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害学》2016,(2)
在灾难发生前和发生后,往往会出现一些危机或突发事件,它们可能导致灾难的发生或者进一步扩大。对危机或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灾难。突发事件或危机的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危机沟通,但各国的危机沟通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危机沟通不当的问题。危机沟通中目标不一致、缺少原则性的理论指导,是造成危机沟通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总结了各国在危机沟通中的案例以及危机沟通的目标,并分析和提出危机沟通中实现事件最佳处理结果总目标;接下来对总目标进行阶段性和层次性分解,对目标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通过对危机沟通目标科学系统的分析,为危机沟通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20,(1)
为帮助受灾群众减轻重大灾害发生时的心理危机,对公众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分析。设计了公众心理干预支撑服务体系,通过认知模式、心理转变模式、支持资源整合模式以及平衡模式识别公众心理危机。采用宣传教育、提出心理危机干预议题、现场心理危机干预和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组织的方法完成公众心理危机干预。针对我国人口与重大灾害发生特点建议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法律法规、科学构建重大灾害发生后相关制度、重视发生次生灾难对公众心理产生的叠加冲击,以减轻受灾对象心理危机,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科学支撑,帮助受灾群众减轻重大灾害发生时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3.
张锐波  张丽萍 《灾害学》2000,15(2):66-69
将 1 999年世界灾难性地震进行灾情与成因分析 ,总结出其特点及造成严重灾难的人为因素 ,最后综述了世界性地震预测的一些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10,(3)
应急避难场所的修建,说明政府管理中一个科学、透明的灾害处理方式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在形成。假如发生不可避免的灾害,假如灾难来临,比如地震或火灾等,那么,这些越来  相似文献   

5.
《民防苑》2003,(6)
7月份以来,由于天气情况异常,加之人为因素影响,美国、加拿大、法国、葡萄牙等国相继发生森林大火,形成严重的自然和人文灾难,本文介绍各国火灾概况及扑救措施,在目前气候异常的情况下,加强对各种异常性气候灾难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空难,指飞机等航空器飞行中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飞机失事,并由此带来灾难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常与"空难"意义相同的词汇还有"飞机坠落事件"或"坠机事件"。汉语中对各种飞行器包括各种载人航空飞行器在起飞、飞行或降落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的灾难性损失,对此类事件统称为空难,如对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也称为"哥伦比亚空难"。  相似文献   

7.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发生,给美国的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事件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到了变革的机遇,促成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关于防灾减灾预警机制及预警工程的若干讨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SARS疫情迅速在世界传播和在中国蔓延,更加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城市突发性灾难有效应对和有效防治方面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开展早期预警是对突发危机事件有效处理的关键,必须要有完善的预警机制和现代预警系统工程方可进行。提出将以人为本原则、预防为主原则、法律责任原则、组织管理原则和第一时间原则等作为确保防灾减灾预警系统有序建设和高效运行的基本原则。对现代预警工程的特点、现代预警工程的强化途径提供了以“以人为本”为前提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09,(1):2-2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的美国金融危机,发展蔓延成欧美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如今已经渗透到众多的实体行业,甚而转变成全球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0.
鲁实  郭冰  晓萍 《防灾博览》2007,(5):40-43
2007年是历史上的灾难年。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多个省市发生了各种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泥石流、滑坡、飓风等,尤其是洪涝灾害,经济损失惨重。另有朝鲜、缅甸以及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也成了一片泽国;就连美国也未幸免于洪灾。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赵华 《防灾博览》2012,(6):30-34
减灾教育在灾害频发地和发达国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日本经常被地震"光顾",因此其防灾措施之严格、灾难教育之全面,早已闻名于世。美国在经历了"9·11"事件之后,把对灾难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印度洋大海啸对东南亚国家的警示意义也同样值得一提。事实上,把灾难教育提上议事日程的国家绝不止这几个国家。联合国早在1989年就决定,将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三定为"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全球数十个国家纷纷开展了有针对性的  相似文献   

