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2012年秋季开始,青岛市各中小学开始使用青岛版的新课程标准教材,与此同时,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始进行"情境串教学法"课题的研究,从教材编写、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探究,建立并完善了"情境串教学法"的理论体系。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青岛版教材使用的初期,由于教师没有全面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加上教材的配套资料不足,导致一些实验教师对教材使用信心不足。启动"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的研究"这一课题,就是为了  相似文献   

2.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要做到关键的两点。一是"两个把握"备好课,即把握学生心理特征,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编写特点,创造性使用教材。二是"三个关注"上好课,即关注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合理的时间分配,关注良好的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3.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三个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编写特点进行研究,发现三个版本教材的例题编写具有强调生活情境设置、图文并茂、注重关键之处的点拨、倡导合作学习等共性特点;三个版本例题编写虽有各自特点,但独特风格并不明显。为此,建议在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编写中,凸显教材的特色与个性,加强联系其他学科情境,适当增加含"提出问题"提示语的例题比重等。  相似文献   

4.
<正>"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这部分教材的目标并不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切入点,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借助数学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日前,我听了一节"植树问题"的研究课,有一些感悟。课始,教师结合教材提问:路长12米,每隔3米栽1棵,要栽几棵树?教师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标修订版的颁布,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课标中被列为"四基"之一,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教学素养,成了广大教师的共识。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10):112-119
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是影响学生"学习机会"的重要因素。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的代表性教材为比较对象,考察高中数学核心内容的定位、选择与编排,发现各国高中数学核心内容仍以传统基础数学内容为主,但都注意用现代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代数以函数为核心是主流;几何,各国差异较大,重视用代数的方法处理几何问题是一个趋势;统计与概率得到各国重视,但各国的内容选择存在较大差异;微积分内容都属于一元微积分,以导数、积分及其应用为主,部分国家的教材介绍了微分方程概念。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近数学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打破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要将数学教学由狭  相似文献   

8.
<正>《多余条件》是2013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在一年级下册新增的知识内容,属于"解决问题"领域。理解题意时,要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与之关联的两个数学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教材例题要让学生发现有3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找出两个与问题有关联的数学信息,确定一个多余条件。如图:  相似文献   

9.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营造学生主动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通过手、口、脑协调活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静"状态的教材变为"动"态的教材,激励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创新思维驰骋于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所安排的学习内容看似简单,"20以内数的认识""一位数加减计算及实际应用""初步的方位和几何形体的直观认识"等。但就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小学生开始步入数学的殿堂,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各种数学能力伴随着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一步步得到发展。作为数学学习启蒙阶段的数学教师,认真地把握教材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能力和良好学习的习惯而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正>人教版7~9年级数学教材的数学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延伸,是新课标中"综合与实践"的重要课程内容。这些活动课对于尽早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性,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七年级的数学活动课除了肩负上述职责外,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埋下了伏笔,有助于步步实现初中教育培养目标。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怎样上好数学活动课呢?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本文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一、挖掘数学活动课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每一次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首先都要引导学生高效回忆已学的相关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探索与学习,这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合理开展,需要以小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基础。一、加强教材理解,巧用学生学习起点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起点,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教师不仅要尊重教材,更要尊重学生,跳出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服务。教师要把握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对教材进行整体与深入的分析,并  相似文献   

13.
<正>初中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中穿插着"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趣味性、实践性、操作性,备课时,我们教师应用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力求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一、备课时要仔细研究教材中的"做一做"北师大版教材每个章节都安排了"做一做"活动,备课时要研究课堂上开展"做一做"活动的时机和时间长度,也要研究如何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初中数学教材也与以前的教材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改变,研究新的数学模式,这是对初中数学教师的一种挑战。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文章以初中教学的二次函数为例,讨论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执行力"是指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通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体现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对教师解题思路的模仿和对数学习题的  相似文献   

16.
情境的创设往往和问题的设计是密切相关的,即常说的问题情境。数学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架起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旧知到新知的桥梁。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实施探究教学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体验感悟知识技能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提高数学素养。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实施探究教学的方法有:联系生活法、知识迁移法、故弄玄虚法、游戏体验法、变式训练法、以错导对法、动手操作法、故事情境法等。  相似文献   

17.
张孝达先生生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特邀编审,曾担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室主任、数学编辑室主任,有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等众多学术头衔。张先生为人谦和诚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赢得我国数学教育界的高度认可和信服。他奉行"数学属于大众""数学为了大众"的"大众数学教育"宗旨,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注重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他热情关心、指导、帮助年轻一代的成长,绝无保留,绝不惜力,且一无所求。在他的扶持下,一批年轻教师、教研工作者成长为知名专家,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也得以推广。在张先生逝世周年之际,本刊刊发顾泠沅先生的回忆文章,以志纪念,同时希望以老一代数学教育家的敬业精神、道德风尚、学识才华,激励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奋力拼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学科自身的品性和特点,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单元开发采用了"调适"模式。通过中外课程教材的比较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确立了三个单元内容调适的基本要点:教学目标的分解与分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学习任务的设计。以三年级"面积"单元为例,系统呈现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其内容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的过程,中科院张梅玲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讲座中强调:"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中引入的,尽量从生活中引入。"那么如何做到小学数学"生活化"呢?一、技能训练"生活化"技能训练是小学数学"双基"训练的要求之一,一味的技能训练必然导致枯躁,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而技能训练"生活化"则要求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训练目的则着眼于学以致用。在教长方形面积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假期里我们教室地面要铺方砖,如何合理地铺砖呢,分组讨论后再组织全班讨论,大家达成共识:(1)首先要测量教室的长、宽;(2)计算出  相似文献   

20.
<正>《找次品》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结论"能平均分成3份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每份尽可能接近,每份多‘1’或少‘1’是保证找到次品次数是最少的。",很多教师在教学本节内容时,都会感到学生在理解这一结论时很困难。于是,我们在借助天平"找次品"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该问题进行了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