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归纳和梳理了近年来国内民族地区旅游研究内容,以期把握近年来民族地区旅游研究进展和最新动态。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旅游对民族地区的影响、民族地区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社区参与、民族地区女性研究、民族地区利益相关者。分析发现,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研究深度逐渐加强;实证研究较多,应用多学科理论为基础,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  相似文献   

2.
以利益相关者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力、被影响力、投入、收益为利益衡量指标,构建利益相关者利益位阶表,对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位阶进行测度,并对其利益关系进行平衡分析。结果发现:乡村旅游投资者既是对乡村旅游影响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又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投入和收益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在影响力和被影响力两个指标上不平衡程度较高,综合利益关系不平衡程度严重。乡村旅游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应先保证乡村旅游投资者、开发商、旅游企业、旅游地社区与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乡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力,降低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对旅游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参阅旅游体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的主要领域与进展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由于文化背景、消费水平和休闲旅游发展阶段等不同,国内外的旅游体验研究存在一定差异;(2)国外基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的旅游体验基础理论研究较深入,而国内的基础理论研究较欠缺;(3)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均注重定性和定量方法的应用,定性方法以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为主,定量方法以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为主。最后讨论了我国旅游体验研究的意义,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机构、高产作者、发文期刊、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是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依据知识图谱相关理论,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2003—2016年来自CNKI数据库中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收录的旅游利益相关者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再利用Netdraw软件描绘关键词的网络关系。研究发现:成果数量趋于稳定;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缺少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研究内容围绕"利益"展开,呈现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特征;"演化博弈"和"社会网络"是新的研究趋势。未来应从加强合作交流、深化理论分析、推动研究方法创新、利益诉求演化、旅游社区冲突解决机制、旅游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分析与系统归纳等方法对国内外河流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河流的旅游功能、河流旅游产品、河流旅游影响、河流旅游发展效应、河流旅游开发与规划、河流旅游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研究理论较薄弱,系统性不足,研究框架尚未形成。从河流旅游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来看,未来河流旅游研究要注重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体现研究对象的差异性,注意研究方法的针对性,从人地关系角度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线旅游时代的到来正在全方位、全过程地影响着旅游者的行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也对旅游发展业态与运行机制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旅游地开发和营销成为旅游地政府、投资者和管理者等旅游地利益相关群体关注的焦点。基于网络环境中旅游者留下的数字足迹,以苏州园林为例,运用ICTCLAS、ROST-CM和Arc GIS软件,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探索旅游者行为数字足迹在旅游地的空间响应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数字足迹在心理空间响应上表现为"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特征,类型涉及旅游地整体形象、旅游线路感知和旅游景点感知。2地理空间响应在热点、热区和活动轨迹分布上形成"空间集聚、圈层分布和中心放射状"特征。3从响应机制来看,旅游地网络旅游形象影响旅游者决策和空间分布,旅游者在线口碑分享影响旅游地网络旅游形象,旅游者网络行为影响旅游者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7.
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主要涉及管理者、开发经营者、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四类利益相关者。通过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职能、利益诉求和相关者之间主要矛盾的分析,指出发展海洋生态旅游必须统筹兼顾,追求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并从发挥管理者职能、加强社区参与、借助社会力量和产权改革四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三大都市圈为案例地,以旅行社官网上的旅游线路为基础数据,运用数量统计分析、对比分析、CorelDraw制图等方法,分析了国内观光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与特征,从市场空间结构角度总结了三大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的行为规律。研究发现,中远程旅游者倾向于选择大城市作为主要目的地;邻近省区客源市场偏向于以核心城市和距客源地较近的城市为主要活动节点。内部市场方面,北京、上海、广州分别是三大都市圈主要的国内客源输出城市;都市圈各城市与客源市场具有层级对应关系。通过对三大都市圈的比较研究,得出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发展均衡度较低,长三角都市圈旅游业呈网络化发展,珠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都市圈整体旅游目的地尚未形成。研究结论为都市圈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企业针对性的产品设计与营销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我国出境旅游迅猛发展,其现象和影响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与讨论。面对出境旅游蓬勃发展的现状,梳理我国旅游情境下的出境旅游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参考性。采用知网可视化计量分析和文献梳理法对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出境旅游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整理,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新研究方向。目前我国出境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现状、影响因素、旅游者行为、旅游流、旅游效应五个方面,未来可在旅游业对外直接投资、出境旅游的空间分布、出境旅游的政治与文化效应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挖掘,以推动我国出境旅游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具有异质性,不同参与程度影响着他们对旅游业和旅游者的支持程度与态度。以重庆金刀峡为案例地,以旅游从业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与访谈方法分析其对旅游影响的态度、行为与责任。研究发现,旅游从业者在经济利益刺激下,对旅游发展持积极的支持态度,证实了获益越多、正面感知和支持态度越强的主流观点;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旅游从业者的增权意愿日益加强,开始以主人翁角色思考社区旅游发展并付诸实践;更重要的是,嵌入社区的地方归属感使旅游从业者不但关注自身经济利益,而且兼顾社区其他居民需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实现社区共同利益的提升,从而推动和促成地方旅游发展中社区自我管理的产生与成熟。  相似文献   