12.
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大约有750万人生活在这里,每天还有50万人要乘坐交通工具赶到这里工作。预防各种灾患对于这座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城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英国中央政府应对具体灾难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灾难发生后,一般应由所在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处理,而不是依赖国家层面的机构。因为地方政府能够最便利快捷地提供救援伤者、阻止灾害扩大等所需的资源、人力和信息。因此,伦敦同其他地区一样,建立起了“紧急规划长官”负责的紧急规划机构、平时负责地区危机预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昆虫一直被誉为动物王国的"伟大幸存者",生命力顽强。近日,科学家发表研究指出,在过去25—30年内,全球昆虫总量每年减少约2.5%,其死亡速度是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的8倍。目前,已有四成昆虫物种明显衰退,如不加以控制,昆虫将于100年后彻底灭绝,这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正面临"灾难性崩溃"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防灾教育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在应对洪灾、台风、泥石流、地震、火灾、海难、矿难等各种灾害时出现了不少被动局面。反思这些灾难及应对措施,不难发现:防灾意识弱、侥幸心理强是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对国民的防灾教育.人们普遍缺乏基本、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常识。社会和公众往往对已发生的灾害实例感受深刻,对未发生的安全隐患却缺乏足够的敏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苏门答腊俯冲带大震频发,并引发灾难性海啸,使之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04年和2012年的两次大震所带来的科学问题在许多方面超出现有认识。国际上对苏门答腊地区已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应用了许多新方法并取得了许多新认识。解读苏门答腊的构造背景和地质演化史对于认识俯冲型大地震的产生机理是必要的,对此类地震的发生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对于理解海啸产生的条件和防灾减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苏门答腊地区的地震活动和深部构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近年关于该地区的世界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梳理出若干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而提出开展苏门答腊俯冲带地震3D层析成像的具体实施路线。  相似文献   

16.
杨先碧 《民防苑》2009,(5):24-25
现有的供电网络往往是脆弱的,许多自然灾害都可将这些脆弱的电网摧毁,比如冰雪灾害、龙卷风、地震、洪水等。最近,美国科学家甚至警告说,2012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届时全球不少电网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1923年9月1日,日本的关东地区发生8.1级大地震。东京都、神奈川、千叶、静冈和山梨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地震共造成10.5万人死亡,其中由于建筑倒塌造成的死亡人数为1.1万人,地震引发火灾造成9.2万人死亡,其他次生灾害造成0.2万人死亡。1923年关东大地震是发生在首都圈大都市地区的一次灾难性事件。虽然这次地震事件已经过去100年,但造成这次地震灾难的教训仍然需要人们深刻反思,并针对近百年来社会经济巨变及未来发展对大都市地区大震巨灾风险进行科学预判,防抗救相结合,将巨灾消弭于发生之前。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5月12日,是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当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解放军、武警、消防、医护、专业救援队等各种救援人员迅速奔赴灾区开展各种营救工作。而从事救援工作的这些人员,每天面对灾难场面和危险的境地,许多人都会出现情绪和情感上的压力或心理创伤,如何积极适时地为灾后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中有个燃烧的天然气坑,大火一直未被扑灭,那就是被人们称作"地狱之门"的达尔瓦兹巨坑。既是灾难也是美景在土库曼斯坦的首都阿什哈巴德北部约260公里处,卡拉库姆沙漠的中部有一个名为达尔瓦兹的小镇,大约生活着350位居民。40多年前,这里发生的一场灾难害得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如今,这里竟然因当年的那场灾难而闻名全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探险爱好者。  相似文献   

20.
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因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药品安全、动植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历史上看,全球众多国家及地区曾经多次遭遇过公共卫生重大疫情的侵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地遭遇公共卫生重大疫情更加频繁。如1997年禽流感暴发,2001年美国炭疽攻击,2003年SARS,2004年禽流感席卷美国和亚洲部分国家,2009年从美国和墨西哥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病毒暴发等,这些灾难均给当地人民造成生命、健康及财产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