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根据重力式码头的结构地震荷载计算和地震破坏的经验,建立了重力式码头的震害预测方法。并用此方法对烟台港的重力式码头进行了震害预测。  相似文献   

2.
地震作用引发的地基液化,往往导致沉箱基础的破坏。本文基于Biot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动力耦合理论,采用FE-FD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对液化海床沉箱基础的地震反应进行非线性有效应力分析。在数值分析过程中,建立了以土骨架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表达的us-pw动力固结方程和循环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地震作用下沉箱码头的动力特性及液化破坏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采用碎石桩进行置换砂区域的防液化加固方法,并就碎石桩处理区域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1999年8月17日08时01分(北京时间)土耳其西部发生7.4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0.6°,东径30°。从8月17日至9月3日,震区发生余震数百次。此次地震造成万余座建筑倒塌,其中,20万间房屋遭受破坏,造成数十万人路宿街头,无家可归。城市生命线工程遭受严重破坏,交通、通讯和供电中断,自来水管、煤气管道和输油管道破裂。因煤气泄漏和电线短路引起火灾100多处,大火持续多日,烧毁面积总和达10000m2,地震毁坏码头30多处,有些码头全部陷于瘫痪,地震死亡2万多人(高龄者占五成以上,九成被压…  相似文献   

4.
一、黄泛经过及灾情 1938年国民党政府一手制造的黄河决口,造成惨绝人寰的灾难。当时,日本侵略军已占领了华北和上海、南京,大片国土沦陷。在台儿庄战役失败后,国民党政府不图抵抗,而“电令在中牟以北的黄河堤岸选三个点掘开堤防,让河水在中弁、郑州间向东南泛滥,以阻日寇西犯”。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破坏性地震中的桥梁震害进行了详细分析,按照桥梁的结构形式、地震影响烈度、破坏部位、破坏部位的数量、破坏等级等进行了分类统计。应用概率统计和定性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得出了不同地震烈度下,桥梁破坏部位、出现概率和破坏等级呈现的规律;采用桥梁的破坏等级和破坏部位两种标准评价地震烈度,给出了基于桥梁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建议指标。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今年2月2日是第九个世界湿地日。国家林业局在这一天宣布,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这意味着西溪湿地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差不多同一时期,同济大学环保专家也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将黄浦江、苏州河的部分水泥堤岸改成河漫滩,把湿地重新“搬”回上海市区。湿地,曾一度被视作烂泥塘、臭水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地处欧洲西部的岛国,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发生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风雨、洪水以及由此引发的山体滑坡、地陷、沿海洪灾和堤岸侵蚀,极少遭遇旱灾和雪灾。气象灾害防治理念是注重预防英国气象灾害防治理念是注重预防,注重长效。强调预防是灾害管理的关键,要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尽量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防御气象灾害,英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8.
原煤自燃温升对煤码头堆场坑道混凝土构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燃现象在原煤储运码头堆场经常发生,并对堆场的混凝土构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自燃与建筑物遭受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别,自燃的影响以温升为主。混凝土在持续高温下将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结构混凝土在持续温升中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原煤自燃火灾对煤码头堆场坑道混凝土构件性能影响的调查,总结特定状态下混凝土构件受持续高温作用的性能,为码头坑道混凝土构件的维护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下管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地下管线工程的地震破坏特点及类型,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地下管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方面的有关标准、规定,对不同标准、规定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以整个管网系统为评定对象,主要考虑管段破坏程度和单位长度管线破坏处数两个因素,将管网系统地震破坏细划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及毁坏5个等级,给出了一套新的地下管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0.
受“5·12”汶川大地震对地表强烈扰动影响,汶川县近年来山洪灾害频发,对当地村镇房屋造成了严重破坏。 汶川县 2019 年和 2020 年连续两年发生了“8·20”和“8·17”群发性特大山洪灾害,以两场山洪灾害中部分受损村镇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灾情数据挖掘和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破坏特征、沿河建筑破坏程度空间差异性和建筑遮掩效应等破坏特点以及冲击、冲刷、淤埋、浸泡等破坏方式。根据调研分析,结合山洪破坏特征,对现有建筑破坏等级标准进行改进,提出了山洪灾害下村镇建筑破坏分级标准。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从水深暴露性、选址暴露性、物理脆弱性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建筑洪灾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最后基于建筑受灾破坏情况分析,提出了提高山区村镇建筑防洪减灾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气象与水文角度分析了赣江上中游1992年3月特大水灾的成因,简述了灾情,对赣江洪水今后演变趋势及水灾防治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西江流域中部的洪涝特征及防洪减灾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庞庭颐  李艳兰 《灾害学》1998,13(1):67-71
对广西西江流域中部的洪涝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对西江流域防洪减灾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扼要叙述了太湖流域1991年的灾害概况,从气候、地形和水系特征等方面说明太湖流域存在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条件,指出人为不恰当活动是加剧洪涝灾害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最后对治理对策提出了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桂山 《灾害学》1993,8(2):53-58
本文在总结长江口地区现状盐水入侵时空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在未来海平面上升、长江东线南水北调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长江口北支综合整治等因素影响下,南支河段盐水入侵强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1954年,1991年长江流域洪涝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笑生 《灾害学》1993,8(2):68-73
1991年6、7月间长江流域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范围之大、程度之深、损失之惨重,为解放以来所罕见。本文就雨涝特征、洪涝成因和经济影响三个方面与1954年洪涝作一对比。  相似文献   

16.
渭、洛河下游受三门峡水库回水淹没及影响,洪灾频繁。本文依据1902年8月惨重洪灾的实例,全面分析了洪水的特殊性和致灾因素,并从流域治理、水库水沙调度、防洪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减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少英 《灾害学》1994,9(2):59-61
本文阐述了黄泛平原土壤侵蚀的特点,对侵蚀的形式、程度及严重危害,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从宏观上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中游地区的治水策略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近年来长江流域中游地区洪灾频敏 提出了发生且愈演愈烈的原因,指出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日益严生长江中游的江潮关系严重失调。提出了现阶段相应的治水对策措施,并强调了治水在区域可持可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曾刚  孔翔 《灾害学》1999,14(4):22-26
1998 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特大洪水具有洪水水位高、洪量大、历时长的特点, 这次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2 000 亿元。本文在长江上中游地区降水量总量及强度超常、长江上中下游洪水遭遇严重、分洪区没能发挥作用等洪灾形成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大对影响长江流域灾变性气候的研究、调整江湖水系结构、加强区域间防洪的协调和协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河北干流与渭河相遇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芳  邢大韦 《灾害学》1995,10(1):57-62
黄河北干流与渭河位于黄土高原,暴雨是洪水的重要成因.本文分析了近2000年的历史资料,提出该地区的洪水具有周期性,19世纪洪水达到高峰,20世纪洪水规模有所降低,并分析了黄河北干流与渭河及其支流径、洛河洪水相遇问题:四河相遇的概率很小,多形成特大洪水,两河相遇是较常发生的事件,多形成中等以下洪水。三门峡水库的淤积使该地区洪水灾害加剧.同时还分析了该地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洪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