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台山清水河着生硅藻种间关联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五台山清水河 1 5个采样点 ,2 3个优势种的关联和相关分析 ,它们中 73 %呈正相关 ,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计算结果 ,2 3个优势种可被分为 3个生态种组 ,分别指示不同的环境条件。环状扇形藻、冬季等片藻、纤细桥弯藻等是寡污带的指示生物 ,耐污性差 ,生长于清洁的环境中 ;蓝色双眉藻、近缘桥弯藻、三点舟形藻等为 β-中污带的批示生物 ,但耐污力差 ,生态幅窄 ,是轻污水体的良好指示生物 ;扭曲小环藻、卵圆双眉藻、短小曲壳藻主要分布在为α 中污和 β 中污带 ,耐污力强 ,生态幅广  相似文献   

2.
汾河水库水源河着生硅藻群落的DCCA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汾河水库3条主要水源河的11个样点95个着生硅藻进行DCCA排序,这11个样点可分为4组,分别指示水质属于-中污带、-中污带、寡污带和清洁带,DCCA第一轴可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第二轴反映河流的流速.DCCA排序表明,COD与水体污染状况关系最大.物种多样性研究采用9个多样性指数,各多样性指数随水体污染等级加大而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天津汉沽生物稳定塘藻类群落变化与污水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沽生物稳定塘建成后的藻类调查结果表明,随污水的净化,藻类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入水口至生态塘出口,藻类的种类数,种类多样性指数d值不断上升,出水口平均达26.8种,累积达56种;d平均为1.42;优势种由耐污种逐渐变为中污种;藻类的数量随污染物浓度的下降而上升,平均为41155.6×10^4个/L。水中的SS,BOD5,COD,NH3-N,PO4-P等的浓度与藻类的种类数呈直线相关,与藻类  相似文献   

4.
苏南某乡镇河道(花家浜)是一条封闭、滞留水道,水质黑臭。2008年以来,通过综合利用曝气、投加复合菌剂、悬挂生物填料等微生物修复技术对该河道进行治理。5年监测结果(2008-2013)表明,水体透明度值和溶解氧得到有效提高;COD 2012年后显著下降,水质提升至Ⅲ~Ⅳ类;但是总磷和氨氮含量仍为劣Ⅴ类。2012-2013年的调查显示,花家浜工程区的浮游藻类生物量低于对照区域,夏秋季以蓝藻为主,冬春季优势类群为裸藻、隐藻和硅藻,但主要为多污带和α-中污带种类,且多样性偏低。  相似文献   

5.
汾河太原段水体浮游藻类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etrailis生态位重叠指数测定了汾河太原段34个优势藻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清洁河段,优美曲壳藻的生态位最大,在水质较差的断面,以纤维藻属的2个种和中间菱形藻的生态位最宽。从生态响应速率值看,清洁河段中,扭曲小环藻的进攻性最强;在污染段,平片针杆藻的进攻性最强。从生态位普遍重叠指数分析,清洁带高于污染带,表明在污染水体中,藻类分化明显,而清洁水体中,藻类对资源的利用充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武汉市喻家湖进行了两次春季微型浮游生物采样,研究了22个样品的水温、pH值以及微型浮游生物的种类、群落组成、优势种和污生指数,以此来研究喻家湖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共鉴定到微型浮游生物42属62种,得到了各采样点生物群落组成和优势种类;根据微型浮游生物的污染指示种类和污生指数,可以得出喻家湖整体呈污染状态,1、2、5号采样点为寡污带,3、4、6号采样点为β-中污带,7至9号采样点为α-中污带,10号采样点为多污带,其中3、4、6号采样点水体明显混浊,且在水样中观察到了螅状独缩虫、简简变虫、梨波豆虫、褶累枝虫等有机污水中的常见优势种类,说明这些采样点有机污染严重。最后,结合各采样点的生境探讨了喻家湖水质污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调控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7月对太湖东部湖滨带水生植物种群结构和水、底泥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水生植物与水质、底质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现有水生植物22种,其中挺水植物6种,浮水植物9种,沉水植物7种,挺水植物优势种为茭草、芦苇和水花生,浮水植物优势种为荇菜、四角野菱、槐叶萍和水鳖,沉水植物优势种为马来眼子菜、苦草、黑藻、狐尾藻和金鱼藻。调查区域内沉水植物生物量均值为1.80 kg/m~2,其中东太湖水生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生物量最大。透明度与水深的比值、透明度以及底质的物理性状与沉水植物生物量显著相关,可能是影响沉水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提示在太湖湖滨带水生植物修复工作中,物种选择应以本土物种及耐污种为主,同时加强湖滨带良好生境的营造,为水生植物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汾河中下游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王爱爱  冯佳  谢树莲 《环境科学》2014,35(3):915-923
为了解汾河中下游的浮游藻类分布并评价其水质状况,选取18个采样点对浮游藻类进行了调查采集、种类鉴定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①汾河中下浮游藻类植物共计有298种,隶属8门96属,种类较多的依次是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分别有27属127种,41属104种和20属45种,裸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和黄藻门共8属22种,各样点丰水期的种数均高于枯水期.优势种主要有硅藻门的梅尼小环藻、尖针杆藻、隐头舟形藻、谷皮菱形藻,绿藻门的小球藻,蓝藻门的弱细颤藻、两栖颤藻等,多数为α-中污和β-中污指示种.细胞密度以丰水期较高,枯水期较低.②汾河中下游浮游藻类群落的Shannon-Wieaver物种多样性指数基本介于1~3之间,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基本介于0.5~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介于0.3~0.8之间.③汾河中下游浮游藻类优势类群在丰水期,大部分绿藻和裸藻与化学需氧量、电导率、氨氮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蓝藻受水温和Cr影响较大,硅藻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复杂;在枯水期蓝藻与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绿藻和裸藻主要受溶氧和总磷的影响,硅藻主要与总磷、溶氧、pH和Cd等相关.综合分析,汾河中下游各样点水质分别为Ⅰ类~Ⅴ类不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总体呈富营养型,处于中污染至重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9.
2008年黄河丰水期和2009年黄河枯水期,对研究区6处标志性区域进行随机采样,采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法鉴定藻类种类,直接计数法统计藻类数量,共鉴定到藻类114种(包括22个未定名物种),隶属于9门11纲17目34科55属。其中,硅藻门47种,占41.22%,以无壳缝目为优势类群;绿藻门24种,占21.05%,为次优势类群;蓝藻门,金藻门,裸藻门为常见类群;隐藻门、甲藻门和黄藻门均为罕见类群。利用藻类群落结构特征、优势种类、藻类污染指数和污生指数等指标对刘家峡水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刘家峡水库水质在1#、2#样区较清洁,3#、4#样区为轻-中度污染,5#、6#样区为重度污染,与采用粪大肠肝菌、DO指标评价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霍甫水丝蚓为常见的优势底栖动物,耐污力和适应性强,环境变化敏感,在环境监测和生物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对污染物具有生物富集能力,可作为一种指示生物表征与评价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状况;另一方面,其生物扰动显著影响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而间接影响功能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生长,显示出一定的生物修复潜力。霍甫水丝蚓环境效应总体表现为两面性,既能促进底泥物质向上覆水释放,有时又参与代谢降解固定污染物。本文综述了霍甫水丝蚓的环境监测作用、水环境生物修复作用及机制,认为利用底栖动物霍甫水丝蚓修复污染水环境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