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交矿区大气污染的模式预测及其与实测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商斯烟羽模式或变天气条件烟团模式(点源),结合ATDL模式(面源),预测了古交煤矿区域各关心位置的大气污染物(SO_2、尘等)的年均浓度,典型日浓度、最大小时浓度,并利用相关系数r、符合指数d等统计学指标与实测值作了统计比较,结果表明,模式基本可行,但计算日均浓度的体源烟团模式,其性能明显优于计算年均浓度的高斯烟羽模式。  相似文献   

2.
静风条件下的大气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1月和6月在位于黄河河谷内的兰州市上空200m高度释放了大量平衡气球。平衡气球用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充灌于测风气球内制成,用双经纬仪跟踪气球。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平衡气球资料进行了分析:沿轨迹的平均风速小于1m/s,定位误差小,气球不通过风的垂直切变层。 平衡气球的轨迹说明,静风条件下仍然存在明显的平均运动,特征是路径曲折,低频摆动大。混合层内的垂直速度脉动在 0 46—0.63m/s之间,垂直运动范围与混合层深度相接近,通常在500m左右。静风条件下的和约为Briggs城市地区扩散参数的三倍。中性条件下扩散接近于各向同性,稳定条件下大于和与下风距离同一量级,由于静风条件下平均运动的存在和不可忽略,建议用移动烟团积分扩散模式计算污染物浓度。用试验数据计算了移动烟团积分模式与静止烟团积分模式、高斯烟羽模式的浓度分布,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京津渤地区二氧化硫浓度分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区域污染并考虑了二氧化硫在输送过程中转化为硫酸盐和被地面吸收等过程的烟团模式。根据北京、天津和渤海地区六氟化硫实验提供的扩散参数及该地区气象资料(风向、风速)和污染源资科,用模式计算出该地区在西北风,东南风为主的气象条件下二氧化硫浓度分布,并与实测值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介绍了烟团轨迹模式在甘肃省华亭矿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情况,并将该模式的计算结果与常用的多源扩散模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与监测值更为接近,说明当水平风场的资料能满足评价需要时,烟团轨迹模式在中尺度范围的大气扩散模拟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X591 X32 9803255应用分段烟羽模式估算秦山核电厂(二期)设计基准事故概率后果/胡二邦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环委会一1998,18(2)一181一187环信X一9 采用天气取样技术和分段烟羽模式估算了秦山核电厂二期工程(2 x 600MW)一旦发生设计基准事故,在半径80km评价区内可能造成的事故概率后果。天气取样采用分层取样技术,根据秦山二期厂址百米气象铁塔一年逐时气象观测数据获取。持续时间长达30天的事故释放采用分段烟羽模式由5个不同持续时间、不同释放量的烟段模拟;应用有效扩散参数概念以描述大气稳定度变化对扩散参数…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随着风速的减小,空气的输送作用降低,大气污染物被堆积在排放源附近,不易被稀释,形成极严重的污染。目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估算,一般采用高斯模式。该模式忽略了顺风向扩散,一般适用于风速大于2m/s的条件。在风速较小时,则可把一个连续源分解成无穷多个、依时间序列的烟团。各烟团在被顺风输送的同时,作立体的扩散。每一个烟团,都对任意接受点(x,y,z)有所贡献。累加所有烟团的贡献,可得到连续烟团的积分模式: 式中,x轴指向下风向,σ_x、σ_y和σ_z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采用天气取样技术和分段烟羽模式估算了秦山核电厂二期工程一旦发生设计基准事故,在半径80km评价区内可能造成的事故概率后果。天气取样采用分层取样技术,根据秦山二期厂址百米气象铁塔一年逐时气象观测数据取。持续时间长达30天的事故释放采用分段烟羽模式由5个不同持续时间,不同释放量的烟段模拟;应用有效扩散参数概念以描述大气稳定度变化对扩散参数的影响,扩散参数采用厂址实测值。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 ,对高架点源排出的大气污染物扩散进行模拟预测 ,不同的扩散模型代表着不同污染气象条件下的扩散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扩散模型客观地反映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结果才有助于指导建设项目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封闭型扩散模型的使用条件分析 ,提出了正确使用该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刻画城市环境中的复杂建筑结构对大气运动和污染物输送及扩散过程的影响,结合中尺度模式WRF和微尺度模式Fluent构建了单向耦合的WRF-Fluent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榆中县城区高架源排放情景下大气扩散的模拟研究.基于城市气象/示踪外场试验期间获取的气象数据对WRF模式的模拟性能进行验证,发现WRF能够为Fluent提供比较准确的随时间变化的气象驱动场.在此基础上,将榆中县城区三维几何模型嵌入到WRF-Fluent中,对城区内的流场及污染烟羽的时空演变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示踪物浓度数据进行比对.