-25℃,无人机将无法正常飞行。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高温作用对泥岩盖层密封性的影响,从理论上剖析储气库盖层产生热应力的3种形式,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分析泥岩在高温环境下力学损伤程度和盖层物性封闭评价指标随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泥岩整体结构性能降低,400℃左右是泥岩在周期热应力作用下损伤的阈值温度;高温作用会显著改变泥岩盖层物性封闭特征,400℃左右是...  相似文献   

8.
高温是工业厂房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为了掌握工业厂房夏季室内热环境特征,对某铸造厂房不同工作地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湿球黑球温度(WBGT)进行了现场测试,对比分析了室外环境参数与工作地点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高温职业卫生限值规定对室内高温环境进行了评价,并建立了室内空气温度与WBGT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而室内相对湿度小于室外相对湿度;不同工作地点的WBGT平均值在27.13~33.74℃,部分工作地点全天WBGT都超出了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室内空气温度升高1℃,WBGT将升高0.68℃。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厂房室内高温环境设计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元素硫高温腐蚀产物氧化自燃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差热-热重分析仪考察元素硫与Fe(OH)3发生硫化腐蚀反应的初始温度,分析硫化温度、硫化时间、氧化温度和水对高温硫腐蚀产物氧化自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元素硫与Fe(OH)3发生硫化反应的初始温度为287.67℃;硫化温度越高,硫化时间越长,元素硫高温硫化腐蚀产物中FeS2的含量越高,氧化自燃性越大;氧化温度对高温硫腐蚀产物的氧化自燃性有很大影响,室温时几乎不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温度超过95℃后,腐蚀产物的氧化反应速率大幅度提高,对炼油装置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水对高温硫腐蚀产物的氧化自燃性起着重要作用,无水时,高温硫化产物基本不发生氧化反应,少量水存在即可极大影响高温硫腐蚀产物的氧化速率。  相似文献   

10.
<正>1、火焰发白、变亮,使人产生刺眼的感觉。组成液化石油气的烃类在火灾情况下会出现高温裂解,产生碳粒子。碳粒子在一般火焰温度(700℃至800℃)时呈现红光或黄光,在火焰温度超过1000℃高温时,这些碳粒子就会发白、变亮,给人的视觉造成刺眼的感觉。2、安全阀和排空阀等泄放孔发出刺耳的呼叫声。火场上温度比常温高出许多,温度升高使液化石油气储  相似文献   

11.
交通资讯     
《安全与健康》2012,(14):6-9
高温下的交警近日,福建省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全省大部分县市最高气温达35-36℃,部分县市达到36-38℃,路面温度更是超过50℃,  相似文献   

12.
为量化持续高温天气对人体生理应激的累积效应,基于现场试验测量方法,选取10名健康大学生作为被试,以连续3天室外日最高温度≥35℃的天气为持续高温工况,测量被试在室内非空调环境下的生理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分析生理参数随持续高温天数的变化,以验证累积效应是否存在;利用温度修正模型对3个连续高温日的室外日最高温进行修正,量化生理应激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天气对收缩压、直肠温度和平均皮肤温度存在不利的累积效应;高温第2日对第3日的累积效应系数高温第1日对第3日的累积效应系数;累积效应系数的排序为平均皮肤温度收缩压直肠温度。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露天开采过程中高温钻孔爆破的安全性,加快高温区域剥离速度,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液态CO_2对高温爆破钻孔的降温规律,证实了采用液态CO_2对高温爆破钻孔降温的可行性。试验同时向8个钻孔灌注液态CO_2,灌注时间为8 min,钻孔平均灌注量为0.32 m^3。试验钻孔深12 m,孔径为140 mm,初始温度在50~120℃之间。试验结果表明:液态CO_2对单个钻孔有明显的快速降温效果,降温后钻孔温度从0℃回升至50℃用时15 min以上,满足安全爆破的时间要求;多孔同时进行降温时,受钻孔初始温度及孔内形成干冰的影响,各钻孔温度从0℃回升至50℃的安全爆破时间段不重合,难以满足同时装药、起爆的要求。应针对钻孔的不同情况,进一步改进液态CO_2钻孔降温工艺。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露天开采过程中高温钻孔爆破的安全性,加快高温区域剥离速度,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液态CO_2对高温爆破钻孔的降温规律,证实了采用液态CO_2对高温爆破钻孔降温的可行性。试验同时向8个钻孔灌注液态CO_2,灌注时间为8 min,钻孔平均灌注量为0.32 m~3。试验钻孔深12 m,孔径为140 mm,初始温度在50~120℃之间。试验结果表明:液态CO_2对单个钻孔有明显的快速降温效果,降温后钻孔温度从0℃回升至50℃用时15 min以上,满足安全爆破的时间要求;多孔同时进行降温时,受钻孔初始温度及孔内形成干冰的影响,各钻孔温度从0℃回升至50℃的安全爆破时间段不重合,难以满足同时装药、起爆的要求。应针对钻孔的不同情况,进一步改进液态CO_2钻孔降温工艺。  相似文献   

