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潭柘寺看松     
正北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是在1267年,忽必烈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自己的首都——元大都。元大都具有了中国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也奠定了近代北京城的雏形。由此时算起,潭柘寺比北京城早了900多年。记得有一年央视春节晚会上,李谷一用京腔京韵演唱了一首歌曲《故乡是北京》,其中有几句歌词是"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卢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多年来,那优美的旋律时常在我耳畔回荡。由这首歌,我知道了潭柘寺的松可不一般,也很想找时间去看看潭柘寺的松树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一段日子,因故长期在北京出差,常常听  相似文献   

2.
哦,那只孤雁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儿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3.
刘兰生 《环境教育》2012,(10):87-88
"现在还能装到虾公吗?"我问他。"装不到了。自从用了农药化肥,田里的泥鳅和虾公一年比一年少。现在已经完全绝迹了。"那一刻,我的心里蓦然涌起一阵惆怅。乍看题目,或许您会觉得奇怪:乡村里的人们,是用有柄的、网眼细密的三角形小渔网,去池塘里、小溪里捞虾米的呀,怎么会是装呢?莫非那藏匿在水草间的虾米,能用小竹篓装得到吗?没错,我说的正是用小竹篓去野外装虾米。不过,那是我小时候的事情了。那时,幼年丧母的我,寄养在山旮旯里的外  相似文献   

4.
峰林竞秀说     
《绿叶》2020,(7)
正自然之"盛景"与人间之"盛世"自有内在相通之处。天人合一,并非妄言。造物之妙,存乎一心矣。峰林竞秀的黄山,花岗岩体在地质水文强烈作用下,近千米的深度切割,致使整座黄山形成深壑峡谷,悬崖峭壁,石柱壁立,奇峰突起。七十二峰各自独立又互相簇拥,浑然一体又各逞奇秀。这里的气候也异常独特,浓雾常常沉浮山谷,云海浮泛峰尖,那种仙云缭绕的雄伟气势着实让人震撼。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了独特的"黄山松"。遍布群峰的万顷松涛中,更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名松。它们生于危崖,立于绝地,饱吸石髓,寄命岩罅,棵棵久经磨砺。而且"峰愈高、谷愈深,气愈寒、岩愈危,松也愈奇。"其中佼佼者有迎客松、送客松、大王松、连理松、探海松、蒲团松、团结松、黑虎松、孔雀松、龙爪树、双龙松、卧龙松、倒挂松……既气韵不凡又个性突出。  相似文献   

5.
放归静翠湖     
正昨夜,我的松子儿和松果儿,来入我梦境。搅得我,一整夜竟无睡意。多少年过去,它们一定还在惦记着我。梦里,有什么东西在挠我右脸,睁眼一看,是我的松子儿和松果儿,它们双双蹲在我枕边,在凝视着我。我抚摸它们,并说,是饿了吧?就去找食物,回头,则不见了它们的踪影。一紧张,梦醒了。于是,心里空空然,亦怅怅然。  相似文献   

6.
垃圾开会     
同学们,也许你会认为我正在给你们编织一个童话故事,如果是这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我能够亲眼目睹这一画面,真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昨天晚上我从奶奶家吃完饭便匆匆往回赶,因为我的家庭作业还没开始"动工"。穿过广场塑像的时候,我隐约听到有人在窃窃私语,"天那,我一定是见鬼了!"我瞬时躲到塑像后面,腿像灌了铅一样一步也迈不开。这时,一个混杂着金属气味的声音气愤地喊道:"呜,那些人类太可恶了,别说我还有利用价值,就  相似文献   

7.
一、抽取熊胆无疑是一场噩梦那一年的初春,我和原《江南游报》的总编辑祁子青被严寒困在长白山脚下的仙人桥。说是"被困",其实也就是我们的越野车水箱被突如其来的寒流"炸"坏了,一时半会儿回不了通化而已。所以有时间"游览"仙人桥的熊场。  相似文献   

