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杨高 《环境》2002,(6):8-9
最后的家园李老汉是把弄庄稼的土专家,跟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什么时候该下什么肥,什么时候该杀什么虫,他知道得一清二楚。可近几年来他老觉得不对劲,下得化肥越来越多,农药也喷得勤,可庄稼里的虫子越来越厉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地里已经很少看得见青蛙了,小溪里的鱼儿也很难见着了,甚至以前经常成群出现的麻雀也似乎消失了踪影。他不知道自己居住了半辈子的家园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早在半个世纪前,美国一个叫蕾切尔·卡逊的女科学家就在一本名叫《寂静的春天》的书里,描述过李老汉现  相似文献   

2.
王新同 《环境》2013,(1):45-47
一个人的能量到底会有多大?赵永亮这位在沙漠里长大的农家汉子,用魔法师般的炫酷行动,告诉了大家答案。1956年,赵永亮出生在内蒙古达拉特旗盐店村。这里地处恐怖荒凉的库不齐沙漠腹地,常年风沙肆虐,有时庄稼苗刚从土里长出来就被沙子覆盖,最终导致颗粒无收。当时赵永亮全家6口人就住在两间土房子里,因为家里太穷,夜里他躺在炕上经常饿得睡不着,有时在沙漠里逮住什么都吃。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荒漠里的穷娃娃,如今却已拥有56亿的财富,而且在荒漠里建起"生态新村",  相似文献   

3.
《环境》2008,(9)
就像烈日下人的皮肤会受伤一样,作物同样也难免晒伤,目前在澳大利亚和智利,一种专为庄稼研制的“防晒霜”正在投入测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为庄稼喷洒防晒剂,防止日照留下斑点。普林斯顿大学城市和环境工程系教授、水文地理学和气候变化专家埃里克·伍德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炎热将成为植物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当它导致新型疾病出现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唐贞观二年(公元629年),华夏遭蝗灾。飞蝗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庄稼毁于一旦。一日,唐太宗李世民到御花园散心解忧,看到可恶的蝗虫就伸手抓了几只,并忧伤地说:“天下万民靠粮食生存,而你却毁坏庄稼。我宁愿你去吃我的五脏六腑”(也不愿你毁坏百姓的庄稼),李世民一边说一边将蝗虫送到嘴边就要吞下去。随从连忙劝阻说:“吃了这种令人厌恶的虫一定会生病。”  相似文献   

5.
坏消息     
《世界环境》2009,(2):7-7
食品安全、健康和环境危机正如阴影般笼罩在西非的上空。数以千万计的毛虫(“莎草粘虫”,又称非洲粘虫)肆虐在利比亚北部的村庄,大片庄稼被毁坏,惊慌失措的村民纷纷逃离家乡。这是利比亚3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灾害。现已上升为国家紧急情况。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1月底发出警告,因为大量毛虫产生的排泄物,北利比亚村庄的水井和水道里的水现在已经不适于人类使用;除非尽快解决毛虫危害,这种生物很有可能侵入到利比亚邻国几内亚、塞拉利昂和科特迪瓦。  相似文献   

6.
我们这里有不少青年人成天端着杆汽枪,四出转悠。趁着有鸡没人的时候,“噗”的一枪,于是一只飞不上天的鸡到他肚子里去了!或对着电杆上的家鸽“噗”的一枪,于是还没来得及飞上天的的鸽又到他肚里去了!但通过几次“民事官司”之后,这射鸡杀鸽的劣行他们不得不收敛了! 然而他们并没有把枪杆放下,转而对准了那些庄稼的卫士、特别是那些散居在灌丛矮林里的小巧玲  相似文献   

7.
8月下旬,我应邀前往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驻地东胜市。既可见到乌素里大沙漠的原貌,又能领略大草原一望无垠的风光,真是快事一件。 可事与愿违。大沙漠风沙很大,荒漠过甚;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象已不再现。8月24日晨,大家起了个冒早,按照活动安排,乘车去四子王旗的格根塔拉草原,后因呼和浩特市至四子王旗驻地乌兰花段修路,故临时决定,改经武川县至召河草原。哪知道,路仍然不好走,常常绕行边道,沿路庄稼低矮、风沙滚滚,加之\时’、怕JV贡,儿于末M-个水塘,140公里的路颐簸了4个多小…  相似文献   

8.
风肥许多来到美国亚利桑那州中部的游客都很惊奇:这里阳光充足,平原开阔,自然风资源十分丰富,但在一些庄稼地边却安装了不少气泵。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在为庄稼施肥!”工作人员告诉游人。原来,那气泵中吹出来的是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碳的高碳风。由于CO2的比重比空气大,这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了,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注意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众多环境污染问题中,有关土壤被重金属物质破坏的问题迫在眉睫,因为土壤结构遭到破坏,会使土壤中的矿物质流失,并且还产生了能够影响庄稼正常的有害物质,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本文就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家乡———陕西礼泉县烽火乡塬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就是诸葛沟,在全国劳动模范王德生及他的后代王兆敏、王向荣三代人的辛勤耕耘和精心呵护下,成为咸阳市山川秀美工程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说起这诸葛沟,还是追述五、六十年代那动乱的岁月。那时的诸葛沟,没有现在这般的耀眼,它只是那众多山沟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荒沟,没有树木,没有花草,就更谈不上鸟儿,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讲“兔子都不拉屎”。特别是下雨时候,雨水夹裹着泥土冲击而下,毁坏了邻村一片又一片的田地,使附近老百姓的庄稼常常陷于绝收,农民们欲哭无泪。看到这种现…  相似文献   