15.
硫高温腐蚀及腐蚀产物氧化自燃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炼制原油硫含量的增加,炼油装置的硫腐蚀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硫高温腐蚀状况,用差热-热重分析仪研究硫与Fe(OH)3、Fe2O3和Fe3O4发生硫化腐蚀反应的初始温度,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鉴定了360 ℃高温无氧条件下硫化腐蚀产物的组成.结果表明,硫与Fe(OH)3、Fe2O3和Fe3O4发生硫化反应的初始温度分别为287.67 ℃、233.34℃和308.47 ℃;高温硫化腐蚀产物主要是FeS2.对硫化产物FeS2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升温曲线和耗氧曲线表明,硫化腐蚀产物FeS2具有很高的氧化自燃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引发油品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密闭火区高温煤体在注气灭火过程中的降温及自燃抑制效应,将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分析密闭火区空气中的O2质量分数变化原因,建立O2质量守恒动态模型,得到高温煤体在注气过程中的降温特征及CO衰减规律。结果表明:高温煤体在注气初期出现降温滞后现象;注入CO2气体及N2时,煤样CO消失的温度分别为74和58℃;注入含氧10%的CO2混合气时,CO在38℃消失;注入含氧10%的N2混合气时,CO持续存在;实验证明CO2灭火效果优于N2。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的矿井,环境治理的重点不同。矿山井下,由于地下深循环热水的存在和涌入,使井下环境呈现高温高湿状态,因此对热水危害的治理是该类矿井环境治理的重点。深循环热水不仅温度高(如康家湾矿35~40℃,黄石胡家湾矿33~41℃,镇江韦岗矿40~50℃,辽宁岫岩矿50℃,郴州711矿60~70℃等),而且承压,遇到裂隙,便向上透或上涌,即形成垂直循环,造成局部高温异常。这种局部高温异常,将引起井下局部地区甚至整个井下呈现高温高湿气候,对  相似文献   

18.
面对高温,人究竟能忍多久?资料显示,人体的热感与空气湿度有关,当气温高于28℃,绝对湿度(以水汽压表示)大于30百帕时,人就会感到又闷又热。据实验,人如果在45℃的湿空气中呆上1小时,就会发生中暑昏迷。气象部门规定,我国高温灾害性天气的标准为:长城以南,最高气温≥38℃,或最高气温达35℃同时绝对湿度≥34百帕;长城以北,最高气温≥36℃,或者最高气温达33℃同时绝对湿度≥32百帕。人体的耐热本领虽很强,但也是有限度的。当气温和湿度高达某一界限时,人体的热量散不出去,体温就要升高,以致超过人的忍耐极限,造成死亡事故。高温天气尤其是超过…  相似文献   

19.
高温,顾名思义为大气有较高的温度。在不同的情况下,高温所指的具体数值不同。一般情况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便是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会给人体健康、交通、用水、用电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预警等级划分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相似文献   

20.
<正>在冶炼行业的炉前作业环境中,除了热辐射强度大,还伴有金属火花、飞屑、粉尘等伤害眼睛、面部、颈部,可能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如何有效地保护高温炉窑作业工人的头颈部安全?目前,已有企业根据多年来的科学试验和实际应用,研发出新型隔热防护面罩。在炼钢、炼铁、炼焦等冶炼行业中,高温炉窑温度一般在1 000℃~2 000℃,在此温度下的炉前工作业岗位,除了热辐射强度大外,还伴有金属火花、飞屑、粉尘及坠落物体等伤害眼睛、面部、颈部,可能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在这种特殊高温、强热辐射的作业环境中,炉前工人身穿阻燃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