8.
痛兮银锭桥     
日本作家立松和平是我的老朋友了,他写过一篇令人心酸的短篇小说,名为《手边的彩虹》:一群向往大自然的年轻人到海边去游泳,然而,大海还在,蔚蓝却已经没有了——工业排放的污水吞没了蔚蓝。最后一幕是——小说的主人公们只能在一间公厕的门外滋水打闹,用水雾营造一道道彩虹,寻欢找乐。10月5日那天下午,站在银锭桥上,我想起了这篇小说。因为,身边就站着立松和平。更因为,银锭桥还在,“银锭观山”也没有了。我只能告诉立松,我们北京,有过“居庸叠翠”,有过“金台夕照”,有过“蓟门  相似文献   

9.
绿色,代表希望,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我爱绿色,爱那高大的绿色,爱那温柔的绿草,向往广阔无边的绿色草原,有活泼的小鹿与清澈的小溪陪伴。我的思绪渐渐的来到了几万年前的原始丛林中,四周静静的,不时有着绿叶伴随着清风掠"呼啦"的过我的头顶。我慢慢的闭上了眼睛,静静地听,仿佛是一位音乐家演奏着美妙的乐曲。伴随着青草与露珠的芳香,我深深的,深深的陶醉了,醉了……"嘟……!"一阵汽车喇叭声把我从人间仙境拉回了人间"地狱"。我拍了一下脑袋,定了定神,爬起床,眼前的日历:2022年1月17日。"嘟……嘟嘟……!"又是一阵刺耳的喇叭声传入耳朵。我厌恶  相似文献   

10.
正大年三十的晚上,一阵"啪啪啪"的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知道,那是人们在"驱逐年兽",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殊不知正是这驱逐"年兽"的鞭炮正慢慢地吞噬我们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清晨,我和爸爸去公园散步,在停车场看到地上一片狼藉,远处有一些清洁工人正在清理"战场"。我走上前去,问:"叔叔阿姨们,新年好!你们为什么大清早就来这工作?"叔叔疲惫地说:"唉,别提了,昨晚上许多人来这放烟花,放完以后也不  相似文献   

11.
徐徐地翻开历史的相册与记载,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深深地映入我的眼帘,瞧!那千千万万棵树竟无缘无故地"失踪"以及"摔倒"了,小鸟也无家可归,让人看得于心不忍。这无疑是人类干的好事,"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句话霎时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对那过去的往事感到十分羞愧!森林为我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粮食是我们依靠的结实臂膀……"一粥一饭,当思之来之不易;半丝半  相似文献   

12.
鼠事三题     
《绿叶》2020,(Z1)
正家中闹鼠姐姐送来了几只大南瓜,我随手放在地下室的角落,没想到大约一周后,我发现那个又黄又大的老南瓜肚子上有一个洞,我大叫不妙,地下室里一定有老鼠。我忙让老公把南瓜搬到楼上来,刚进门的刹那,我脑子灵机一动,说:"你先把南瓜放在楼梯口吧,我要用刀切开南瓜,若是南瓜里有老鼠,搬进室内,那麻烦就大了。房子里那么多东西,又有那么多食物,逮住这小东西是很不容易的。"老公说:"我搬南瓜时老鼠还不被吓跑?"我说:"你搬时它说不定还没来得及跑掉。"想不到的是,我一刀下去,南瓜里竟有两只十分机灵的小老鼠,小圆眼睛、细而尖的耳朵,望我一眼,慌不择路地跑起来,不,应该是蹿起来,真是灵巧若飞,飞一般往楼下蹿去。没有逮住小老鼠,真是便宜它们了。我对老公扬扬得意地讲":你看我料事如神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公笑了。  相似文献   

