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人说,企业遇到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生媒体危机。什么是"媒体危机"?"媒体危机"就是突发事件或危机发生后,企业由于不善于引导舆论,让事件被媒体炒作而变得不可收拾,使一个不大的事情变成一个很大的麻烦。从"天价吊灯"争议、东航客机集体返航、地王事件,到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大连输油管道爆炸火  相似文献   

2.
刘伟  田斌  贾水库 《安全》2015,36(z1):24-27
根据高校安全稳定发展形势,结合工作实际,以建立"管理有序、功能完备、反应迅速"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为目标,分析影响高校不稳定因素和应急体系建设构成要素,从"组织管理、队伍建设、预警演练、应急保障、善后处置"等五方面提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徐亚伟  张训超  庄永刚 《安全》2018,39(5):15-17
随着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扩大,校园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出现"过度社会化"现象,进而产生"角色眩晕",容易受校园外不良思想的影响,同时高校内的师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迥异。校内外多种因素的叠加可能导致各种潜在矛盾进一步激化,具有爆发校园公共突发事件的可能。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如处理不当不仅会给学校及师生带来生命及财产损失,还会给学校名誉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高校保卫部门作为高校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急先锋,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当做到及时、正确、果断。  相似文献   

4.
在苏丹社会安全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社会风险类型,长城钻探苏丹分公司制定了许多控制措施。其中根据社会突发事件统计,对于最常发生的偷窃、武装抢劫、各种冲突和暴力中的枪击事件(流弹),按照集团公司苏丹协调领导小组"打不着、抓不住、困不了"的原则,除了依靠甲方的力量,增强保卫力量、挖筑防弹墙沟外,还针对苏丹实际情况,加强施工现场和营地的物理安保措施,以增强自身抵抗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环境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认识重大水污染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演变特点和应急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采用对照评估等方法,以"12.31"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件为例,按时间序列刻画出因果关系鱼刺图,并与七年前发生的"11.13"吉林松花江污染事件进行对照评估;从网络上搜集了近八年我国发生的重大水污染事件典型案例,基于对照评估分析以及系统动力学原理,探讨了水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认为我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安全健康,且已经触及公共安全底线。  相似文献   

6.
基于PSR与贝叶斯网络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情景分析在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的重要性,为了提高情景分析的有效性、全面性,在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界定和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基于PSR模型构建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压力-状态-响应"网络表达方式;利用贝叶斯网络理论,构建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情景演变分析模型;以简化后的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为例,示范基于PSR模型与贝叶斯网络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分析方法的具体流程,并对推理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际应用中可针对具体的事件进行"多响应"、"多路径"的推理分析,以全面、系统地分析事件情景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7.
胡啸峰  陈鹏 《安全》2016,37(11)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理论方法以及多个行业背景。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国家对安全防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针对安全防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需求、新动向以及"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即建立课堂教学、科技前沿专题讲座以及实战方案设计环节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方法和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外应急预案编制技术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应急预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求,提出了以"情景-任务-能力"为技术路线的应急预案编制方法,重点论述了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对应急准备和应急预案编制具有重要先导作用,提出重大突发事件情景基本概念、分类矩阵、构建程序、情景框架结构与要素内容等一些理论与方法,为以"情景-应对"的应急预案管理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南省社会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突发事件呈多发频发态势。本文搜集了海南省2016年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分析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的次数、地点、规模、频率等基础性数据,以期为探索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地域性规律作出贡献,并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对2017年海南省各类突发事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筑起防火墙     
<正>频发的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和污染事件让我们很困惑,化工安全到底怎么了?面对不断新增的"城市炸弹",我们该怎么办?该怎样筑起有效的安全防火墙?笔者认为当务之急须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杨璇 《劳动保护》2010,(9):10-12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全世界瞩目的盛会,"迎世博,保安全"是上海各界向全社会发出的承诺。世博园从开建、开园,直到2010年8月份,上海未发生一起涉及世博会的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在世博安保工作中,上海安监系统的人们,采取了各项措施,履行了"迎世博,保安全"的承诺。  相似文献   

12.
丁炜 《安全》2015,36(z1):65-68
当前,高校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稳定与师生安全.高校应急管理的理论界以及实务界都在积极探索高校突发事件治理的有效途径,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便是高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本文首先简介了当前国内高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将中国、美国、日本的典型高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进行对比;然后,对国内高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提出有益设想;最后,就复旦大学的校内机构设置提出了复旦大学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海外业务量的增加和业务范围的增大,健康、安全、环境风险也相对提高了。海外项目的突发事件类型、应急救援和处置方式与国内企业有很大不同。本文根据近几年海外项目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提出海外项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应急组织、预警机制、社会安全、传染病预防、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和国际协作等方面,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些年不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以及相关应急主管单位的重视,以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快速发展,但如何能够将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应急实践,尤其是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是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从实际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置的业务需求与流程分析入手,提出1套具有"应急会商"与"预案交互生成"功能的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案与实现思路,从业务分析、功能框架、系统架构与数据结构、系统实现等4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系统平台不但从业务层面上具有良好的功能符合性与可操作性,而且从技术层面上具有合理的系统架构与适当的系统扩展性,可为相关的应急管理系统平台的工程建设与系统集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根据近期国际安全局势变化,海外工程项目社会安全风险不断加大,结合公司应急处置经验,从提高海外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入手,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提高应急预案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二是加强出国人员安全培训;三是加强中国"走出去"企业间交流合作;四是加强同驻外领事馆联系;五是加强同当地政府、部落、居民的联系取得多方帮助。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件情景演化及关键要素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难度大的特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模式必须向"情景-应对"转变。从系统复杂性、开放式预先设想以及序贯性三个主要原则的角度理解突发事件情景演化的机理,构建了突发事件情景演化系统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突发事件情景网络关键要素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以危险源形成、突发事件演化以及应急响应三方面主要内容为情景网络的主体,以三方面主要内容所涉及的影响因素为分支,适当的选取情景网络关键要素并将关键要素分为四类。该方法的提出弥补了情景网络关键要素提取方法理论的空白,为突发事件情景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地各部门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建议,在"四早"原则基础上还应加个"早研判",将"五早"原则贯穿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突发事件现场逼真的三维场景,在三维虚拟交互平台上直观、形象地管理所有的监控设备。利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一路或多路视频监控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后进行特征匹配,对符合预置预警条件的事件采取声、光、电等多种方式向监控人员进行告警,并自动进行现场录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面向突发事件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提出了智能建筑突发事件的抽象模型、基本运算操作及优先权分配机制,并根据突发事件监控和管理的目标,提出了IBMS的"分布式虚拟应急中心"集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