结果显示,WRF-Fluent模式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区内的复杂三维风场结构以及污染烟羽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而且模拟的地面和城市冠层顶浓度最大值基本位于观测值的0.3~3倍之内,这表明构建的WRF-Fluent模式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于实际城市规划和空气质量改善以及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气污染控制模式能够分析雾霾的成因和发展趋势,预测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并对环境空气质量恶化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系统阐述了AERMOD和CALPUFF大气扩散模型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并且比较了二者扩散模式的异同及各自适用范围.结果得出,近场范围内(小于50 km)使用AERMOD大气污染控制模型进行污染物的模拟预测,长距离(大于50 km)或复杂流场条件下使用CALPUFF大气污染控制模型,能够对大气污染的模拟预测起到良好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民航飞机在LTO起降阶段的飞行中,发动机污染物排放的源强和空间位置是动态的.为准确定量评估其影响,构建了飞机LTO污染排放影响评估耦合模型.首先利用飞行动力学模型,模拟飞机LTO飞行轨迹,并获得轨迹中每一位置点的性能参数(实时燃油流量);再通过排放计算模型,确定每一位置点的污染物排放量(源强);在此基础上,基于拉格朗日烟团模型,针对飞机烟团排气特点进行修正,实现污染扩散模拟.最后采集了一架典型飞机在一个完整LTO飞行过程中的机载数据,结合实时气象参数,进行了实例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在LTO过程中NOx、SO2、CO、PM和HC的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17.71、2.21、1.05、0.20和0.03g/s;飞机在起飞离地时刻,烟团扩散范围集中于跑道附近及侧向300m、纵向3000m范围内,NOx地面最大浓度超过100mg/m3;当飞机爬升至混合层顶完成起飞时,地面污染物扩散至侧向1200m范围,NOx浓度降至298.5μg/m3,依然较为严重,其他污染物地面浓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展对局地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为探讨城市群发展对局地气象环境和污染物输送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不同时期的下垫面为例,选取有利于和不利于污染扩散的较典型的气象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并分析比较该地区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对城市气象环境、污染物分布、城市间污染物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污染气象条件下出现长时间逆温现象,凌晨3 :0 0到6:0 0间逆温最强,强度约为2 1℃·hm- 1 ,逆温层厚度达3 0 0m .城市群的发展使得城市夜间的逆温强度增强,逆温持续时间增长;城市群的发展使得城市地区风速减小,重污染气象条件下广州小风区面积约增加2 8% ,佛山约增加45 2 % ,轻污染气象条件下增加较小;重污染气象条件时广州和佛山二氧化硫浓度一般大于45 μg·m- 3,城市群的发展使污染物扩散范围变小,对本地贡献率增大,对其它地区的贡献率减小;地区间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输送基本量级为10 0 t·d- 1 到数10 1 t·d- 1 ,城市群的发展使污染物不易向外输送,在重污染气象条件时广州二氧化硫输出量由5 1 3 7t·d- 1 减小为42 81t·d- 1 .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评价农田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事件,并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于2006年6月20日监测了西南风下北京南部农田麦秸焚烧产生的污染物向北京传输的过程.获得了SO2、CO、NOx以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的数据.颗粒物的化学组分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污染输送对北京市西南部地区空气质量影响最大(PM10小时浓度超过600μg·m-3),对北部山区影响较小(PM10浓度峰值在110μg·m-3).高浓度污染在市区持续时间最长.麦秸焚烧通过输送增加了PM10(尤其是PM1)、CO、NO2以及NMHC等污染物质,这使得与前一日相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生了变化:SO2与其它污染物的相关性不显著,而CO与NO2、CH4与NO显著相关.因子分析进一步揭示,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浓度变化具有主导作用,而由麦秸焚烧所产生的外来污染源属于次要地位.污染输送过程中,PM25中的硝酸盐类和有机碳、碳黑质量浓度增大.麦秸焚烧所输送的气态污染物和细小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存在威胁,在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在大气中存留时间加长.研究结果表明,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扩散时必须禁止农田秸秆焚烧.  相似文献   

14.
