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何仲德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6(1):69-70,91
从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构成要素,问题及制约因素,探讨了提升全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丁中元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1):1-3
回顾了“九五”期间全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取得的成绩,指出“十五”后期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近期需求与远期发展相结合,集中力量建立优势与提高整体水平相结合,现代化监测手段与常规监测分析能力相结合,国家与地方相结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网络能力建设与网络运行管理并重。总目标是:抓住大好机遇,不失时机地大力推动能力建设,以《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空气,地表水和污染源自动监测为龙头,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手段,全面提高全国环境监测的现代化水平。介绍了“十五”后期能力建设的项目计划,提出了地方各级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能力的内涵以及监测能力认定的依据.指出,监测机构应保证其各项能力的持久性,才能确保其正常运作.其中,监测人员、仪器设备、监测方法等因素会造成监测能力中断.因此,监测机构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障仪器运维资金的投入,及时做好监测方法变更,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维持监测能力,促进...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不断加大,项目规模增长迅速,实施任务日益繁重,项目绩效考核要求越来越高,但项目管理还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在分析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转变项目管理模式、强化信息支撑手段、完善制度建设、培养管理人才等多种手段,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实现重点项目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7.
8.
9.
县组环境监测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雪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7,9(6):4-5
分析了当前县级环境监测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环境监测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技术研发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对能力素质要素作编码整理、频次统计和赋值计算,最终得到6个方面共20项技术研究人员核心能力素质要素。据此,对今后一段时期环境监测技术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改进制度推动研究发展、融合业务促进创新涌现、加强交流建设知识平台、优化结构打造高质团队、树立目标增强事业自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我国环境监测站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以及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介绍了江苏省在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指出目前在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中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投入、不足、缺乏保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应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拓展融资渠道,加快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张哲海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3):1-2
分析了市级环境监测站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不足,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中的4个关系,大力推进能力强站,加快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形成符合环境管理需要的工作能力、质量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竞争能力和信息支持能力,开创环境监测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柏仇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1):1-5
回顾了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指出环境监测还面临着定位不明、服务单一、投入不足、监测能力建设滞后的问题。阐述了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提出面向“十一五”,围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环境监测必须抓住战略发展机遇,努力开拓创新,健全法制,理顺体制,多元投入。激活机制。强化科研。拓展领域,增强能力。发展事业。全方位推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夏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1):1-4
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完善监测技术体系、补充建立量值溯源基准体系、建立监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提高环境监测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有效运行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督机制等6项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体系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剖析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测发展形势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在精准支撑环境管理、提升监测科研创新驱动力和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支撑、服务、引领生态环境决策管理为导向,深化制度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加强科研创新、夯实基础能力、打造特色亮点,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规划思路,以及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科研创新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建设任务。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环境保护委员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6):1-5
阐述了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指出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全省环境监测统一监督管理体制,引导培育监测市场,优化配置监测力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环境监测投入机制;建立保障生态省建设的监测体系,包括全省环境自动监测(控)系统、遥测遥感系统、人居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现代化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实验室技术装备现代化和监测科研现代化;建立一支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环境监测骨干队伍,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组织方式、增值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加强行业文明建设和行业文化建设;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法制保障体系。提出了实施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胡冠九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4):1-3
从监测结果的科学性、监测方法的系统性及应急技术的实用性角度,提出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应通过科学监测,反映真实的环境质量,研究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并使其标准化,加强突发污染事故的快速监测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固体废物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和监测框架体系,回顾了固体废物监测的发展历史,并从采样和制样、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测定方法等方面对固体废物监测现状进行了总结。针对固体废物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采样技术开展更新性研究,尽快将已有的测定方法标准化并建立总量监测方法,开发各类污染物的形态分析方法,以及规范废弃物危险特性试验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