11.
以"2017最受网民喜爱的十大古村镇"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法的扎根理论对我国十大古村镇官方旅游微博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古村镇旅游地微博营销路径的概念模型。结果发现,十大古村镇主要从形象塑造—营销推广—客户关系管理三个层面进行营销宣传,即:①从物质形象、服务形象、管理形象、社会形象四个维度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以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②利用公关宣传、软文资讯和口碑传播等营销推广活动促进旅游者旅游行为的产生。③实施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来维持旅游地与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宗教旅游资源吸引力,推进青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以青藏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为案例地,构建了宗教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吸引力强度及权重值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宗教旅游资源吸引力调查问卷。同时根据旅游者的主观评价,对宗教旅游资源吸引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塔尔寺的各类型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强度依次为:宗教活动、宗教艺术、宗教建筑、宗教名人和宗教传说。  相似文献   

13.
旅游目的地合作促销对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合作机制的建立等若干理论问题已得到学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以长江三峡为例,以政府旅游规划文本和重庆旅行社业三峡旅游推广宣传资料中的图片为研究单元,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府和旅游企业是否在目的地促销中真正实现了合作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发现了政企目的地促销合作矛盾的主要体现,并简要分析了矛盾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角度探讨了旅游安全管理的目标,借鉴公共部门激励、企业监管和旅游者行为等相关研究构建了政策效力—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04份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旅游安全管理法制建设仍不健全,政策工具使用存在对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激励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旅游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优化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设置,灵活运用政策工具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首次提出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PPT)以来,PPT被世界许多重要组织与机构采用。PPT旨在为贫困人口提供一种发展机会,使他们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的净收益。梳理了PPT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PPT与农业、住宿业等的宏观经济联系,各利益相关者在PPT发展模式中的作用和现有的PPT实践模式;分析了PPT概念、PPT与其他旅游扶贫模式的差异、PPT作为旅游扶贫模式的理论可行性和实际可行性,如何减少PPT旅游漏损,扩大乘数效应,以及PPT的局限性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灾害旅游的发展是出于经济动机和社会动机两方面的驱动,但这两方面动机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因此,有必要引入伦理学的思想来分析灾害旅游中的伦理均衡问题,尤其是涉及范围较广的利益相关者的均衡问题.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灾害旅游中的伦理均衡实现的动力,即各利益主体"利己"和"利他"的对立统一性.在对灾害旅游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面临的伦理冲突,并对伦理均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网络游记也称旅游博客,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目前已经成为旅游信息搜索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对旅游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不同的游记内容对旅游者及其旅游决策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通过对257份在线网络问卷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探析了旅游者主要受网络游记哪些内容的影响,会做出哪些方面的旅游决策等问题。研究结果发现:1网络游记中对游客吸引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对美食、住宿、交通推荐,图片展示,旅游行程安排,文字记录,旅行总结的注意事项,行程花费与人数配比,与其他用户的互动交流等;2游客认为网络游记对旅游决策中的交通选择影响最大,随后依次为住宿设施、美食及餐饮店、旅行活动形式、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商;3旅游者会因浏览网络游记而产生多种行为倾向,由大到小依次为:产生出游意向、评论与互动、分享或下载、做出出游决策、即时预订。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不断涨价,引起了广大旅游者的不满,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和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内学者一直关注影响景区定价的因素和定价模型,制定景区门票价格的原则等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法,从计量经济学的视角对景区门票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景区占地面积、拥有世界遗产资源、拥有人造旅游资源等因素与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呈正相关关系,而景区所在城市等级、景区所在城市的人均GDP、景区拥有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和景区拥有的自然旅游资源等因素与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呈负相关关系,提出了我国景区门票制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前人的研究,以北京南锣鼓巷购买明信片的旅游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使用SPSS20.0软件对明信片旅游市场的消费特征与偏好进行研究,获得了明信片旅游的主要目标群体、购买动机、购买渠道、邮寄对象、旅游者偏爱的明信片主题类型和风格等结论。以此为基础,进行国内外研究的对比,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普遍性以及与国外的差异性,以期为我国明信片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敦煌市为例,对区域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优化问题进行探讨,设计出"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界定—生态效益期望与利益关系调查—利益关联优化"的区域生态旅游优化发展思路。采用"多维细分法"、"米切尔评分法"对敦煌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层次分类,结合问卷调研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对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效益期望水平与利益结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旅游地居民、旅游企业、游客为敦煌市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层利益相关者,且生态效益期望水平为游客政府旅游地居民企业,核心层利益相关者内部利益共同多于利益矛盾,且存在利益关联闲置。据此,提出有效发挥与提升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效益诉求的主动性,深入挖掘利益共同点,协调利益矛盾点,改进利益关联闲置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