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微塑料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型污染物之一.微塑料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且易与水中其它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因此,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水生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主要特点,归纳了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浮游动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影响,探讨了微塑料沿食物链的传递作用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生态风险的潜在影响,梳理了目前水域生态系统微塑料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评估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生生物既有净化污水的能力,又是积累和传递污染物至人体的重要媒介。在长期受到污染或污染严重的水体中,水生态系遭到破坏,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一直是环境保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研究目的主要是监测、预防、控制和治理污染,保护水体环境。除了一些理论上的探索性工作外,国外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评价、监测环境质量,制订环境标准以及治理被污染的水体等几个方面。一、研究水生生物对污染环境的各种反应,探索其规律,用以评价、监测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
几种重金属对鱼类感受器味蕾的渗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礼燔 《环境科学》1989,10(3):29-32
研究重金属对鱼类味蕾细胞的影响,对于水体污染的生物学监测和制订地面水及渔用水中重金属标准都有一定的意义。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问题已引起国内外有关部门的关注,尤其  相似文献   

4.
水生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质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监测作为水质监测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水生生物在受污染的水环境下生物特性发生的信息来判断水体受污染及污染程度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水生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相关应用及现实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水生生物监测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许多水域,受到工农业污水污染后,对水生生物构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危害。浮游生物是水生生物链的基础,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体的污染不仅使污染物在浮游生物体内积累进而沿食物链逐级富集,而且改变了浮游生物的组成、数量和分布状况,破坏了水体原有的  相似文献   

6.
<正> 水污染的生物学监测研究萌芽于上世纪中叶,至本世纪初就有评价河水质量的生物学监测方法和标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污水生物系统”。这种以水生生物的分类学知识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监测方法,迄今仍适用于评价水中生物可分解的、有机物的污染。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活  相似文献   

7.
指示生物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环境监测是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传统的理化监测和单一的理化指标难以测定和反映污染物的综合生物学效应。利用指示生物开展生物监测,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环境污染的综合生物学效应,是环境监测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热排放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缓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域热排放对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水体理化性质以及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生物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水域热排放的缓解对策,为水体的水温控制标准和水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微型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污染仍是中国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监测是常用水质监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生生物在污染环境下所发生的信息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而微型生物群落是水生态系统中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具有对胁迫反应敏感以及胁迫过后自身恢复迅速等特性,在水质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生微型生物主要包括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真菌、轮虫等.本文阐述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的各自地位、作用和微型生物监测水质成为生物监测的重要手段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是全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有毒物质之一,在水域环境中的环境效应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PFOS对水环境的污染途径、PFOS对水体、水生生物及沉积物的污染情况进行了介绍,归纳分析了近几年PFOS对不同海域海洋哺乳类污染状况,并简要介绍了PFO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污水和废水的日益多样化,关于污废水处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比如要求控制污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目前关于污废水毒性的测定主要有理化方法和生物学方法。常规的理化检测虽能定量分析污染物中主要成分的含量,但是存在测试项目多、成本高、难以监测各类毒物、不能直接和全面反映各种毒物对环境综合影响的问题。而生物测试能够弥补理化检测方法的不足,因此在水污染及控制的研究中,生物学方法已经成为监测和评价水体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生物毒性测试方法来监测污废水的毒性,这些方法可归纳为利用细菌和利用水生动植物来监测废水毒性两大类。废水毒性现有检测方法需要的设备仪器多,技术要求高,所以一般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没有条件开展废水毒性的检测。本文介绍了一种活性污泥比对试验方法,用以定性检测污水的生物毒性,以供同行参考。活性污泥比对试验以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为特征指标,用以判别废水的毒性,操作简单、快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在牡丹江支流河源哈尔巴岭湿地采集地表水和水生生物样品,对水体理化特征、水生生物种类、数量等进行调查,并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法、多样性指数法,综合评价了调查水域水生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牡丹江支流河源湿地生态系统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水生生物种类丰富,水体处于贫到中营养的初级阶段.由于湿地植物、水生生物等的腐烂分解,有机质不断沉积,致使局部地区有机物含量较高;哈尔巴岭地区个别地段玄武岩孔洞裂隙水Mn含量高,无机锰本底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张灵 《海洋环境科学》2015,34(4):616-621
近年来由于水域生态系统污染的日益加剧,外源性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毒性机制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海洋青鳉鱼和斑马鱼在培养、生理和基因组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使它们成为水域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模式生物。特别是近年来它们在毒理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不仅被用来研究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机制,还用于筛选特异蛋白质作为外源性物质的危险性评价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海洋青鳉鱼和斑马鱼为模式生物的鱼类毒理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生物监测已被人们广泛地用于环境评价,正日益成为控制废水污染的重要手段。生物监测可用来表明人体对某些污染物的反应和承受剂量,测定对非人体暴露的影响,例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如图1所示,非人体暴露的生物监测通常可分成两类,即生态调查和毒性试验。生态调查可以根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指数,使用指示物进行评价,也可通过受影响地区和污染控制地区间的对比,来表明水体的污染状况。但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一定的费用和时间。毒性试验是常用的生物监测法。目前,只  相似文献   

15.
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是最早商业化生产、产量最高、需求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其对水生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影响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水体微型生物往往被作为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指示生物类群。文章介绍了微型生物群落在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水体纳米二氧化钛污染及其环境行为、纳米二氧化钛对水体微型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纳米二氧化钛对水体微型生物影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原生动物个体小,比表面积大,广泛存在于各类水体中,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利用原生动物监测水质可以直接反映出环境质量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其危害程度,是实现水环境监测目的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手段。本文对国内研究者将原生动物在地表水监测中的应用作了综述,提出要不断完善原生动物监测研究方法,与理化检测相互补充,达到对水质全面科学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藻类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运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利用藻类进行水体污染监测在水生生物监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及各种 同的水体污染对藻类的种类,数量,结构等产生相应的影响,针对各种藻类对不同污染的反映特性,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正确评价和预测水质污染及其变化趋势,这一方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域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同时,它们对水环境的适应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的生态分布受一定的生活条件制约,在不同地带的水域往往具有各自的代表种和特有类群,可以反映出各个地带的植物区系特点和水域条件。利用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这一特性可以摸索出监测、评价湖泊水质的方法法和指标。本文就洱海水质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调查研究,探讨利用水生维管束植物监测我省  相似文献   

19.
用水生生物评价环境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水生生物的评价是通过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类种类和数量变化的测定和分析,判定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结合环境水体的水化学参数如TN、TP和COD等指标,从水生生物学的角度对环境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监测和评价,可以较客观地、综合地反映出水体的环境质量.本文综述了几种评价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水生生物方法及如何选定合理的评价指标,旨在为能直接、快捷、准确地应用水生生物判断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1):170-180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大量有机物被排入水体,造成水生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生物炭及其改性材料以其优良的理化特性,在水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分别从去除机理、影响因素、改性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低成本高吸附性能新型生物炭的研发、生物炭与催化剂及微生物联合应用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生物炭对新型污染物去除机理研究等将会成为今后生物炭在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重点。通过对生物炭及其改性材料在水体有机污染处理中研究进展的综述,以期为生物炭及其改性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