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与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两种灾害影响范围广泛,且很多地区为两种灾害的双易发地区,同时考虑地震与洪水作用的结构风险分析与设计是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地震与洪水易发区结构性能分析与设计理论的研究进展,统计分析了地震与洪水的历史数据,根据洪水成因将地震?洪水灾害划分为地震伴随暴雨洪水、地震引发溃坝洪水两类,明确了地震与洪水的联合成灾机制和不同概率模型。总结归纳了地震?洪水灾害的不同表现形式,包括地震?洪水冲击接续作用、洪水冲刷?地震接续作用、洪水浸泡?地震接续作用,论述了地震与洪水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及易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洪水冲刷?地震接续作用下结构全寿命风险评估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地震?洪水灾害的其他表现形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结分析表明,地震与洪水接续作用加重了致灾程度,增大了结构失效风险,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结构抗多灾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灾害影响和损失,对于工程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实行洪水保险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回顾洪水保险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洪水保险与世界洪水保险的差距,根据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和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洪水保险措施:建立洪水保险准备金是进行洪水保险的前提,洪水保险的特殊性决定了洪水保险不可能是个营利性的保险,因此要保证洪水保险的正常运行必须有社会和国家的扶持,洪水保险机构应按流域设立,中国洪水灾害发生的空间特点决定了洪水保险机构只能按流域设置,洪水灾害发生的时间特点决定了洪水保险的对象必须是固定资产,而不应该是流动资产,遭受洪水灾害影响最大的是农田,因此农田应该是洪水保险的对象,不应该是种植在农田里的农作物,另外可以通过农业保险对不同农作物进行保险,洪水保险需要洪水风险的分析和研究作技术支撑,没有科学的洪水风险分析,洪水保险很难顺利进行,加强与洪水保险有关的各方面法律法规的建立,在洪水保险法中明确界定洪水保险的保险对象,明确保险双方的义务和权利。  相似文献   

3.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体系(Ⅱ)——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了解区域洪水灾害风险分布状况及规律,对于洪水灾害预警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估法的原理,以GIS空间技术为手段,建立了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然后以马来西亚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应用为例,剖析了洪水灾害风险模糊评估的方法及过程,利用该模型计算出洪水灾害风险并制作了洪水灾害风险等级图和风险指数图。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评价洪水灾害风险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洪灾多发的国家,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居各类自然灾害之首。同时,洪水灾害造成了大量的房屋倒塌,对人民的生命安全、生产活动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除考虑常规荷载外,还考虑了雪荷载和风荷载,但没有考虑洪水荷载对建筑物的作用。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规范,从洪水荷载对建筑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建筑物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对洪水荷载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归类,总结和归纳了洪水荷载的主要形式、大小和洪水荷载组合。同时提出了综合考虑人身安全及建筑物结构安全的住宅建筑洪水破坏模型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住宅结构物在洪水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住宅结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嘉陵江流域洪水等级的建议划分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洪水重现期可以将洪水划分为12个等级,也可根据年最大流量距平值将洪水中长期定性预报分成7个等级.探讨了嘉陵江流域的洪水等级和中长期预报定性分级标准,还对嘉陵江流域1981年7月发生的洪水等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研究——以福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风险图是标识区域洪涝成因、量级、特性、危及对象及应急对策等风险信息分布特征的一系列图的总称,当前已成为国内外城市防洪减灾工作中重要的非工程类措施之一。针对我国对洪水风险图的多元化需求,从不同服务目的出发对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进行研究。提出了洪水风险图分层编制技术,将洪水风险图划分为实际洪水淹没图、洪水风险预测图和水灾风险评价信息等3个层次,并根据分层设计原则对编制不同类型洪水风险图所需的既往洪水信息、洪水风险预测信息、水灾风险评价信息做了详细论述。提出将洪涝仿真模拟技术应用于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之中,针对洪水风险图的应用目的合理选定计算模型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与运行控制方式等,经模拟计算获取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需的洪水风险信息。  相似文献   