尽管人们应用许多方法从烟气中清除二氧化硫和其它废气,虽然效率是较高的,但极难达到100%,因此排入烟囱的烟气中仍有一些二氧化硫。起初烟囱是为通风设计的,引进高大的烟囱并非为了清除污染物,而是为了把烟排放到足够高的大气中,使烟在到达地面以前有足够的时间消散。在一般的气象条件下,是烟囱高度的10倍或更远(除非烟囱低于周围建筑物的2.5倍,在这种情况下,吹过建筑物的风引起了涡流,涡流挟卷起烟气,把它们迅速带回地面)。地面最大浓度与烟囱有效高度的平方成反比。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普光气田”高含硫输气管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随坐标三维客观诊断风场以及Lagrangian 烟团模型,对复杂地形区高含硫输气管道发生断裂事故的H2S 扩散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H2S 的分布并非主要发生在下风向区域,而是由于受山体阻挡,在山前堆积或发生翻越、绕流呈跳跃式分布.山腰接近山顶和低洼河谷处断裂点模拟对比表明,断裂点越高,污染物扩散条件越好.风险敏感点的分布决定管道断裂环境风险大小,将H2S 扩散结果与研究区内居民点分布相结合,综合判断位于高处的断裂点环境风险小于低洼处点,因此建议管道建设沿地势较高的等高线进行敷设.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2014-2018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种再分析资料以及空气污染资料,对成都市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描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扩散条件的滞留指数、通风系数、综合二者构建的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以及基于后向轨迹模拟PSCF贡献因子构建的描述污染物输送的空气污染输送指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论如下:成都冬半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尤其在冬季的1月、2月和12月,冬半年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滞留指数、通风系数以及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与PM_(2.5)浓度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与PM_(2.5)浓度相关系数为0.303 1,高于滞留指数和通风系数的相关系数。四川盆地内部的气团对成都空气污染物的贡献较大,输送指数与成都PM_(2.5)浓度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对成都地区的污染预报预警业务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二维浅水非固定流的控制方程和湖水稀释自净方程出发,建立了一个湖泊流体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天津于桥水库的实际情况,对该水库引水期和非引水期的水污染情况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设置水库初始质量浓度为零的情况下,引水期开始后,TN由果河入库处逐渐向库中心扩散.96h后基本上扩散到整个水库,随后出现稳定的分布状态.水库中出现一些高值中心与水库的基本形态和动力参数(如水库形状、边摩擦、底摩擦以及风应力等参数)有关;在非引水期,于桥水库的总磷、总氮等污染物的分布较引水期变化缓慢、简单,而且,污染物的含量相对较小.模拟的污染物分布结果与于桥水库的实际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关于有害废气排放高度的计算一般都是应用萨顿(Sutton)公式。该方法简单、方便但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因为在该方法计算时除风速外其它气象条件均无考虑,因此有必要对废气排放高度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二、扩散模式的选择我国的(GB3840—83)《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事故性泄漏的有毒气体的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有毒气体发生事故性泄漏时具有瞬间性的特点,选取适宜的烟团扩散模式,在多种气象条件下,对有毒气体地面浓度的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有毒气体有害浓度分布区域与泄漏发生后、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0.
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的科研需求和城市大气环境应急响应的应用需求出发,利用新一代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城市小区尺度气象和污染扩散模式以及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式,对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进行了精细预报试验,并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小区尺度气象和污染扩散的精细模拟对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拟的影响.初步建立了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方法,即:气象部分由全球到小区逐级单向嵌套、污染部分由小区到城市逐级单向嵌套的方法.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小区尺度精细模拟对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拟的影响较大,但其模拟效果还有待利用观测资料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