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改善人员密集场所易造成拥挤踩踏的问题,对安全标识现场管控人群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讨论,选取了4个典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标识布设方案进行评估。首先用模糊德尔菲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层次分析法划分了指标权重,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个方案做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人员密集场所中安全标识的使用能够有效管控人群流向,避免人群对冲情况的发生,而安全标识显著度、理解度和受众感知度的增强能够使人群管控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问题,定量地描述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估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将人群、设施、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作为主要因素,结合实测数据和专家打分数据计算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指数,并对风险指数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局部最高密度对人群密集场所的风险影响最大,利用采集到的人群数据以及专家打分的定性指标可以实现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快速评估,进而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人员密集场所提出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公共建筑内随机分布的障碍物可能对突发事件下密集人群疏散过程中人员速度、路径选择行为产生影响.考虑较为密集人群疏散过程与宏观流体流动过程的相似性,用连续性方程描述人群密度变化过程,结合障碍物对人员运动行为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障碍物影响的人员疏散宏观模型.采用该模型计算重现了疏散出口附近的高密度人群拱形和椭圆形分布,定量分析了障碍物以不同概率分布于建筑内不同位置时对疏散过程中人员密度演化以及完成疏散所需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定量描述人群疏散过程中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对场所进行安全管控,建立了密集人群疏散风险分析模型。模型中将疏散过程中的人群密度、路径宽度、路径长度作为研究重点,分析得出疏散风险值与路径长度、宽度、人群密度的定量关系,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模型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疏散过程中的密度参量对疏散风险的影响较大,当疏散路径较短时,增加疏散路径的宽度将明显降低疏散风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人群特性、安全容纳量问题的分析,提出运用智能化人数统计系统对人员密集场所的人数进行准确的统计,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重点从系统的研究近况、系统构建及功能、应用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智能化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一构想对合理控制大型社会活动人员密集场所的人数统计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消防工作,关乎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又迎来了119全国消防日,在这个全民关注消防的特别日子里,本刊跟踪报道了公安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119全国消防日系列大型消防安全宣传主会场活动,组织了一批企业、商场、酒店、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杜绝火灾隐患,突发火情紧急疏散人群,快速有效控制火势的措施及经验,以增强全社会对消防安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景区密集人群应急管控能力,采用情景分析和动态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景区密集人群踩踏事故情景演化过程。通过分析景区密集人群踩踏事故,选取情景状态、致灾体、承灾体、驱动要素为关键要素,探索密集人群踩踏事故情景演化的特征与路径;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构建密集人群踩踏事故情景网络,从情景状态概率推演情景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引起事故发生风险概率较高的情景状态依次为人群跌倒、人群僵持、人群流量剧增和人群聚集;预防准备不充分、景区安保管理不足、人流监测设备和人群限流设施不完善等相应驱动要素的介入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密集场所人群疏散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型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能力.应用群集动力学理论方法,在密集人群群体流动过程和个体流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已有的人群疏散数学模型进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意义.以实际人群密集场所为例,进行数值仿真,寻求一定人流密度和疏散时间约束下的最佳疏散通道宽度以及关于开放疏散出口数量的最佳疏散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疏散效果.为有效解决应急环境下密集场所人群疏散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可用于指导密集场所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改进,以及疏散过程中的调度管理优化等.  相似文献   

9.
自动人行道被广泛应用于商场、机场、车站等人群密集地区,其安全状况也就成了广大电梯检验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一起自动人行道剪切事故产生原因的分析,从而找出保证其安全的对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建设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涌入,这为城市消防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一些公共营业场所,人口密度大、管控难,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人员疏散,会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当前人员密集场所在消防监督检查效果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制约了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要根据火灾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强化工作要点,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