11.
一夜古榕     
已经是深宵了。 月亮很好,圆圆的,起伏在游移的云层里。月色如水,轻笼着眼前的一切。河堤一线,泊着些许竹筏。河堤之上,是广阔的田野,浓淡不一,迷迷离离的分不清庄稼还是灌木。承接这份迷离的,是静伏的山,呈示着剪影的轮廓,像笋尖,像骆驼,像笔架。远远的浅色的山峰展现了温柔的身形,像笼着轻纱的梦。河水如缎辅着,在不远处被堤坝剪乱,水声泊泊,山峰、田野以及河边的竹林霎时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1911年,詹姆斯·阿鲁达·亨利出生于葡萄牙里斯本郊区的一个乡村,5岁那年,全家移居美国,在美国的学校里只念到三年级,就因家庭困难辍学了。  相似文献   

13.
水仙     
新年了,就要来谈谈岁末清供之一的水仙花。就水仙花的姿态而论,青翠光润的叶片,亭亭直立的花梗,疏落有致的花序,冰肌玉骨的花瓣,芬芳清幽的香气,哪一样不令人感到可爱?别的花都要种在污浊的泥里,才能生活,它可以种在清洁的水里,衬着晶莹的白石,盛在精致的瓷盆里,那竟是脱尽凡态俗骨,无怪古人要以凌波仙子来比它了。但是水仙花它果真终身能在清水里生活吗?却不是的,它仍须在污浊的泥土里吸取养分,才能生长;正因为它是从泥土里出来的,所以现在能在洁净的水里透出清香的花来。假如长在水里,犹如穷人专喝西北风,那不是早已…  相似文献   

14.
苏杨 《环境》2004,(2):40
传统上中国人强调写意自然,因而在认识自然时不求甚解,失误很多:国画上,有松鹤延年,草原虎哮;成语“螟蛉有子、蜾赢负之”里本是螟蛉天敌的蜾赢反被认贼作父;文学作品里,不管是草原上的狼群还是城市里的乌群,种种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勾心斗角、你争我夺,一应俱全,就连道德标准,也与人间如出一辙;更有许  相似文献   

15.
Azalea 《环境》2005,(3):98-99
亘古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探讨生命这个话题一一源地,时间,环境。各种版本,各种说法,充分显示了人类对生命探索无尽的热情。春去春又回。又到万物苏醒的季节,就让我们分一颗心的几分之一,在寒冷的冰川环境里走一遭,看看那个极湍环境里,曾经上演过几个有关生命的故事,又是以何种姿态出现。在这个春天里,这或许会带给你另一种生命形式的惊奇与震撼。  相似文献   

16.
燕子:我一直为保护庄稼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着,在夏季我一只燕子就能吃掉害虫50万—100万只,人们说:“燕子田野飞,五谷堆成堆”。人们称赞我是不计报酬,不讲条件的义务“植保员”。我与人十分亲近,我总是把窝建筑在人家的房檐下,屋梁上。我爱情专一,从不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人们常用“燕双飞”来比喻一对恩爱的夫妻。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喜欢我,并常用“燕”字来为自己的孩子命名。  相似文献   

17.
天职不可违     
手机里有条短信,我一直没有删除,只要看到它,想到它,就心疼,它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今天参加了北方工业国就“酸雨”展开的辩论。酸雨是由烟筒排出的污染物长距离飘浮造成的。它正在毁坏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和加拿大北部的大量湖泊和庄稼。中国出席(第十一届联合国环境理事会)会议的代表团团长杨克明说:“酸雨造成的灾难性的污染和破坏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严禁打火机从油箱内直接加油以汽油为燃料的打火机,万万不能从油桶、加油站、汽车的油箱里直接加油。这是因为打火机的“火石”是由、镧和铁所组成的引人合金。和镧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极易氧化,20℃时,放在干燥的氧气里就会燃烧。特别是,在空气中只要用小刀刮...  相似文献   

20.
钟伟青 《环境》2009,(5):48-50
倒垃圾,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了。笔者从学前孩童就开始干这活,到现在,每天依然在干,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小时候,清晨干的第一件活,就是清扫家里几间房子的地面,然后把垃圾倒在村头的南瓜架下。那时的垃圾成分主要是泥土、鸡粪和为数不多的纸屑,倒在南瓜架下,正好作肥料。现在呢,中午在单位饭堂用餐完毕,将托盘里残羹剩菜、用过纸巾、牙签往垃圾桶里一倒,完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