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于2015年对苏州市太湖东岸饮用水主要异味物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异味物质为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等,检出率分别50.0%,66.7%,70.8%和66.7%,其中2-甲基异莰醇年均值是其嗅觉阈值的2.31倍,其他异味物质年均值未超过其阈值,水体主要表现为土霉味。异味问题爆发时间为夏季(5—9月),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检出最高值分别为13.8,170,170和29.6 ng/L。分析了异味物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初步推断太湖主要异味物质为水中蓝藻的某些种类所致。  相似文献   

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技术,以太湖某饮用水源地水体中甲基异莰醇-2和土臭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对异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和来源作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水源地2013年的主要异味物质为甲基异莰醇-2,超标时段主要集中在夏秋高温季节(5—9月);水体中的硅藻可能是异味物质的重要产生者,底泥中的藻类和微生物次生代谢活动可能是水体产生异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太湖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并根据太湖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4个饮用水源地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9年,4个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个人年风险多数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主要风险因子为化学致癌物六价铬和砷;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个人年风险度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呈波动降低变化,非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BP神经网络、内梅罗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了太湖金墅港、渔洋山饮用水源地水质及综合营养状态。结果表明,2012年金墅港和渔洋山的水质基本达到国家Ⅱ类水要求,其水质均处于中营养状态(31.43~47.66),不同水期对水源地营养状态影响较大,丰水期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最低,且变化较小。渔洋山的年均富营养化状况(42.08)比金墅港(40.62)略重。  相似文献   

5.
从致异味物质的性质、产生环节和感官类别3个方面,分析了饮用水异味的来源,以及因水厂净水剂、供水管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复合污染等产生异味的原因。在对饮用水异味案例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致异味物质的检测方法,并提出饮用水异味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几年贵州省各级饮用水源地水质数据综合分析,结合饮用水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喀斯特发育地区地下水特点,提出适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源地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包括化学物的致癌风险、躯体损害风险和辐射伤害风险,通过各自的剂量-反应关系,可建立3类风险的计算模型。在对部分参数进行适应性调整的基础上,运用这些模型对扬州市四水厂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水体中痕量有毒有害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总风险值为4.87×10-8a-1,远低于EPA推荐的风险限值,削减具有潜在致癌效应的卤代烃类排放是控制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某地区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E-GC-MS)对水体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特征和溯源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水体PAEs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在所有PAEs同系物中含量丰富,而所有样品均无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戊酯的检出;二水厂和亨达水务断面Σ_(16)PAEs浓度最高,四水厂和五水厂断面Σ_(16)PAEs浓度最低;水体12种PAEs共提出3个主成分,揭示了91%的影响因子;层次聚类分析表明:7个采样断面聚为2类,分别代表了内河和长江水体。水体中PAEs的致癌风险值和非致癌风险值均远低于参考值,说明研究水体PAEs不会对居民构成致癌风险或其他明显的健康风险,但需加强该地区PAEs使用的规范与监管,强化末端处理,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测定了某大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中Cd、Hg、As、Pb、Cr、Cu、Zn和Ni的含量,利用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指数法对其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上述8种重金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Cd超标最为严重。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只有Cd、Hg存在一定污染,污染程度分别为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中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到强污染。潜在生态指数法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样品Cd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高,轻微、中等和较高风险等级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4.7%、23.7%、31.6%;其次为Hg,有89.5%的土壤样品中Hg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10.5%的土壤样品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土壤样品中As、Pb、Cu、Ni、Zn、Cr都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Cd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污染和生态风险因子,其次是Hg,说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土壤已受到个别重金属的影响。虽然目前尚不存在饮用水源地水体受污染问题,但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对2007-2013年乌鲁木齐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泉水型地下饮用水源地米东区三水厂受储水介质及当地地质化学结构的影响,溶解盐类常年超标,水质较差;湖库型地表水源地五、八水厂总磷浓度在个别年份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且地表水源地中挥发性卤代烃类、硝基苯和酞酸酯类等有机项目及镍等重金属类检出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对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及合理开发优质水资源的对策建议,为首府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超声雾化法气液分离,并结合冷阱捕集解析技术,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监测水中VOCs。该法在25种VOCs质量浓度0.5~2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0.990,检出限为0.10~0.51μg/L,测定下限为0.40~2.04μg/L。通过与实验室法的比对,说明该法可达实验室监测仪器同等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近年来江苏省几起典型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及其特点,指出,结构性、布局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突出,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仍在凸显,企业非法排污产生的环境风险不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预警手段不足,联合治水模式尚未形成,流域性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尚未建立。提出,应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健全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网络,健全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技术研究,加快产业机构调整和备用水源地建设。  相似文献   

13.
A field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at all water treatment plants throughout 11 states and Federal Territory in Peninsular Malaysia. The sampling points in this study include treatment plant operation, service reservoir outlet and auxiliary outlet point at the water pipeline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technique with a 100 μm polydimethylsiloxane fibre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ion to analyse 54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of different chemical families in drinking water. The concentration of VOCs ranged from undetectable to 230.2 μg/l. Among all of the VOCs species, chloroform has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and was detected in all drinking water samples.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trihalomethanes (THMs) were almost similar among all states which were in the range of 28.4--33.0 μg/l. Apart from THMs, other abundant compounds detected were cis and trans-1,2-dichloroethylene, trichloroethylene, 1,2-dibromoethane, 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chlorobenzene, 1,4-dichlorobenzene and 1,2-dichloro - benzen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ith the aid of varimax rotation, and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PARAFAC) method were used to statistically verif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OCs and the source of pollution.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the maintenance of auxiliary pipelines in the distribution systems is vital as it can become significant point source pollution to Malaysian drinking water.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1990年—2000年苏州市区水系的变化及京杭运河苏州段沿岸主要工业污染源的变化,对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主要受水系的改变和污染源防治的共同影响。提出,除继续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防治外,还需对水系范围内的生活、农业等方面产生的污染进行防治;在规划水利建设工程时,应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生态建设全面地比较与评价,按其结果再实施工程建设;已建成的环太湖闸在不影响其主要功能的情况下,应保持开启,让优质的太湖水补给运河,从根本上改善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方法和标准,例证了我国不同省份的划分实践。指出,我国各省多采用经验值划分水源保护区范围,部分省份划分方案久未更新,没有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作用。提出,应进一步细化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指导要求,及时修订省级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并借鉴国外水源保护区划分经验,通过调整水质标准、重视公众参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划分水源保护区,从源头上预防水源污染,降低饮用水公共风险,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淮安市区饮用水源水质状况,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淮宿分中心于1998年—2002年对淮安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二河闸水质达Ⅱ类水标准,五毒项目未检出;杨庄闸上游废黄河水质除1999年达Ⅲ类水标准外,其他年份水质均达Ⅱ类水标准,五毒项目未检出;京杭大运河淮安市区段及里运河水质较差,主要是氨氮超标严重,近5年水质基本都是劣于V类水标准。指出,淮河污染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沿淮上游积蓄的污水,时常以小流量下泄,并不时有所增大,经常发生水污染事故;淮阴第二抽水站抽水流量超过40m^3/s时,京杭大运河及里运河污水对淮安市区北京路地面水厂、淮阴区地面水厂两取水口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