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足迹”     
<正>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荷兰学者阿尔杰恩·胡克斯特拉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把它形象地解释为"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踏过的脚印"。在《地球生命力报告》中,首次引用"水足迹"这个概念,包括国家"水足迹"和个人"水足迹"。  相似文献   

2.
水库蓄水运行后,其岸坡水文地质条件较蓄水前发生较大的变化,对岸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起岸坡失稳。在水库蓄水运行过程发生失稳的岩质滑坡中,岩质顺层岸坡的失稳破坏最为典型,例如意大利瓦依昂水库滑坡、我国湖南柘溪水库的塘岩光滑坡和三峡水库的千将坪滑坡。为了深入研究库水淹没深度对岩质顺层岸坡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典型易滑岩质顺层岸坡为研究对象,建立岩质顺层岸坡概化模型,采用数学和力学理论推导方法,建立概化的岩质顺层岸坡稳定系数与库水淹没岸坡深度之间的数理关系。以千将坪岸坡为例,计算分析了该岸坡的稳定系数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岸坡稳定性系数随着库水淹没岸坡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该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的岩质顺层岸坡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库水位上升对千将坪滑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库蓄水和暴雨是导致千将坪滑坡的主要因素。根据三峡水库一期蓄水方案和库区暴雨情况,利用有限元模拟库水位在90-135m波动和降雨时千将坪滑坡的暂态渗流场,将计算得到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分布用于滑坡的极限平衡分析,得出边坡稳定系数与库水位上升的关系。研究表明:水库蓄水特别是蓄水初期对边坡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水)。水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人来说,水是仅次于氧气的重要物质。在成人体内,60%的重量是水。儿童体内水的比重更大,可达近80%。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人类疾病的80%与水有关,水出现问题将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洪灾特征与圩区还湖减灾运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水文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入湖五大河流来水与长江水情对鄱阳湖洪灾的影响和鄱阳湖洪水位的频率特征,探讨了湖区中小圩区"高水还湖滞洪,低水种植养殖"的减灾运行方式对湖区防洪减灾可以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岸带风暴潮减水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岛大港观测站连续30年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年、季、月等时段分别抽样,对风暴潮减水进行了长期统计分析.考虑到海岸地区风暴潮减水的诱因不同,在一维复合极值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分布法".新方法探讨了假设所有数据源于同一分布而产生的重现值估计误差.与年极值法和阈值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以往算法得到的重现值偏低,并给出了青岛地区受季节变化影响的风暴减水设计重现值.统计表明,青岛大港春、秋、冬季均有风暴减水发生.由于寒潮大风是其产生的主导因素,以冬季的极值减水序列为样本,所得重现值与考虑季节变化得到的重现值相当.说明在实际工程区域,选取主要天气形势产生的水文要素为样本,替代所有观测数据,使统计计算得以简化的做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部,有一个长1 094千米的卡斯卡底古陆断层,这个北美最大的活跃断层距离海岸仅有80千米,是全世界几个地震多发区之一。由于地壳板块相互挤压并下潜,因此造就了山脉、海洋深沟以及火山弧,与此同时也会诱发高震级的地震。300多年来,卡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它一旦在某个时刻"苏醒"过来,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1700年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断裂时,9级  相似文献   

8.
正在一项发表于《科学—机器人》的研究中,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可以通过"排汗"实现降温的软体机械抓手。每只机械抓手包含3只可以同步弯曲、实现对物体抓握的"手指"。这些"手指"由水凝胶3D打印制成,储存了大量的水。手指的衬底中有通道,允许液体流动;表层则含有一些小孔。气温较低时,气孔关闭;温度达到30℃时,表层水凝胶膨胀,  相似文献   

9.
千将坪滑坡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能控制吸力的四联非饱和土直剪仪,进行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非饱和土的试验,得到在不同正应力和不同基质吸力条件下土的质量含水量,并根据试验结果,绘制非饱和土的土一水特征曲线,对相应的土一水特征曲线模型进行了拟合,得出其拟合函数。分析得到了应力状态影响了土的进气值,土一水特征曲线随应力的增大而变得平缓。  相似文献   

10.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水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原本应当与水保持十分亲密的关系。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水的矛盾却日渐突出,人与河流的关系竟日渐疏远。人类用大堤防洪,把人与河流隔而离之。人类污染河水后,又将河道填埋成暗河,竟长此听之任之。人类使一些河流变黑发臭,却对此漠然置之。 洪水原本是与河流俱生的自然现象。可长期以来,人类却习惯于与河流争地,挤占行洪河道。时至今日,面对与水有关灾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淮河问题的由来及症结入手,由50多年的淮河治理引出了需求原则、协调原则、统管原则、投资原则、法规原则和科学治水原则。本文所指的"淮河整治"是:以水治水,顺其自然,兴利除害兼顾,治理开发结合,节流开源并举,利用保护并重,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淮河流域逐步建立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水旱灾害减灾体系、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发展体系。"淮河整治方案"系指建构及运作淮河水系统的方案。这种建构及运作必须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符合经济社会运行规律,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互动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本文提出的"淮河整治方案要点"对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以马家村滑坡为例,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降雨入渗条件下残坡积土斜坡的暂态非饱和渗流场,用极限平衡方法分析了残坡积土斜坡的渗流稳定性。分析了斜坡结构、临空面、降雨对斜坡变形与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降雨诱发残坡积土滑坡的过程。降雨诱发残坡积土滑坡的机理为:降雨入渗使残坡积土斜坡中形成软弱带;坡脚开挖使斜坡坡面出现拉张裂隙;降雨使坡面裂隙中充满水,导致斜坡土体饱和,抗剪强度降低,同时产生动水压力,不利于斜坡的稳定;当斜坡的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发生滑动。  相似文献   