13.
正12月12日那天,我去了北京植物园。那里景色宜人,我从刚进大门就闻到了植物的芳香。那里面的草坪上有这样一句话"花儿微微笑,请您绕一绕"。这时我看到了有一个叔叔要从草坪上踩过去摘松果。我跑过去对那位叔叔说"叔叔您好,您不能去摘松果,因为,小草也有生命,您踩了过去,就会伤害到小草,破坏了草坪的自然景色,以后来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     
正小的时候,妈妈经常给我唱一首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每次听到这首歌时,我眼前都会浮现出中的情景,那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美好的馈赠,而我多想变成那匹马儿,在蓝天和白云下奔跑。可是近几年来,人们不注重对大自然的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了。我们已经很少能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科学老师在我们年级挑选了32名学生开展"路边的自然"活动,共有4个课时。第一课是在室外进行,早上六点多,我就迫不及待地"飞"向学校,我和小伙伴们都难掩激动的心情,欢声笑语地谈着今天即将发生的事情。来到了麋鹿苑。我环顾四周,那浓密的树林,那鹅毛绒似的绿草地,那玲珑的木屋,那蜿蜒的小河,那活泼的小鸟,都像油画一样,到处鸟语花香。麋鹿苑的老师说,麋鹿在中国已经灭绝了,现在的  相似文献   

16.
家乡的杨梅     
郭倩 《环境教育》2015,(3):91-92
我的家乡在金沙江沿岸的半山上。这里山清水秀,盛产多种野生水果,但我只偏爱其中一种——杨梅。虽然我在老家待的时间不长,可是那杨梅的味儿,我怎么也忘记不了!一提到杨梅就让我回味无穷。我深深地记得那一次跟随邻居奶奶上山放牛的情景。那天,真是高兴得没法说。我满山乱跑,奶奶在后面急叫,我什么也听不进去,左手拔起一根草茎,右手揪起一株小花。"不要乱跑,担心老鼠……"我突然站住,不敢再前进半步。"老鼠"二字我听得  相似文献   

17.
<正>熊妈妈趁着熊宝宝放暑假,兴高采烈地带着他从熊星球来到地球度假。他们走呀走呀,来到一座繁华的大城市。熊宝宝突然拉了一下熊妈妈的衣角,用手指着天空说:"妈妈,那是什么呀?"熊妈妈顺着手指望去,不禁叹了口气,说:"哎,那是人类的大烟囱啊。"熊宝宝说:"妈妈,咱们快点离开这儿吧,这里的空气那么污染,我好害怕。"熊妈妈回答:"好吧,那我们  相似文献   

18.
正从去年六月起,我们小区就刮起了垃圾分类的"大风"。我一直懵懵懂懂,垃圾分类那么麻烦,真的有必要吗?直到那一次……"小雨,去帮妈妈把放在门口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妈妈把垃圾袋递给我,转身又忙去了。我撇撇嘴,极不情愿地拎着袋子下了楼。哎,怎么这么多垃圾!垃圾桶已经堆满了各种垃圾,如一座高山,时不时还  相似文献   

19.
美丽的家乡     
林欣 《环境教育》2015,(4):90-91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的家乡在江苏南通。它是一座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的古老城市,它一直是我心中不可磨灭的永恒记忆。家乡风景如画,有许多名胜,狼山就是其中之一。相传在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有传因山形似狼而得名。北宋年间,州官杨钧认为其名不雅,于是改名为"琅山",也称"紫琅山"。狼山风景优美,也是佛教名地,有诗云:"慈悲的菩萨,你用神力的袈裟,将那多情的白狼,裹向了远方,只留下一座空空的狼山。伴着凄凉的  相似文献   

20.
节能奶奶     
正我有一个节能奶奶。什么?你不信,那我就给你讲讲吧。她出去买菜的时候,从来不乘坐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因为她觉得自行车才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既不污染环境,还可以欣赏风景。她还让我爸爸妈妈尽量少开车。有一次,奶奶到我家,看见许许多多的灯都亮着,焦急地说:"开这么多灯干吗?把没用的灯关了,快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