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鳞次栉比的高楼,富丽堂皇的墙饰,焕然一新的居室……光鲜亮丽的城市化背后,是一轮又一轮的拆迁潮,由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令每个城市人尴尬。如何妥善处理建筑垃圾,成为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居住者亟须重视的问题。"谁把装修垃圾堆在楼道,还让不让人出去了!"、"附近工地  相似文献   

2.
谁人问罪?     
随着“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囿于此,我国一’些中、小城镇移栽大树之势正随风攀上,甚至成为一种时尚而因之“移死”的大树却不在小数,令人触目惊心,让人感叹移栽大  相似文献   

3.
东南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因此城市垃圾堆放和处理已成为日益迫切的社会问题。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卫生填埋是城市垃圾处置的主要途径。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的4个阶段;对比了城市垃圾卫生填埋、焚烧、堆肥3种处理方法的费用;提供了中国东南部地区城市垃圾的组成、增长和处理的相关数据;根据垃圾填埋场的地貌特征、地质环境和地质结构,对我国东南部地区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了分类,即丘陵型、平原型、滨海或河滨型和矿山型4类,并对这4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今后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4.
高峰 《防灾博览》2015,(2):64-65
全国已有200多个大中城市被固体生活垃圾包围并逐渐向农村蔓延,1/4的城市已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堆放垃圾。我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总量已位于世界高产国前列,增长率居世界首位。全国668座城市人均产固体生活垃圾440公斤,每年总量高达1.6亿多吨,占世界总量的1/4以上,且以8%—10%的速度增长,少数城市则达15%—20%。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各城市垃圾大多露天存放或简易填埋在城郊附近,历年累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1月18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二村发生一重大火灾事故,截止20日,已造成19人遇难,8人受伤。经初步调查勘验,起火建筑是典型的集生产经营、仓储、住人等于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近年来,随着进城经商、务工、求学者不断增加,城市流动与暂住人口猛增,"一居难求"现象突出,"多合一"建筑与群租房问题普遍存在。且由于体量庞大、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危险源多、监管不力,加之,不少老旧建筑存在耐火等级低、建  相似文献   

6.
正设想一下,未来有一天某座城市突然动了起来。或许你首先想到的是:地震来了吗?西班牙一位建筑师告诉我们另外一种可能性:这座城市建造在轮子上,它正在向别处移动。西班牙的建筑设计师曼纽尔·多明格斯说:"你打算在一个地方住一辈子吗?其实很多人都喜欢一生多住几个地方。只是大多数人受搬家之累,所以选择屈居在一个区  相似文献   

7.
《灾害学》2021,(3)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我国新型的环境监管方式。自2016年开始,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陆续进驻全国31个省市,并在3 a时间里完成了首轮督察以及"回头看"。为了解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否真正降低了各地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并研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对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以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全国283个地级市日度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计量模型分析发现:(1)首轮督察和第一批"回头看"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和PM_(10)。(2)首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对资源型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更显著。据此提出建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行为需要常态化、着重盯住资源型城市开展督察。  相似文献   

8.
提到环保,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城市的垃圾,工厂的污水、废气等,总感到农村是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环境怡人的一片净土。然而,笔者在豫西南驻村工作时看到,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不自觉地破坏着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低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俄罗斯顿河之畔的罗斯托夫,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是静静的顿河流过的"南方之都",是即将举办2018世界杯的魅力之城。罗斯托夫位于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地理分界线,同时拥有五海(亚速海、里海、黑海、波罗的海和白海)的出海口。1749年,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下令修建这个城市。19世纪,这里成为"北高加索的大门"。罗斯托夫是一个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城市,现在就让我先去看看这个城市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正步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几乎每个人在一天的某一时刻都是一个步行者。然而,粗放式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向郊区的蔓延,催生了过度依赖机动车的交通模式,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包括道路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土地资源浪费、居民生活成本上涨、社区归属感丧失等。这种"以车为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据说,在斯里兰卡岛上的一些村庄里,人们把积累起来的垃圾运到一种大蚂蚁窝附近,这样,经过不长时间,蚂蚁就把这些垃圾消灭掉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地方都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况且,现代化大城市里的垃圾堆积如山,恐怕再有力量的蚂蚁群也只能望“山”兴叹了。据统计,一个3—4人的家庭平均每天要扔掉一桶垃圾,平均一个市民一年要扔掉100桶,也就是说要扔掉1立方米(约180—200公斤)左右的垃圾。商店、旅馆、车站、市场和影剧院产生的垃圾占整个城市垃圾的30—50%。现在世界上许多大城市一年中所排出的生活垃圾就超过了1亿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垃圾装车皮的话,长度可达从莫斯科至列宁格勒的10倍。而且,城市排出垃圾的数量每年平均以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2.
谦卑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姿态,是一种豁达的胸怀,它能让自己与种种恶行远离,它能探照自己性格、知识和才华的黑洞,让你迈向远大光明的前方!谦卑,它是一个人真正不可缺少的品德!如今在现实生活中,谦卑往往被认为是卑微和软弱,其实,真正大智大慧的人都属于谦卑之人,他们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善良的心灵,有着达观的处世态度和思想境界,他们能明辨是非而决不去做损于他人尊严的事。一个谦卑的人,他不会极尽地表现自  相似文献   

13.
<正>韧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的防震减灾,同时防震减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人员密集、财富聚集和生命线系统发达的城市,其地震安全性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安全和永续发展。一、城市地震安全牵动国家发展大局现代城市一旦遭到大地震的突然袭击,就很可能造成交通、通信、信息中断,供水、供电、供气停止,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城市功能失效、瘫痪。城市地震灾害不仅仅  相似文献   

14.
地质条件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地质构造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综合因素引起的生态地质环境恶化已日益显露出来.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也日渐突出,城市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地质生态环境则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依托,体现出其基础性、资源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绿色,拥抱森林,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潮流。绿色城市意味着污染全部控制、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城市需要合理的规划布局、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良好的环境质量。绿色是城市最好的"名片",拥有绿色城市,就是拥有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垃圾围城"的现象常见诸报端,很多城市都在探索如何破局。垃圾填埋因臭气熏天而令周边居民怨声载道,垃圾分类因缺少公众参与停滞不前,垃圾焚烧项目因周边群众反对被叫停时有发生,如何处理迅速增长的生活垃圾,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垃圾处理绕不开垃圾焚烧这条路,而垃圾焚烧更绕不开垃圾分类这条路。只有做好垃圾分类,垃圾焚烧才会更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浩瀚的古建筑宝库,绚丽多姿、光彩夺目,其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和建筑艺术风格之典雅、独特,饮誉世界。尤其不少年代久远,并经受多次地震冲击而无损英姿的大型古建筑、古桥梁工程,更是国之瑰宝,也是珍贵的科研实物资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相似文献   

18.
金磊 《防灾博览》2012,(6):48-53
2012年10月16日,在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城乡公共安全与建筑防灾减灾"论坛上,笔者应邀作了题为"中国城市巨灾综合应对的安全规划策略研究——《城市安全设计大纲》编制思路与建议"报告报告共分四个方而,以下就主要内容综述如下,希望能与业内外交流并引发共鸣当城市让生活变得糟糕,城市化行为就是应警惕的冒险了。大城市越来越像一个不堪臃肿的"病人",交通事故与拥堵仅仅是"病症"的表象,但本质上已成为城市的无序化、非安全的状态表征,城市品质与幸福感无从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垃圾填埋相比,垃圾发电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垃圾填埋,对于“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且容易造成水土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0.
垃圾被称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即使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也在3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