7.
洪水等级的划分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许武成  王文 《灾害学》2003,18(2):68-73
分析了洪水要素的多样性和洪水的复杂性,提出了利用洪水重现期划分洪水安全度等级和利用标准面积洪峰流量划分洪峰标准等级的两种方法,并对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水等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试论法定洪水保险的保障标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推行强制性洪水保险的目的,认为把财产(包括农作物)作为强制洪水保险的保障标的符合我国国情。洪水保险是专门承担洪水风险的一种保险。分析洪水的成因和洪水所危及的对象,除保证保险外,洪水保险在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人身保险中都有一定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基于投影寻踪的洪水灾情评价插值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解决单项洪水灾情等级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综合评价各层次的分辩力和评价模型的精度,本文利用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插值型曲线,为洪水灾情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模型--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通过最佳投影向量和评价指标向量的内积可把洪水灾情多维评价样本指标综合成一维投影指标,根据该投影指标值和对应等级的分布,可建立洪水灾情评价的插值模型,解决了各单项洪水灾情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了洪水灾情综合评价问题各层次的分辩力.作为示例,对中国部分省市的洪水灾情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洪水和洪水灾害的自然历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较长的时段内,考察分析洪水和洪水灾害的自然历史特征,并凭借现代技术手段来揭示其发生、演变的规律,这是一项有开创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工作。本文提出了历史洪水和洪水灾害自然历史特征的概念,并就其实际应用的领域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Using survey data from 280 farmers in Jianghan Plain, China,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ree dimensions of farmers' flood perceptions and then uses the entropy method to estimate their overall flood perception. Farmers' flood perceptions exhibit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 their flood‐occurrence, flood‐prevention, and overall flood perceptions gradually increase with age, whereas their flood‐effects perception gradually decreases; (ii) their flood‐occurrence and flood‐effects perceptions gradually increase with a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whereas their flood‐prevention perception gradually decreases and their overall flood perception shows nonlinear change; (iii) flood‐occurrence, flood‐effects, and overall flood perceptions are higher among farmers who serve in public offices than among those who do not do so; (iv) the flood‐occurrence, flood‐effects, and overall flood perceptions of farmers who work off‐farm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farmers who work solely on‐farm, contrary to the flood‐prevention perception; and (v) the flood‐effects and flood‐prevention perceptions of male farmers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female farmers, but the flood‐occurrence and overall flood perceptions of male farmer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female farmers.  相似文献   

12.
基于洪水风险的定义,从洪灾发生概率、洪灾后果评估、风险评价指标和防洪标准经济优化决策原则等方面阐述了中荷两国在洪水风险分析研究方面的异同,初步分析了存在差别的原因以及两种方法的特点.在分别应用中国和荷兰现有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安庆市堤防圈的洪水风险的基础上,探讨了将两国的风险分析方法进行整合的思路.算例表明,将堤防的工程风险与洪水本身出现的水文风险相结合,并考虑在不同洪水位下损失的差异的方法是与洪灾发生机理相符,综合考虑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切合我国洪灾特点的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洪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中国洪水风险管理模式初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对国内外洪水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目前防洪减灾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分别从家户与企业、保险公司、政府与社会三个不同层面和利益主体加强洪水管理的思路,并进一步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洪水风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上海洪涝灾害发生特征、致灾因子及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上海1949-1991年间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和程度数据,综合考虑城市化和区域环境变化对洪涝灾害的可能影响,系统探讨了研究时期内上海洪涝灾害发生的基本特征和趋势性。选取汛期降雨量、米市渡和黄浦公园年最高潮位以及逐年河道消失数作为主要致灾因子,分析了它们对上海洪涝灾害发生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研究表明,选取时段内上海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有下降趋势,灾害程度趋于减轻;水利工程对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致灾因子自身变化与城市化进程及其区域环境变化有一定的响应关系,其致使洪涝灾害发生的作用方式呈阶段性变化。降水和潮位的致灾影响基本是即时性的,河道消失的致灾影响则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采用米市渡年最高潮位、年河道消失数和汛期雨量指标,可以进行洪涝灾害发生的趋势性预测。  相似文献   

15.
从广西1994年特大洪灾谈非工程防洪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广西各地1994年洪灾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了工程防洪措施的局限性及非工程防洪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广西非工程措施的重点是加强民众水患意识教育,广泛开展洪水多发区的洪水风险评估并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先进的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及完善的洪水保险业务。  相似文献   

16.
“城市防洪标准选择”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防洪标准是指防洪主体应具备的防洪能力,一般用可防御洪水相应的重现期或出现频率表示。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城市防洪标准及我国城市洪灾概况和现有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7.
长江荆江分蓄洪区历史演变、前景和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水文资料、遥感影像信息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荆江分蓄洪区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分洪与发展的矛盾及其在未来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运用基于GIS栅格数据的二维水动力洪水动态演进模型,对荆江分蓄洪区1954年的分洪过程进行了模拟和验证,模拟了不同分洪规划方案下的洪水淹没范围,水深和水位,并结合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定量估算了农户和农业的分洪可能损失。在分洪损失评估基础上提出了荆江分蓄洪区引导人口合理发展、促进土地有效利用、开展防洪教育、实施洪水保险和确保安全运用预案等减轻洪水损失提高运用机率的洪水风险管理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春来  谢龙大 《灾害学》2001,16(4):57-62
1999年梅雨期间,浙北的杭嘉湖地区和新安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灾-“99630”特大洪水。这次洪水的降雨、水位都超过历史记录。在特大灾害面前,各级防汛部门精心调度,正确指挥,各地发扬风格,团结抗洪,各类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防洪减灾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已经建立的全国1736~1911年洪涝灾害时间序列,拟合了各个区域的洪涝灾害长期变化趋势,并通过功率谱分析了时间序列的波动规律;同时,分析了气温,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口总量变化、人口空间迁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人文因素变化与灾害增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洪涝灾害的波动主要由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的波动所引起,而人类活动增强并不断向高风险区扩展是洪涝灾害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最终使洪涝灾害表现为在波动中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