13.
正据报道,日本一大学研发出一款悬浮灭火机器人,让消防员可以遥距控制机器人进入火场内扑救熊熊烈火,降低消防员因救火而造成伤亡的风险。这个由日本东北大学教授田所谕等人开发的悬浮灭火机器人名为"Dragon Fire Fighter",外型如同一条龙,主体是一条连接消防车、全长3米的粗喷水喉管。喉管前端和中间部位有喷水口。当喷水时,水的喷射力会使机器人悬浮在空中,犹如"飞龙在天"。机  相似文献   

14.
认识大气层     
民廷 《防灾博览》2003,(5):24-24
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气圈,是由不同的层次组成的,且各层次的成分也不相同。科学家们将其分为5个层次: 对流层 在大气层的最低层.与地球的表面接触,生物只有在对流层中才能生存。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但赤道上空对流层的高度可达16千米,极  相似文献   

15.
走近长白山     
长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中国境内的白云峰海拔高度2691米,由粗面岩组成,夏季白岩裸露,冬季白雪皑皑,终年常白,系多次火山喷发而成,是东北第一高峰,而长白山最高峰是位于朝鲜境内的将军峰,2750米。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境内海拔最高、喷口最大的火山体。  相似文献   

16.
《防灾博览》2013,(2):6-9,1,2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中距离雅安市约35千米,距成都市约110千米,震源深度约13千米。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省(区、市)普遍有震感。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Ⅺ度,地震造成部分山体滑坡、大量房屋倒塌使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  相似文献   

17.
在玉昆铁路柿花树隧道不良地质发育的洞段进行红外探水工作期间,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时无法预判掌子面前方是否存在隐伏水体或含水构造。为了提高红外探水短距离预报的准确率,用模糊聚类法将掌子面测点场强的数据分类,根据开挖传递的地质信息,研究模糊聚类结果的变化规律、突水风险与岩体破碎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模糊聚类法和常用分析方法的结合,使红外探水取得了较好的预判效果。  相似文献   

18.
漱玉 《防灾博览》2018,(6):44-51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群山俊秀、丛山叠起。在这片锦绣的山地风光里,气势雄浑的万峰林、依山就势的千户苗寨、百瀑飞流的马岭河峡谷散发着悠远的神韵,蔚为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迎风吐艳的百里杜鹃、翠竹婆娑的秀美荔波……更使多彩贵州自然中彰显壮美,古朴中深藏灵秀。山峰嵯峨、百川纵横的黔川贵水,满目笼翠、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9.
在沙漠里行走,骆驼是最好的旅伴。千里戈壁,茫茫无际,沙浪滚滚,雨量稀少,水和黄金一样宝贵,水就是生命。那里冷热变化很大,白天是酷暑,夜晚却似严冬。那里几十里甚至几百里见不到一个村落。在这样艰难的路途上驮人载货,只有骆驼能够胜任。骆驼耐酷热、耐寒冷、耐干旱,还耐饥饿,沙漠中生长的粗糙植物都能充饥。只有它,才称得上“沙漠之舟”。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类土质岸坡广布,受库水位升降、浸泡等影响,其变形与破坏演化过程极为复杂,其防治十分困难。基于3D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对库区水库运行期间类土质岸坡模型试验模拟其变形与破坏,进行分析获得了类土质岸坡变形破坏演化特征:蓄水浸泡软化诱发类土质岸坡变形破坏具有突发性特征,岸坡破坏发生在坡脚低水位有限的30%浸泡区域,且呈现渐进性破坏模式,孔隙水压力曲线变现为相对稳定、波动以及稳定增长3个阶段,此波动是库岸裂纹发育的直观表征;受库水浸泡作用影响使类土质岸坡坡中出现沉降变形位移显著,位移监测显示在高水位线附近监测的位移出现突变,在岸坡后缘形成卸荷裂隙区域显著;试验库水位降落时致坡内形成的渗透流驱动力显著,诱发坡体内坡中位置产生大量平行裂缝,朝坡脚局部发生偏转,孔隙水压力曲线变化分为缓慢降低、快速下降和负孔隙水压力三个阶段,负孔隙水压力阶段是岸坡裂纹快速贯通阶段;再次蓄水浸泡使裂缝横向扩展贯,加剧诱发类土质岸坡坡脚大面积破坏垮塌,有可能形成整体性滑移。为进一步研究类土质岸坡变形破坏模式与防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